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现代物流技术概论
13
Logistics是美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 用的军事术语,主要强调军队在作战时,能否以 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安全无误地将武器、 弹药以及军队吃、住、行等所有必需物品按要求 供给前线,是军队打胜仗还是失败的重要因素。 兵站如果不做好后勤供应,军队就不能打胜仗, 而兵站做到及时、准确地供给,则必须有一整套 科学的后勤供应管理系统,包括军需品的订货、 生产计划制定、采购、库存管理、配给、运输以 及通讯等。
第一章 现代物流技术概论
本章将对物流概念的形成及演变、物 流的构成要素及作用、现代物流的主 要发展趋势、物流要素及分类、物流 技术概念及分类等基本问题进行简要 介绍,为后续各章内容的学习提供必 要的知识基础。
第一节 现代物流概述
一、物流概念及其发展 二、物流的基本构成要素 三、物流的地位和作用 四、供应链管理 五、现代物流及其主要发展趋势
物流 产品或商品在时间空间上的流动全过程简 称“物流”。其表现形式是物品本身在时间和空间 上的转移。物流的特征是物品运动和停滞。
在物流概念产生以前,产品本身流动和停滞的全过 程是由各个不同的运作独立完成,这些不同的运作 称为物流环节。
1、商流的概念
强调与物流的伴随 活动
商流,是物资在由供应者向需求者转移时物资社会实体的 流动,主要表现为物资与其等价物的交换运动和物资所有权的 转移运动。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买卖交易活动及商情信息活动 。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
1)固定基础设施——线路和场站; 2)承载设备——移动设备,车、船、飞机、
集装器具等。
27
载体——物流的设施与设备
1.运输:
载体——物流的设施与设备
2.储存:
3.配送:
载体——物流的设施与设备
4、包装 5、装卸搬运 6、流通加工
例:巷道堆垛机
吊装机
装卸登车桥
常见装卸车
升 降 装 卸 车
军用物流技术 如军事后勤保障技术、军事运输与存储技
术、军事伪装技术等 。
3、商业后勤理论
后来企业界便将二战期间的兵站后勤这种科学有效 的管理系统引入企业经营,以寻求企业的物流也能 像军队兵站后勤那样,科学管理、高效运营。
战后军事后勤学的理论方法被引入到商业领域,被 称为“商业后勤学”,其含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 、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用户服务等 业务活动”。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实物分配(physical distribution— PD.):“实物分配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 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的流动过程中 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在此阶段:从有利于商品销售的目标出发,探讨怎样加 强“物资分布过程”管理,有效地进行“物资配给”。
(一)物流概念
2、“军事后勤学”理论 二战,出现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 1941~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事后勤
活动的组织为人们对物流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 据,推动了战后对物流活动的研究以及实业界对物流 的重视。 Logistics本来应译为兵站或者后勤,不然会引起词义 的混乱。
(1)从集中生产空间流入分散需求空间创造 价值。
(2)从分散生产空间流入集中需求空间创造 价值。
(3)从甲地生产流入乙地需求创造空间价值 。
3、加工附加价值
对于商品具有完善、补充、增加性质的加 工活动,可增加商品的附加价值。
物流活动领域范围示意图
原材料 市场
经营活动
原材料供应 生产 销售
供应物流
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
强调物资价值实体 的活动
商流主要表现为等价交 换和所有权的转移
商流的功能
2、 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物资有形或无形地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进 行的物资物质实体的流动。
物资实体 强调实体 流动
有形指物质 实体;无形 是指信息
从“供应 者到需求 者”强调 是流通领 域
三、物流的地位和作用
(二)物流与商流的关系
6
一、物流概念及其发展
思考 ▪ 当你从超市的货架上拿起一瓶洗发水,你 可曾想到,这瓶洗发水在到达你的手中之 前,经过了多少道工序?多少个批发商? 多少双手?多少次运输?多少个物流配送 中心?……
7
如何理解物流?
What’s Logistics?
分散生產 / 無疆界生產
組裝 中國內地
衣外層 韓國
1、物流与商流的联系 商流是物流的先导 ▪ 物流是产生商流的物质基础,物流服务于商流,
是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 ▪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 商物合一 商物分离 商物合一
54
例:商物分离形式
用户
生产者 商流 1
物流 1
物流 3
物流 2
商流 3 经营者 B
经营者 A
商流 2
物流
用户
分离前
生产者
商流 3
1905年,琼西.B.贝克(美军少校)写道:“与 战术部门相关的军备流通和供应称之为物流”。
1915年,美国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 一书中指出了“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物 质经过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
1927年拉尔夫.布素迪(Ralph.Borsodi在“流通时代” 中首次用Logistics来称呼物流,为后来的物流概念奠定 了基础。
2001年中国: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 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 、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19
(二)物流的简单理解 • 哪些属于物流中的物? • 物资、货物、商品、物品
(1)狭义的物与流 ▪ 物: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移动的物质资料。 ▪ 流:物理性移动。
回收物流及废弃物流
广义物流
商品销售市场
24
பைடு நூலகம்、物流的基本构成要素
流体 载体 流向 流量 流程 流速
• 是构成物流的四大量 化要素,是衡量物流效 率和效益的重要指标。
25
流体 流体——物流实体(产品、包括商品)
1)自然属性——物理、化学、生物学属性; 2)社会属性——价值属性。
26
载体——物流的设施与设备
衣裏 臺灣
由
在香港製造
分解價值鏈,然 後對每一個步驟 進行優化,並在 全球範圍內進行 生產
標籤,橡膠,袖口 ,套索釘和繩子 香港
2020/12/7
衣內層 中國內地
拉鏈 日本
放眼全球,佈置 全球供應鏈網絡
9
(一)物流概念
物流的历史与人类历史一样久远。 现代文明开始以来,物流就已经存在了,但人们 对物流的最早认识是从流通领域开始的。 伴随流通产生,古以有之。
(4)物流管理改进是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 重要源泉。
57
三、物流的地位和作用
(一) 物流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二) 物流对企业的作用
(一)物流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之一 特定条件下,物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物流现代化可以改善我国的经济运行,实 现质量的提升 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 结构
ConveyorBox 输送机监控
CraneBox 堆垛机监控
R/3 Interface R/3接口系统
SMCS Interface SMCS接口系统
Simulation 动画显示
Workstation Workstation
工作站
工作站
Workstation 工作站
Workstation 工作站
Workstation 工作站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生产领域
流通领域
图 1-1 社会三大经济领域
消费领域
(一)物流概念
1、早期的物流概念
物流概念产生于1901年。约翰·克罗威尔(John F. Crowell)于1901年首先研究了物流问题,克罗威 尔1901年在为美国政府提供的《行业协会关于农产 品配送报告》的第一部分中, 研究了影响农产品配 送成本的因素。第一次论述了对农产品配送成本产生 影响的各种因素,揭开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序幕。
World War Ⅱ,美国在对军火进行的战 时供应中,首先采用了后勤管理 (logistics-Management)这一名词, 并对军火、战略物资、药品的运输、补给、 屯驻等进行全面管理,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 保障作用。
美军一个装甲师全速推进平均每天
消耗: 弹药5000吨 淡水2000吨 食品80000份 油料60万加仑
流程的大小对物流成本水平及物流载体形式 的选择等有重要影响。
48
流速
流速是指流体通过载体在一定流程上的速度表现。 取决于载体。
49
四大量化要素:
流速与流向、流量、流程是构成物流的 四大量化要素,是衡量物流效率和效益 的重要指标。
三、物流的地位和作用
(一)商流与物流的定义
商流 产品或商品的所有权转移过程称为“商流”。
分离后
商流 1
经营者 A
经营者 B 商流 2
三、物流的地位和作用
2、物流与商流的区别
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
物的流转
三、物流的地位和作用
(二)物流的作用
(1)物流是保障社会再生产过程实现的基本条件 ;
(2)物流是保障商品的交易进行、实现商品价值 与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
(3)物流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商品生产规模和产 业结构的发展;
这是一个范围更为广泛的物流概念,包括供应物流 、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
(一)物流概念(续)----代表性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被引入日本,解释为 “物的流通”,“实物 流通”,简称 “物流”。
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改为“物流协会”,P.D. → Logistics。于2001年CLM重新定义:物流是供应链活动 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 息从产地到消费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 的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施、控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