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讲话稿

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讲话稿

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讲话稿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第九届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近两年来我市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振奋精神,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刚才,会上宣读了《市政府关于第九届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对近年来涌现出的全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

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奖励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为全市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步伐,科技综合实力有了明显增强。

一是科技计划项目再创新高。

年以来,全市共有42个企业项目获得国家和省立项支持,连续两年为企业争取科技项目资金均达1000多万元,对企业科技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连续两年为企业争取省级重大专项落户。

特别是对企业产品市场的开拓,效果非常明显。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全市有5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6部委重新认定,有4家企业的6个产品被认定为湖北省自主创新产品,有67家科技型企业八大类别产品技术进入国家“十二五”重点支持领域,有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如益泰药业,与有关高校联合开发的三氯蔗糖,以及其他系列的食品添加剂、医药的原料药,有力提升了企业产品质量和档次,产品的附加值有了很大的跃升。

该企业产品肝泰乐,经过近几年不断的改造、创新,现在它的投入产出量,在全行业处于遥遥领先地位。

这都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益。

还有华世通医药、金诺棉籽蛋白、纺机,这些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都很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明显提升。

三是农业技术创新成果丰硕。

全市种植业共完成新品种试验76项,新技术试验示范80多项,示范面积40多万亩,测土配方面积达到110万亩。

健康村被国家科技部纳入“星火计划”进行重点支持。

年,我市棉花种植及棉副产品综合利用纳入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如健康村秸秆固化项目,杨林双剅口村秸秆气化项目,都是对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这一项目前景广阔,这就是技术的力量。

金诺生物和健康集团被纳入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金诺棉籽蛋白是从山东引进的一家公司,它通过冷轧工艺生产高档的食用油和高含量的棉籽蛋白,饲料级棉籽蛋白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进入规模化生产。

目前,正在和湖北工业大学联合开发食品级蛋白,今年将进行小规模生产。

这一项目一旦大规模化生产后,对整个棉籽、棉副产品的深加工将是一次革命,将会大大提高棉花特别是棉副产品的附加值,对稳定和扩大我市棉花产业将会产生巨大的作用。

我们正在积极沟通协调,希望他们通过资产重组,将总部注册到,而且走上市之路,这就是技术的威力。

四是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与省科技厅开展厅市合作,搭建了科技合作平台。

恒泰创业中心以被认定为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省级孵化器为契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天瑞电子投资3000万元建设7000平方米的办公楼和生产车间,拟建电子工业园,已经具备申报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孵化器条件。

纺机被认定为湖北省纺织并条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特别是纺机正在开发的多功能式嵌入式纺纱机,是代表国际国内的领先水平,纺机并条机已成为全国的一个知名的品牌。

全市有39家企业进入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

总体看来,近两年来我市科技工作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科技创新的意识、科技创新的氛围正在形成,特别是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促进发展,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科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总体来讲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创新意识还不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观念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特别是对科技、人才的重视还不够;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开发项目和产品少,大部分企业主导产品仍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三是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四是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五是促进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步伐。

下面,我就如何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创新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近年来科技进步与创新所取得的突破,使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威力。

当前,科技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靠科技创新。

当前正处于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多领域的改革创新,难题攻关都需要科技进步来支撑,需要不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和能力。

我们必须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坚持把科学技术创新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今年年初,市“两会”通过了市“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在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要推进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要坚持工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当前,工业支撑力不强,产业层次低,产业竞争力不强,仍然是经济发展中的软肋。

二产业水平不高,是我们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最大的障碍、最大的瓶颈,也是我们推进跨越式发展最重要的着力点。

“十二五”时期,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筹,坚持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

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创新工作并坚持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是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各地各部门必须把科技进步创新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贯穿到各个方面,全力推进科技进步创新,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二)实施“科技强市”、“工业兴市”战略,要靠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从各个地方特别是世界发展的历史来看,都是科技进步创新的历史,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对一个地方发展的影响是越来越深入,可以说,科技的影响是无处不在,企业优化升级更要靠科技支撑。

同时我们要看到,实施“十二五”发展战略,也需要科技创新。

对“十二五”的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构建综合交通、建设宜居城市“三大战略”发展思路,着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建设武汉城市圈西区域大城市,打造武汉城市圈西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十二五”要挺进全省县域经济十强,走在中部百强县的前列(我们现在处于全国中部县域经济百强县第49位)。

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技强市、工业兴市”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持全市经济社会良好的发展势头。

当前,我市产业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仍很突出。

我市经济的较快增长,主要还是靠投资和要素投入驱动。

但随着产业竞争、区域竞争的加剧,持续稳定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瓶颈制约将会进一步增强。

要加快发展,实现后来居上,就必须把科技进步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科技创新成为后发赶超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从量到质的提升和飞跃。

(三)特色产业的形成,要靠科技的支撑。

在“三大战略”里,首要支撑是发展特色产业。

我们发展特色产业,在工业方面提出了321工程,即打造3个百亿的医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产业,打造2个50亿的化工和机电汽配产业,打造一个以生物医药、生物蛋白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比如说纺织服装,虽然是一个传统的产业,但现代技术的进步已经远远不是我们想象的,过去纺织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万锭的纺纱要成百上千人,现在国内最高水平已经达到一万锭纺纱只需16人。

所以说,过去的传统产业升级空间很大,我们的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医药产业发展,都有很大的升级空间。

一个地方的未来产业竞争,首先要以特取胜,以新取胜。

以特取胜是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比如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通过这几年的招商引资,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生物蛋白方面,除了金诺棉籽蛋白,还有香港泰尔公司投资的淡水鱼多肽活性蛋白项目、上海杰隆生物投资的动物血源蛋白项目。

生物医药方面,华世通、益泰药业、成田制药等企业都在进行探索;生物类产品方面,除健康村和杨林双剅口的项目外,现在还在寻求对秸秆的深度综合利用项目,比如说秸秆可降解包装材料。

今后,丰富的生物资源如何依赖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实现综合利用,形成一个大的产业,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

这一课题的探究,无论是从生态,还是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来讲,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当前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创新对一个地方产业的发展、“十二五”目标的实现,意义非常之大。

要高度重视科技的创新,要看到21世纪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一个地方未来的竞争制高点可能不是简单的GDP,而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的企业、单位、机关,一定要增强推进科技进步创新的责任感,增强紧迫感。

二、突出重点,抢住机遇,奋力推进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在今年年初的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和引领。

现阶段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显得更为迫切,意义更为重大。

我们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道路,依靠科技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型产业,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建设创新型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要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切实增强科技对经济的支撑能力。

省委、省政府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纳入对全省县市科技创新综合考评的指标。

作为直管市,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只是应对省委、省政府的考核,也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一是要加强科技型企业的引进和培育。

我们要坚持招商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生命线地位不动摇,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坚持“三高两低”(高投入、高技术、高税收、低能耗和低污染)选择要求,努力引进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持续研发能力的项目,引进一些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企业,实行引项目与引资金、引技术、引人才的有效结合。

要通过引进一个项目,引进一批人才,引进一批好的技术成果,为后续的技术创新打下基础。

以后我们还要加大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的引进。

比如新引进的北京申安LED节能灯企业,是全国十大节能示范企业之一。

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作为武汉城市圈一员靠近大武汉的地缘优势,特别是要抢抓武汉东湖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机遇,加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与东湖高新区的合作共建,主动对接,加强合作,积极引进,努力打造大武汉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和生产基地,包括武汉的高新技术的产业基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