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问卷设计
3、问题的顺序 (1)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排列 个人背景资料一般放在结尾,但有时也可以放在开头。 (2)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列:连续性、渐进性 (3)按问题的复杂程度或敏感程度排列 A、先易后难:把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 把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把被调 查者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把他们感到生疏的问题放在后 面。 B、先客观后主观:一般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 度、意见、看法方面的问题。 C、先一般性问题,后特殊性问题。 (4)若有开放式问题,则应放在问题的最后面。
您偷过比人多东西吗?您有赌博行为吗? ‚您是否发生过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就将其东西拿 过来的行为?‛ ‚您在考试时是否采用一些聪明的办法,例如夹 带纸条?‛ ‚您是否发生过这种行为:您的铁哥们被一帮人 欺负了,吃了大亏,您和铁哥们一起去摆平了这 些人?‛ ‚您在打牌或者搓麻将时,是否有过经济上的输 赢或者来点‘小刺激’?‛
B、假定法 C、转移法:对于……问题,有些人认为……有些人认
为……您认为……
D、模糊法:隐私问题
设计问卷时要考虑哪些问题是受访者不愿意回答 的,或者即使回答,其信度也是有问题的。这类 问题如果不能避免,则要采用一些技巧进行处理。 例:评价自身的行为——正面评价——与实际情 况不符:‚您在公交车上会自觉为老弱病残让座 吗?‛(是否知晓、是否做到) 间接问题法:转化受访者的角色,不要把受访者 自己作为评判的对象,而是让他作为评判者来评 价他人的这类行为:‚据您的观察,在公交车上 乘客会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吗?‛也可在这个问 题后继续针对受访者本人的情况进行提问。
特殊编码: 0——缺省值、无回答 7——不适用 8——不清楚 9——不知道、不回答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 卷的名称、编号、问卷发放及回收日期、调查员、审 核员姓名、被调查者住址。P192
二、问卷设计的原则
明确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紧紧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和所要测量的变量来测量,既要从研究者 的需要来考虑,又要为被调查者着想 问卷设计必须以研究假设或研究设想为指导 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因素 主观障碍:被调查者心理上和思想上对问卷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 所形成的障碍。如畏难情绪、毫无兴趣 客观障碍: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等的限制 明确与问卷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种因素 调查的目的 调查的内容 样本的性质(被调查者的职业、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等) 问卷的使用方式(定性或定量)
(3)问题与答案
A、问题的形式:
开放式问题: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答案,由回 答者自由填答的问题。 封闭式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给出若干 个答案,要求被调查者选择一个作为回答。 两种形式的优缺点 开放式问题由于不需要列出答案。所以,形式 很简单,在设计时,只需在问题下面留出一块 空白即可;封闭式问题,包括问题及答案两部 分,形式复杂得多。
3.问题带有倾向性
例 你认为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是否应当提高呢?(请在 合适答案号码上打√) ① 工资偏低,应当大幅度提高 ② 应当小幅度增加 ③ 虽然偏低,但为了国家经济建设,可以暂时不增加 ④ 和劳动生产率相比,工资不算低,不应该增加
例 有人认为,物价改革的结果最终将有利于国家的经济繁 荣。你的看法:(请在合适答案号码上打√) ① 同意 ② 不同意 ③ 不知道
A37、请您考虑一下,您目前的主要工作能力是从哪里获 得的? (调查员读:“工作能力,我是指目前工作岗位所需要的 主要技能、技巧”) 1、主要来自工作时的经验积累 2、主要来自当学徒工时的学习 3、主要来自专门的职业培训 4、主要来自成人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等 5、主要来自正规的学校教育 6、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知道 8、不回答 9、不适用
例:绝大多数人认为某某领导工作抓得好,您 认为如何? 例:医生认为多吃糖对身体没有好处,你是否 同意?
2.问题含糊 例 你认为我们国家现在最需要(请在合适答案号码上打 √) ① 全面迅速地改变 ② 全面缓慢地改变 ③ 部分迅速地改变 ④ 部分缓慢地改变 例 有人说,“文革”前青年人对老年人很尊重,现在 青年人越来越不尊重老年人了。你认为这种变化发展 得:(请在合适答案号码上打√) ① 太快了 ② 比较快 ③ 比较慢 ④ 太慢了
C4多项任选式。
D 矩阵式 例:你觉得下列现象在你们学校是否严重?(请在每一行适当的方框内打√) 很严重 比较严重 不太严重 不严重 不知道 ①迟到 □ □ □ □ □ ②早退 □ □ □ □ □ ③请假 □ □ □ □ □ ④旷课 □ □ □ □ □ E 表格式
例:你觉得下列现象在你们学校是否严重?(请在每一行适当的格中打√ )
很严重 比较严重 不太严重 不严重 不知道
①迟到
②早退 ③请假
④旷课
F.标尺式
(二)答案的设计
原则:相关性、同层性、穷尽性、互斥性
1、相关性:
如:领导干部应该具有哪些能力? 应列出: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使用干部能力、协 调服务能力;而不应该列出文艺写作能力、音乐欣赏能力、 古玩鉴别能力。 如:您希望自己从事什么职业? 应列出:工人、农民、商业人员、服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等职业类别;而不应该包括清洁工、营业人员等工 种类别。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问卷设计
一、认识问卷
1、 什么是问卷 收集资料的工具 问题表格 (一组问题的集合) 测量人们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 问卷是按照规范化的结构将测量方案转化为日 常语言的表达方式。 2、问卷的主要类型p190表10-1
自填问卷 (报刊问卷、邮寄问卷、网络发送、派 人分发) 代填问卷(访问问卷、电话问卷)
(2)指导语(填写说明书)
指导被调查者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 指导语有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之别;卷头 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封面 信之后,正式调查问题之前。其作用是对填表 的要求、方法、注意事项等作一个总的说明。 问卷中每一个有可能使回答者不清楚、不明白、 难理解的地方,一切有可能成为回答者填答问 卷的障碍的地方,都需要给予某种指导,而对 于编写指导语来说,最主要的标准就是要简单 易懂。
例一、有关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调查 先问:‚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恋人之间的性 行为是一种普遍现象,根据你的判断,在你周 围的大学生中,恋人之间的性行为比率大致是 多少?‛ 再问:‚你在谈朋友期间,是否与恋人发生过 性行为?‛
例二、有关青少年不良行为的调查:偷窃、 作弊、旷课、群殴、赌博……
3、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A、内容上要符合测量方案,要反映测量方案 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的要求。 B、问卷在语言上要注意用日常语言表达,以 便被调查者能清楚地理解每个问题的含义。 C、问卷具有规范性的结构,其中的各种问题 应该按照一定的结构提问并给出回答的选项。
3、问卷的基本结构 (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编码及其他 资料)
(1)封面信的主要内容: 说明调查者的身份——“我是谁” 说明调查的大致内容——“调查什么” 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为什么调查” 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果保密的措施
例:封面信
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状况问卷 尊敬的小姐/女士/先生: 您好,我是广州中山大学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 学基金研究项目“城市弱势群体和社会福利的理论、 政策与实践”(项目编号:02BSH039)的访问员。 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城市居民生活状况的访问。您 是我们通过科学方法抽取的访问对象。您的真实意见 和想法对政府改进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 您的回答没有对或不对的区分,我们想听到的是您的 真实想法,您只要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告诉我们就可 以了。同时,请您尽可放心,您所提供的所有资料将 会是绝对保密,不会用作其他用途的,希望能得到您 的大力支持!谢谢!
四、问题及答案的设计
(一)问题的设计
A 填空式 例:您有几个孩子? 个 您每天上班在路上需要多少时间? 分钟。 B 是否式 例:你是共青团员吗? 是□ 不是□ 您家有电视机吗? 有□ 没有□ 您是否赞成直选特首?赞成□ 不赞成□ C 多项选择式
C1多项单选式
C2多项限选式。
C3多项排列式。
三、问卷设计的步骤
探索性工作
问卷设计者亲自向被调查者进行一定时间的非结构式访问, 以了解问题的提法、可能的回答等。
设计问卷的初稿
具体的方法有两种:卡片法(个别—整体)、框图法(整 体—个别)
试用
客观检验法(回收率、填写错误、填写不完整) 主观评价法(专家点评)
修改定稿并印刷
•4、相倚问题p204-205
例:你有孩子吗? 你有几个孩子?
①有
②没有
①一个孩子
②二个孩子 ③三个以上孩子
你的孩子领独生子女证吗?
①领了 ②没有领
例:您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吗? ①是的 ②不是的 请跳过10—15题,直接从第16题接着回答。
5、特殊问题的处理 A、释疑法:
宪法规定……公民有权…… 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是一种正常现象,每个人都应该有 自己的观点。
即,在一句话中同时问了两个或多个问题,如:您的父 母退休了吗?您喜欢美国人和日本人吗? 即,不能有诱导性,应保持中立的提问方式。如:六神 花露水是一种非常好的产品,你经常使用它吗?
4、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
5、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
如:你是否同意他不参加活动? 你是否同意他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