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识记:1. 宪法的含义。

2. 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

3.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4.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同宪法规定。

5. 我国宪法的构成。

理解;1. 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 列举我国宪法的有关条款,说明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二)能力目标1. 结合宪法和法律的有关原则或规范,初步具备识辨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或公民个人行为是否违宪违法的能力。

2. 能够对照社会与生活实际,大体说明宪法对我国公民各项自由和权利的有关规定。

(三)思想觉悟目标1. 深刻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树立宪法至上观念。

2. 思想上能够认识到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核心也是依宪治国,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切实做到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写传宪法,勇于维护宪法。

教学重点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教学难点1.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请同学们粗读本课的课题、框题、目题。

本课知识结构框架:请同学阅读第八课题下的引言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 我国法律在哪些领域发挥重大作用?2. 依法治国为什么道德是依宪治国?3. 为什么要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设计此总是的目的是:(1)使学生对本课要讲的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2)突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和宪法的最高权威概念:(3)学生事实并不一定能上能马上回答出不,但要道德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概念。

)导入新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却容易使人认为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事,不如具体的法规如刑法、民法、诉论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人们每天都能接触和使用的法律来得具体。

宪法好像离我们很远,与我人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是这样吗?否!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太阳系是个独特的星系。

它由一颗恒星(太阳)、9颗行星及36颗卫星、几万颗小行星、千百万颗彗星组成。

在这个“大家庭”中,太阳含有全部物质能量的%,是这个星系的中心,控制着行星和其他天体的运行.对于人类来说,宇宙中没有比太阳更重要的物质了.所有地球上的生物或太阳系其它地方可能存在的生物,全部依赖太阳中心的火海才能生存.太阳的确离我们非常遥远,但却因其有巨大的能量而与我们息息相关. 宪法也是这样,它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些类似太阳系中的太阳,所有其他法律必须领带它存在,围绕它放置它是母法,是法律中的法律. 这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中心问题.一、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板书)1.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板书)提问: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有哪些?区分不同性质国家的根本问题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示。

)区分不同性质国家的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宪法要解决国家的根本问题: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文化教育权利等;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仍法纳税、劳动、受教育等。

2。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板书)提问:何为法律效力?(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提问: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哪几方面?1)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板书)(教师引导。

)依据宪法第18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依据宪法第103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依据宪法第11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等。

我国目前已颁布施行的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共有4000多个。

其中,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共制定了328件法律和法规,尤其是近五年来,八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和法规117件,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总数的%,为历届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法律最多的一届. 我国法律、法规浩如烟海,涉及领域非常广泛,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司法、行政,到军事、外交、民族、教育、体育、卫生,牵涉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但归其大类,主要是政治、经济及与公民权利义务相关的法律。

这些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是宪法的具体化体现。

提问:举例说明我国制定了哪些使宪法具体化的法律?(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

)2)与国家政治制度相关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与国家经济制度相关的法律有;《公司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乡镇企业法》、《对外贸易法》、《个人所得税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专利法》、《审计法》、《会计法》、《商标法》、《破产法》、《矿产资源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经济合同法》、《票据法》、《担保法》、《保险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食品卫生法》、《公路法》、《建筑法》、《农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与公民权利和义务相关的法律有:《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职业教育法〉、〈婚姻法〉、〈继承法〉……2)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肖和宣布无效。

(板书)提问:我国建国以来共颁布了几部宪法,分别是哪年颁布的?(学生发言后,教师引导。

)我国建国以来共通过了四部宪法,其中,1975年宪法是在“文革”中制定的,“左”的思想贯穿于整部宪法之中,致使条文之间相互脱节,语言文字含混不清,实际上也不可能实行。

1978年宪法由于不能适应改革开放以后新形势的需要,所以,1982年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再次修改宪法。

这次修宪彻底清除了1978年宪法中“左”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铺平了道路。

1982年宪法明确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迫切需要表与之配套的法律体系,近年来,我国一直把经济立法放在首位,并对一批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进行及时修改。

如:1982年宪法确认“个体经济”可以合法存在之后,个体经济俐到发展,为1988年国家制定和通过私营经济合法化的宪法修正案提供了法律依据。

(组织活动:一次与现行宪法配套的法律家族聚会。

由学生扮演不同的法律成员分别阐述不同的法律功能及维护宪法的共同作用。

见教材第117至第118页。

)3。

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请看原因 1. 由于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2. 由于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作用保证宪法的权威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二)制定宪法: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修改宪法: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才可以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才能通过普通法律;全国人大主席团、常委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都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小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1. 毛泽东说:“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只有依法治国,国家才能长治久安;2. 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依法治国道德是指依宪治国,核心也是依宪治国。

巩固新课请同学们将今天的讲课内容用填表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内容不同法律效力不同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宪法普通法律第二课时复习提问1.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 宪法是国根本大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怎样体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基于宪法在解决国家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等方面原因,确认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在宪法的尊严和不可侵犯性上面。

即:宪法不但在内容的重要性和对其他法律的约束力、强制力方面不容置疑,而且在贯彻落实、具体执行方面同样不容置疑,不能有丝毫含糊。

导入新课宪法地位的确定,不光有一大堆法律为之配套,而且有一大批国家机关和行政管理人员为之服务。

在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时候,必须遵循一个至高无上的原则:二、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板书)1.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板书)提问: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谁?人民通过什么方式管理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宪法把国家权力交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人民代表大会有最高的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但这些权力的具体落实要通过各种国家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把部分权利交给政府、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行使。

反过来说,不同性质的国家机关依据宪法行使着不同的国家权力。

(阅读教材第120页,回答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分别行使哪此国家权力?)提问:行使这些权力的机关和部门人员,如何遵守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的规定?1)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板书)举例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的一次最大的政府行为失控案,是“海南汽车案”。

1983年4月,国务院放宽八项对外经济贸易自主权。

1984年1月至1985年3 月,海南非法从岛外高价炒卖外汇亿美元,共进口汽车万辆,远销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

参与倒卖汽车的不仅有政府机关,银行、财政、工商、物价、审计部门都曾染指,一些负有国家监督职责的机构也不例外。

举例二: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有关刑讯逼供方面的案例,参见教材第121页。

)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是行政与司法合一,政府凌驾于法律之上。

在这种政治化社会中,“人治”代替“法治”,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政府是全能的,具有巨大的权威,相对于民间社会来说,力量过于强大,这一点在经济领域尤为突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