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七上地理复习学案(第一、二、三单元)

最新七上地理复习学案(第一、二、三单元)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学案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复习目标】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什么是地球仪。

2、经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3、南北、东西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

【重、难点】1、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2、东西半球的划分【复习内容】1、地球大小: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赤道以北称北纬,“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S”表示。

4、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状;长度等长。

0度经线(本初子午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度经线(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5、地轴:地球自转轴。

6、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7、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界线:南北半球分界:赤道;东西半球分界:160°E, 20°W ;东西经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即0度经线);高中低纬度界线: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巩固练习】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A正圆球体 B纺锤形球体 C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2、由北回归线至南回归线所跨纬度为()A.23.5° B.30° C.47° D.60°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东半球的经度范围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C.20°E和160°W 之间 D.20°W以东到160°E5、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可以找到经度116 °,纬度40 °的地点有A.1处 B.2处 C.3处 D.4处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以A为中心,画出方向标,并标注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判断方向,C在A的方向;B在A的方向;C在B的方向。

(3)读下列各点的经纬度,并判断其所在半球位置7、普通经纬网的判读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A:B:C: D:2)A点位于C点的方向;B点位于C点的方向。

3)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西半球的是。

(填代号)经纬度位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B 经度,纬度C 经度,纬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复习目标】1、地球自转、公转的周期、方向和绕转中心2、地球自转、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重点】地球公转示意图(理解与记忆)【复习内容】1、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2、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3、地球公转与季节的关系:4、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气节日期北半球季节太阳直射点位置昼夜长短春分3月20或21日北半球春季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夏至6月21或22日北半球夏季北回归线昼长夜短秋分9月22或23日北半球秋季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冬至12月22或23日北半球冬季南回归线昼短夜长5、自转的意义:1.昼夜更替2.不同地方时间差6、公转的意义:(1)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2)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3)四季更替(4)五带的划分:北寒带位于北纬66.5度,南寒带位于南纬66.5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北温带位于北纬66.5度与23.5度之间,南温带位于南纬66.5度与23.5度之间,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热带位于北纬23.5度与南纬23.5度之间,气候终年炎热。

【巩固练习】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极圈内有现象。

此时山东省白昼最长,这一天是在月日前后。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4)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变化。

2.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A. ,B. ,E. 。

(2)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用字母表示)(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D和。

(用字母来表示)(4)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和。

(用字母表示)(5)夏至日时,有极昼现象的是,有极夜现象的是。

(用字母表示)(6)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D和B的分界线是。

(7)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昼夜交替C四季的变化D各地热量的差异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复习目标】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的判读2、比例尺的分类;大小比例尺的特点及比例尺的计算3、选择适用的地图【重点】比例尺的计算及等高线的判读【复习内容】地图的基本要素:一、比例尺(1-数字比例尺。

2-线段比例尺。

3-文字比例尺)比例尺内容范围举例大比例尺详细小中国地图小比例尺简略大世界地图二、方向:判定方法1、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箭头指向北3、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三、图例:地图的语言,识记部分常用图例(课本P18,图1.25)【巩固练习】1、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北京至天津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两地实地距离是12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A.1:40千米B.0 40 千米C.四十万分之一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0千米2、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东北方应该在地图的A左上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右下方3、甲地位于40°S120°E,乙地位于40°N20°w甲地在乙地的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4、学校要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采用下面哪一种比例尺合适A 1:1000B 1/3000000C 0 40 千米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5、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

如果要到上海旅游,下面四张不同比例尺的上海地图中最合适的是A 1:25000000B 1:5000000C 1:1000000D 1:2500006、一个人从45°N50°E交点附近出发环球旅行。

下面四条路线中距离最短的是A向北沿50°E和130°W经线圈绕地球一周B向东沿45°N纬线绕地球一周C向东南出发绕地球一周后从西北回到原地D向西南出发绕地球一周后从东北回到原地7、下图是四幅经纬网图,图幅大小相等,其比例尺大小关系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丙<丁C、丙>丁>乙>甲D、丁>丙>甲>乙8、读下列四副中国地图,期中比例尺最大的是:()9、右图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图,读后回答:(1)该图判断方向的依据是:。

(2)图中公路走向的变化是。

(3)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从流向。

(4)村庄在林地的方向。

第四节 地图形图的判读【复习目标】1、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2、山地不同部位的判读3、绘制地形剖面图【重点】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山谷与山脊的判读。

【复习内容】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作相对高度。

2、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

特点:(1)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2)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3、山地的五个部位的判读(注:山脊和山谷的区别) ⑴等高线数据由外向里升高,表示 。

⑵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表示 。

⑶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表示 。

⑷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 。

⑸等高线重叠的部分表示 。

4、地形的判读:山地与盆地 ⑴等高线数据由外向里升高,表示 。

⑵等高线数据由里向外升高,表示 。

【巩固练习】1、读右图,判断甲地的海拔是( ) A 、500m B 、700m C 、200m D 、300m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约为8844米,死海是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海拔约为-400米。

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A .8444米 B8844米 C .4844米 D .9244米 3、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谷的是:4、右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公路选择在图中间部位通过,主要原因 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相对较低D.该部位岩石较软弱,易于开挖 5、读图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B____________;(2)E 、F 两地相比较,地形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____地 (3)图中李庄大致位于周庄的____________方向。

若李庄与周庄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村庄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千米。

(4)图中小河干支流汇合后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地计划修筑一座水库,坝址应选在_________处(填写图中字母)附近。

6、读下图,回答:(1)画出DC 段地形剖面图。

(2)地图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 表示___________(地形部位),虚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 点与C 点之间的高差为___________米,这是B 点对C 点的___________高度,B 点的海拔为___________米。

(5)C 点在B 点的___________方向。

(6)如果在D 坡和E坡开垦梯田,应该选在___________坡。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洋和大洲【复习目标】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2、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其分界线3、四大洋的分布及其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重点】1、大陆与大洲的联系与区别;在脑海中建立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关系2、亚欧、亚非、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复习内容】1、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按面积大小)。

2、四大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

3、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⑴北美洲与亚洲:白令海峡⑵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⑶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⑷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流、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⑸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4、海峡: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半岛:半岛是绿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5、海陆分布特点: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但北极的周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的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