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复习重点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复习重点

第一章物流信息技术概述1.信息:能反映事物内涵的知识,资料,情报,图像,数据,文件,语言,声音等。

2.信息的特点:存储性可识别性传递性可扩展性共享性价值性不对称性时效性3.信息技术分类:传感技术3C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4.物流信息:是反映物流各个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5.物流信息的特点:标准化时效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更新速度快6.物流信息的分类(P8看看)7.现/123458代物流的特点: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8.7物流信息技术包含:基础技术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交换技术地理分析与动态跟踪技术第二章物流条码技术1.条码:是一种信息代码,有一组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规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用一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它是一种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识读并使数据输入计算机的特殊代码。

1.1973年美国统一编码协会(UCC)建立了UPC条形码技术。

2.欧洲物品编码协会(EAN)3.普通的一维条码:优点:提高信息录入的速度,减少差错率。

缺点:数据容量小,30个字符左右;只能包含字符和数字;保密性能不高;条码尺寸相对较大(共建利用率低);条码遭到损坏后便不能阅读。

一维条码的码制有UPC码、EAN码、25码、交叉25码、39码、库德巴码和128码,而商品上最常使用的就是EAN码。

4.二维条码:优点:可以直接显示英文,中文,数字,符号,图形;储存数据量大,可存放1KB 字符;可直接用扫描仪读取内容;数据可加密保密性能好;损污50%仍可读取完整内容。

5.二维条码主要的码制有PDF417码、49码、16K码、DataMatrix码和Maxicode6.条码的结构:静区起始或终止符数据符中间分割符校验符7.条码识度系统组成:扫描系统信号整形译码8.接触式识读设备包括:光笔与卡槽式条码扫描器,非接触式识读设备包括:CCD扫描器,激光扫描器。

9.条码识度系统的选择应考虑什么:1.与条码符号相匹配 2. 首读率3.工作空间 4.接口要求5.性价比10.首读率:是条码应用系统的一个综合指标,要提高首读率,除了提高条码符号的质量外,还要考虑扫描设备的扫描方式等因素。

11.二维码的特点:信息容量大容错能力强引入加密措施印刷多样可影印及传真12.条码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P34了解)第三章无线射频识别技术1.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即射频识别�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2.射频识别技术的特点:1.全自动快速识别多目标2.应用面广3.数据记忆量大4.环境适应性强5.可重复使用6.安全性能高3.RFID系统的构成:1.主机系统2.阅读器3.电子标签4.RFID标签按是否有源分为主动式标签和被动式标签。

主动式标签自带电源(能在较高的频率下工作),被动式标签的能源则利用电磁感应通过读写器获取(通过高频和低频方式调制实现。

)5.RFID系统的分类:1�低频系统和高频系统2�有源系统和无源系统3�集成电路固化式系统、现场有线改写式系统和现场无线改写式系统4�广播发射式系统、倍频式系统和反射调制式系统6.RFID的基本原理(P47)7.RFID存在3个主要的技术标准体系:1)EPCGlobal 2)UbiquitousID 3)ISO标准体系8.RFID频率标准:低频(30~300kHz)、高频(3~30MHz)和超高频(300MHz~3GHz)常见的工作频率有低频125kHz与134.2kHz、高频13.56MHz、超高频433MHz、860~930MHz、2.45GHz等.第四章全球卫星定位系统1.GPS的分类A按接收机的用途不同分类1)导航型接收机2)测地型接收机3)授时型接收机B.按接收机的载波频率不同分类(1)单频接收机2)双频接收机C.按接收机的通道数不同分类多通道接收机、序贯通道接收机、多路多用通道接收机D.按接收机工作原理分类(1)码相关型接收机(2)平方型接收机3)混合型接收机(4)干涉型接收机2.GPS的特点:1�定位精度高2�覆盖面广3�观测时间短4�被动式、全天候的导航能力5�操作简便6�功能多应用广3.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4.地面监控系统: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5.GPS常用术语:坐标路标路线前进方向导向日出日落时间足迹线GPS坐标(Coordinate)有二维和三维两种.路标(LandmarkorWaypoint)是GPS数据核心�它是构成“路线”的基础。

6.GPS的基本工作原理: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

7.GPS定位方式:根据定位的模式不同分类1)绝对定位2)相对定位根据获取定位结果的时间不同分类1)实时定位2)非实时定位根据定位时接收机的运动状态不同分类1)静态定位2)动态定位8.GPS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P80)第五章地理信息系统1.GIS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支持下, 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横例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GIS的组成:1.计算机硬件系统2)计算机软件系统3)地理空间数据4)系统管理操作人员,其核心系统是计算机硬件系统。

3.GIS的基本功能:空间信息查询和分析功能可视化功能制图功能辅助决策功能4.GIS的工作流程: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编辑与处理、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统计与分析、数据显示与输出。

5.栅格数据结构:6.矢量数据结构:GIS空间数据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库的管理、数据模型等.7.GIS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GIS应用与物流分析GIS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GIS在物流电子商务中的应用GIS与IT技术的综合应用8.GIS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是指利用GIS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完整的GIS物流分析软件集成了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设施定位模型和运输线路模型等。

第六章物流信息网络技术1.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 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Network MAN)、广域网(WideAreaNetwork WAN)和因特网(Internet)。

2.)局域网是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网络。

3.城域网是在一个城市内部组建的计算机信息网络。

4.广域网的地理覆盖范围较大。

5.互联网它可以是全球计算机的互联,这种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定性。

6.EDI系统由EDI技术标准、EDI技术软件及硬件、EDI技术通信网络3要素构成。

7.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 第一个美国EDI国家标准ANSIX.12。

1985年由联合国发起成立制定了UN/EDIFACT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8.EDI系统的结构:报文生成和处理模块、格式转换模块、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9.自动化仓库系统:也叫自动存取系统(,AS/RS)是指在不直接进行人工处理的情况下能自动存储和取出物料的系统。

10.自动化仓库技术经历了5个阶段:人工仓储阶段、机械化仓储阶段、自动化仓储阶段、集成自动化仓储阶段和智能自动化仓储阶段。

11.自动化仓库的分类:1�按照货架的形式1)单元式货架仓库2)贯通式货架仓库3)循环货架仓库2�按照建筑形式1)整体式2)分离式3�按照仓库高度可以分为高层(12m以上)、中层(5~12m)和低层5m以下)立体仓库。

4�按照控制方法可分为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和遥控。

5�按照作业方式1)单元货架式仓库2)移动货架式仓库3)拣选货架式仓库6�按照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1)生产性仓库2)流通性仓库7�按照自动化仓库与生产联系的紧密程度1)独立型仓库2)半紧密型仓库3)紧密型仓库8�按照库存容量12.自动化仓库的功能:1)储存和保管功能2)调节供需功能3)调节运输能力功能4)流通配送加工功能13.自动化仓库的优点:1)空间利用率高2)劳动生产率高3)作业准确率高14.自动化仓库的系统构成:1.货物储存系统2.货物存取系统3.货物输送系统4.控制和管理系统15.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指的是应用某种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一定距离的接近,识别装置自动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的技术,包括条形码、射频识别、通信、磁条、语音和视觉系统、光学字符识别、生物统计等。

16.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光学字符识别磁条技术IC卡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17.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1.初始信息采集2.采购管理3.仓储管理4.销售管理18.所谓分拣:就是把很多货物按品种、不同的地点和客户的订货要求,迅速准确地从其储位拣取出来,按一定方式进行分类、集中并分配到指定位置,等待装车送货。

19.自动分拣系统的组成:20.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服务性动态性易用性网络化实时化21.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和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

22.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自顶向下结构化方法、工程化的系统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方法的结合,是目前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方法。

23.原型:是指该系统早期可运行的一个版本,反映系统的部分重要功能和特征,其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程序模块、数据文件、用户界面、主要输出信息及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24.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即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与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