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昆虫学复习题

农业昆虫学复习题

昆虫有哪些重要特征?它同蜘蛛、虾、蜈蚣、马陆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答:1体躯可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体段.2头部着生一付口器,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一到三个单眼,是取食和感觉的中心.3胸部有前胸,中胸,后胸三个体节组成,每一胸节各着生有一对足,共有三对足,中胸,后胸通常着生一对翅膀,是昆虫的运动中心.4昆虫的腹部一般由九到十一节组成,一到八节个有一对气门.末端有外生殖器和尾须,各种呢诶脏器关大部分都留在腹部内,是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蜘蛛:体躯由头部和腹部两个体段组成,头部不明显,无触角,有四队行动足虾:体躯由头部和腹部两个体段组成,有两对触角,至少有三队行动足蜈蚣:体躯可分为头部和胴部两个体段,有触角一对,每一体节有一对行动足,每一对足特化成颚状的毒马陆:体躯可分为部和胴部两个体段, 有触角一对,每一体节有一对行动足.1.试比较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构造上的特点,了解口器的构造与害虫防治有何关系?答:咀嚼式口器:具有发达和坚硬的上颚,课咬食固体食物刺吸式口器:1上颚和下颚特化为口针,每一侧上颚或下颚特化为一口针,共四根2下唇特化成喙,将口针包在里面3食窦和咽喉形成强大的抽吸结构虹吸式口器:两下颚的外颚特别延长,互相嵌合成一个管状喙了解昆虫口器的类型和构造与害虫的防治有密切的关系,对正确用化学农药和管理用药有很重要的意义,在选用农药防治害虫时,根据不同害虫的口器类型和为害方式选择不同杀虫作用的药剂进行防治.2.试述昆虫体壁的基本构造和特性,它对害虫防治有何重要意义?答:体壁从内到外依次为底膜,皮层细胞和表皮层.特性:延展曲折性,坚硬醒和不透性.触杀性杀虫剂必须接触虫体并透过体壁进入体内,才能起到杀虫作用,由于体壁的特殊结构和理化特性能,使它对杀虫剂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尤其是体壁上的被覆物,以及上表皮的蜡层及护蜡层,对杀虫剂的侵入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3.昆虫有哪些重要的内部器官? 它们在体腔中的位置与脊椎动物有何不同?答:昆虫的内部器官按其生理功能分为:消化,排泄,呼吸,循环,神经,生殖和内分泌等系统.昆虫所有的内部器官都位于体壁所包围的体腔内,因昆虫没有像高等动物那样的血管,血液充满整个体腔,一切内部器官都浸浴在血液中,故体腔又称为血腔.昆虫的消化器官十一条从口腔到肛门的纵贯体腔的中央通道.4.昆虫的呼吸和血液循环有何特点? 对指导害虫防治有何意义?答:呼吸系统是它通过气管和气门与外界进行交换完成的,昆虫的呼吸作用主要是靠空气扩散作用和虫体的通风作用来完成的,空气由气门进入气管,再进入支气管,微气管,最后到达各组织,细胞和血液内.昆虫腹节的交替扩张和收缩,帮助气管系统进行气体交换.当空气中含有一滴你的有毒气体时,毒气就会随空气进入虫体,使昆虫中毒致死.这是熏蒸杀虫剂应用的基本原理.昆虫的气门一般都是流水性的,在使用杀虫剂时,假如适宜的粘着剂,如洗衣粉等均可有助于杀虫剂的粘着和渗入,从而提高杀虫的效果,背血管的前端是开有口的,血液从背血管前方流出,就自由地在体腔内流动,因此,昆虫的循环系统属于开放式的循环系统.昆虫的血液不呈红色,多呈淡绿色,淡黄色或无色,昆虫的血液因没有携带氧气的红血球,因此,昆虫的血液对于呼吸作用无特别意义.昆虫血液的主要功能:1把中肠消化吸收后的营养物质,由血液携带运送给各部组织,同时把各组织新陈代谢的飞舞运送到马氏管吸收后排除体外2还有运送内分泌激素和消化细菌的作用3昆虫的孵化,蜕皮和羽化,也都有赖于血压的作用把旧表皮涨破脱出.5.昆虫神经传导有哪几种类型?化学药剂(神经毒剂)如何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答神经传导主要包括:神经细胞内的动作电位传导和神经细胞间的突触传导.突触之间的传导作用是由于前一个神经末梢瘦冲动后,由囊泡中分泌出一种化学物质.乙酰胆碱,靠这种化学物质才能把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原的端从,完成神经的传导作用.冲动过后,乙酰胆碱就被吸收在神经末梢表明的乙酰胆碱酶很快地水解为胆碱和乙酸,从而使神经回复常态.如果乙酰胆碱酶的活性被神经毒性杀虫剂破坏,害虫就会无休止的神经冲动而一直处于过度兴奋和紊乱状态,以至于麻痹衰竭失去知觉而死亡.利用害虫神经系统引起的习性反应,如假死,迁移性,趋光性,等都可用于害虫的防治.7昆虫激素是由什么器官分泌的? 在昆虫生长发育中起什么作用? 在生产上有何应用?答:昆虫分泌气管可分为:内分泌器官,外激素腺体.昆虫的激素可分为内激素和外激素.内激素:1脑激素:是昆虫脑里的神经分泌细胞的产物,主要作用是控制昆虫的蜕皮和变态.2保幼激素:由昆虫的咽侧体分泌出来的物质,它在幼虫期主要功能是保持幼虫的特征.3蜕皮激素:是位于前胸腹部的成对腺体前胸腺体分泌的物质,主要功能是控制昆虫的蜕皮和变态.外激素:1性外激素:指昆虫在性成熟后,由特定器官分泌到体外,能够经过空气的扩散,引诱同种的异性个体前来做叫交配的微量化学物质.2标迹外激素:是社会性昆虫所分泌的一种微量化学物质,在必要排出体外,可遗留在它们经过的地方,作为指示路线方向的信号物质3警戒性外激素:社会性昆虫群体中的告急信号物质4性抑制外激素:蜜蜂蜂后的上颚腺分泌的性抑制外激素Ⅰ和Ⅱ,能抑制工蜂的卵巢发育.5集结外激素.外激素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1在害虫预测预报的应用:利用昆虫分泌的性外激素诱集异成虫,根据不同时候内诱集到的成虫数量及比例,可以准确预测害虫的发育趋势和确定害虫防治的最佳时期.2直接诶防治:一是利用性外激素诱杀雄虫,以减少田间的发生量.二迷向防治害虫:在田间散放人工合成的性诱剂.致使雄虫无法准确找到雌虫的方位,从而干扰其正常交配,减少其发生量.8昆虫有哪些繁殖方式? 各种繁殖方式的特点如何?答:1两性繁殖:通过雌雄交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雌性产下受精卵,粒卵发育成一个子代个体.2孤雌生殖:雌虫不经过交配能单独产生后代,或卵未经受精可以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3卵胎生:卵在母体内发育成熟后,并不排出体外,而是停留在母体内进行胚胎发育,直到孵化后,直接产下幼虫.4多胚生殖:由一个卵发育成两个或更多的胚胎,每个胚胎发育成一个新个体,最多的一个乱孵化出3000个幼虫,如小蜂科,姬蜂科等..9何谓变态? 不全变态和全变态两者有何不同?答:昆虫在胚胎后发育的过程中,从幼虫到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一级生活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即经过若干量变到质变的几个不同发育阶段,这种现象叫变态.1全变态:特点是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幼虫期和成虫期的外部形态,内部器官,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均明显不同.幼虫期没有的临时性器官,如腹足,同时隐藏有成虫期的复眼和翅芽,需经过蛹期的剧烈改造才能变为成虫.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翅在幼期的体外发育,典型的不完全变态,其幼体与成虫的体型触角,复眼,口器,足一级栖息的环境,生活习性均相似,只是翅的发育不完全,仅为翅芽,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故特成为:若虫”10.研究害虫的年生活史有何重要意义?答:目的是摸清害虫在一年内的发生规律,活动和危害情况,针对其生活的薄弱环节与防治有利于时机进行防治.11何谓物种?何谓双名法和三名法?何谓分类阶元与分类单元?进行繁殖后代的种群.双名法:一种昆虫的种本名是由两个拉丁词构成,即属名+种名.三名法:一个亚种的学名又3个拉丁词组成,即属名+种名+亚种名.12鳞翅目身体上有哪些背线?腹足趾钩排列方式有哪几种类型?答:背线,亚背线,气门上线,气门线,气门下线,基线,腹线.排列方式:异性中带,双序中带,中带,单序循环,中断带钥匙状叶,多序全环双序缺环,二横带.6.昆虫有哪些主要习性?举例说明。

(1)趋性昆虫接受到外界环境刺激后的一种反应称趋性。

趋性主要有趋光性、趋化性、食性等,如黑光灯和糖醋液的使用就是利用了昆虫的某一趋性。

昆虫对食物的选择性称为食性。

食性主要包括植食性、腐食性、杂食性等。

如天敌昆虫为肉食性。

(2)群集性同种昆虫的个体大量地聚集在一起生活的习性称群集性,可分为临时性群集和永久性群集,如蚧壳虫一龄若虫群集在母体的介壳内,二龄后分开为害。

(3)假死性有的昆虫一遇惊扰即坠地死亡,这一特性称假死性。

假死和拟态都属自卫习性。

例如苹毛金龟子、铜绿金龟子、一些象鼻虫、小地老虎和粘虫的幼虫等,在受到突然振动时立即作强直性麻痹状昏迷,坠地装死,发现没有危险后再逃走。

(4)迁移和迁飞大多数昆虫在环境不适时或食料短缺时,可发生转移,如蚜虫可从为害地迁移到越冬场所,次年再迁回为害。

迁飞是指一些害虫具有季节性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转迁到另一个发生地的习性,如小地老虎等。

14区分下列昆虫类群:(1)鳞翅目幼虫和叶蜂幼虫;(2)飞虱和叶蝉;(3)蝶类和蛾类(4)姬蜂和茧蜂(书本P71)答: (1)鳞翅目幼虫和叶蜂幼虫:相同:胸足3对,具有6-8对腹足.不同:前者腹足有趾钩,后者没有.(2)飞虱和叶蝉:前者:体型小,善跳跃,触角锥状,后足胫节末端具有一个扇平的距.后者:触角刚毛状,前翅革质,后足胫节下方有2列短刺,善跳跃.(3)蝶类和蛾类:相同:蝶类的压缩呢多艳丽,触角为棍棒状,前后翅没有特殊的连接构造,休息时翅直立在身体背面,多在白天活动.不同:蝶类的颜色多较暗淡,触角有线状或羽毛状,少数种类触角末端略膨大,前后翅间多有连接构造,静止时叶翅呈屋脊状,多在晚上活动.(4)茧蜂:前翅多无小室或不明显,无第2回脉。

腹部圆筒形或卵圆形,并胸腹节大形,第2、3节背板愈合,之间仅有横凹痕,不能自由活动。

少数种类产卵器较长。

卵多产于寄主体内,幼虫的寄生有多胚生殖现象。

幼虫老熟后常钻出寄主体外结黄色或白色小茧化蛹。

姬蜂:前翅有2条回脉;腹部一般细长,基部缩缢,具柄或略呈柄状,圆筒形、卵形、扁平、侧扁都有,但腹面膜质,死后有一中纵褶。

产卵管长短不等,寄生于木材中天牛或树蜂的种类,有的超过50毫米,但均自腹部腹面末端之前伸出。

触角细长,不呈膝状;翅一般发达,偶有无翅型和短翅型。

翅的特征是前翅前缘脉和亚前缘脉愈合,具翅痣,肘脉基段消失而第1肘室和第1盘室合并为盘肘室。

16.请列举昆虫纲重要的8个目,说明每个目的基本特征,并各举具代表性的种类各2种,指出其所在的科。

直翅目:咀嚼式口器,触角多为丝状,前翅为覆翅,后翅膜质,后足多为跳跃式,有尾须,不全变态。

东亚飞蝗(蝗总科)东方蝼蛄(蝼蛄科)等翅目:体小而软,外形似蚂蚁,咀嚼式口器,触角念珠状,前后翅大小、形状和翅脉均相似,故称等翅目;翅基部有基缝,白蚁分飞时翅可沿此缝脱落,尾须短。

家白蚁(鼻白蚁科)黑翅土白蚁(白蚁科)缨翅目:体微小,锉吸式口器,翅为缨翅,狭长,边缘具长而整齐的缨毛。

多为植食性,危害园艺和园林植物,少数为肉食性,可捕食蚜虫、螨类等小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