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性低血压
自觉有上述症状,其发作程度中一严重;卅:自觉上述症
状的发作频度和强度均十分严重。血压改善标准以护理干预 前后血压直立位和卧位相差值变化计算。
1.7
统计学处理 对比指标用百分比、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以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Ridit分析、卡方和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率 调查238名帕金森患者,发生直立性低血压者124例,其 发生率为52.1%,其中男、女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分 别为51.4%(72/140)、53.1%(52/9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o.05)。年龄<60岁、60一75岁、>75岁者直立性低血 压的发生率分别为40.o%(16/40)、48.6%(53/109)、 61.8%(55/89),3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O.05)。
in
a
【4】刘岩,苗玉杰,刘燕娟.58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
报,2006,13(8):36.37.
【5】丁艳,吴皓.抗精神病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田.中国民 康医学,2007,19(12):1110.
Keany队Frequency
of orthostatic
community based cohort ofpatients with Paddnsods
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检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孕检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孕妇的具体问题提供个性化 心理护理。分别于心理护理前、心理护理后8周及产后1周、产后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其临床效
干预前后比较:’P<O.05。”P<O.Ol。 裹2 干预前后患者发生晕厥状况比较
浴、服用退热药,环境温度过高、感染发烧、饮酒、膀胱过 渡充盈等。 本组帕金森病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为52.1%,针 对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可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改善病情 的情况下。护理干预更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82例患者的护 理干预的研究,护理干预是安全、有效的非药物的对症治疗
diseaseff].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4。75:1470-1471.
社区心理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应用
古灼和
摘
(广东省茂名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广东茂名525000)
要:目的探讨社区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40例有产后抑郁倾向的孕妇分成观察组和对
DOI:10.39690.issn.1005_4057.2010.04.066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 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运动减少、肌肉僵直、静止性震 颤和姿势步态异常。直立性低血压是指直立位时血压过度下 降,直立性低血压不是一种特殊的疾病,而是由于不同原因所 致的血压调节异常的一种表现。人群中65岁以上者20%及 75岁以上者30%有直立性低血压发生【11。而帕金病患者由于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容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增加患者摔倒 和其他意外情况发生的可能,引起患者残疾甚至会导致生命 危险。目前帕金森病患者直立性低血压在临床上尚无完全有 效的治疗方法,为探讨对帕金森病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 率及护理干预效果,笔者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直立性低血压
(p<o.05)。82例接受护理干预4周后,头晕眼花等症状得到改善(尸叼.05),收缩压、舒张压的直立位和卧位差值明显缩小
(P《0.01)。结论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的可能性更大;为减少帕金森病患者发生的直立性低血压,护理 干预措施是安全、有效的非药物的对症治疗方法。 关键词:帕金森病;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 473.5;R 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4057(2010)04—0477—03
自主神经系统,患者接受治疗后血压会升高,有时候夜间血 压会更高。抬高头部后,可防止颅内动脉压升高,从而降低 夜间的高血压;缓慢的体位变化使其有一个适应时间、减轻 相应的症状;穿弹力袜、避免热环境和戒酒目的是减少静脉 瘀血和提高循环的血容量;冷热水交替浴、适当的需氧运动 有利普遍改善循环、预防水肿形成和静脉瘀血;同时尽可能 避免一些促发因素【41,如快速进食、饱餐、过渡换气、热水
第28卷第4期 2010年8月
广东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v01.28
No.4 477
Aug.2010
帕金森病患者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的调查及其护理干预
刘友兰,徐
摘
蕊,钟美娟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湛江524001)
要:目的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调查及研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按照Thulesius法
的发生率进行调查并为患者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l-l调查对象 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的帕 金森病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的帕金森病诊断标 准【2】。 1.2调查方法 按照Thulesius直立性血压调节障碍诊断法测定进行,具 体如下:(1)先让患者仰卧位lO一15min后,测定3次血压和心 率,取其平均值作为仰卧位血压和心率数值。(2)患者在数秒 钟内快速直立后l rain、直立后3 rain、7 min测定血压和心率。 (3)计算直立位与仰卧位的血压、心率差值,绘制Thulesius直 立性血压调节障碍诊断图。(4)经过病史询问和体征,以及必 要的检查。参考医生的诊断确定直立性血压。 1.3诊断标准 直立性低血压诊断标准采用1996年Consensus Conference 会议制定的直立性低血压标准【3J:站立3 rain与仰卧位血压相 收稿日期:2009-08-22;修订日期:2009—10-09 作者简介:刘友兰(1964一),女,中专,主管护师。
干预前后比较均P<0.01。 准【s】.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6):408-409. 【3】Kaufmann H.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efinition of orthostafic
3讨论
hypotension,pure autonomic failure and m变化 共有82名帕金森病直立性低血压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干
预4周后,患者的头晕眼花、视物模糊、心慌不适、晕厥等症 状得到改善【P<0.0l或0.05);护理干预前后直立位和卧位收缩 压、舒张压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见表1—3。
表l干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状况比较∽=82)
或其他固定物站立1 rain,以免突然起床。床边预备椅、凳或 其他扶助的设备以备应急。在体位改变过程中,注意观察患 者的心率、血压、面色、皮肤潮湿度。若有脑供血不足的表 现,则让患者平卧。(4)提高患者对改变体位的耐受性:①帮 助患者在床上进行双下肢锻炼,防止下肢肌肉失适应性;② 鼓励患者进行深而慢的呼吸运动,促进静脉回流;③提醒患 者睁眼,提高空间定位能力;④当患者坐立或双下肢垂于床 边时,嘱患者间歇运动双下肢;⑤站立时,可问歇踮脚尖, 或双下肢交替负重,通过肌肉收缩,促进静脉回流。(5)嘱患 者起床l h后再进行较剧烈的活动,如:做操、跑步、打扫卫 生等。避免一直弯腰到地面,或弯腰后起立过快的动作。(6) 个别患者穿弹性紧身衣,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穿弹性长筒袜。 或使用弹性绷带,促进静脉回流。(7)病室温度不宜过高,以 18~20℃为宜。洗澡时用冷热交替浴或交替淋浴,避免进入 热环境,如桑拿浴、热水浴、直接日晒、高温环境。(8)嘱患 者少量多餐,避免饮浓茶,饮酒者嘱其戒酒。患者进餐后2 h内避免进行过度活动,尤在早餐后,更易诱发体位性低血 压,故进餐后最好坐或躺一会儿。(9)适度的需氧耐力运动,
干预前后比较:X2----4.24,P<O.05。 裹3 干预前后患者血压的变化(p/mmHg)
方法,可提高疗效,同时为建立本疾病的护理常规提供理论 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新德.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82.83.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森病学组.巾自金森病诊断标
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对其中符合直立性低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干预 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压变化。结果帕金森病患者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达52.1%(124/238);年龄<60岁、60一75岁、 >75岁者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40.0%(16/40)、48.6%(53/109)、61.8%(55/89),3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准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其目的是:(1)提高循环
血容量;(2)防止静脉瘀血;(3)减少诱发或加重体位性低血 压的因素。同时,教育患者如何用较为简单的方法来最大限 度提高机体的功能。这些特殊的护理干预可以作为安全的、 非药物的治疗方法构成对症治疗的基础,如通过增加盐和液 体以保证血容量;夜间抬高头及躯干15—300。睡眠能激活 肾素.血管紧张索.醛固酮系统,促进血浆肾素释放。并刺激
atrophyIS].
万方数据
第28卷第4期 2010年8月
广东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V01.28
No.4
Aug.2010
479
CliaAuton Res,1996,6:125.126.
【6】6刘学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位性低血Bi60例观察及护理 唧.齐鲁护理杂志,2009,15(5):121. f7】Allcock L M。Ullyart K hypotemion
万方数据
478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8卷
如散步等,但避免过度用力,如抬重物等。 1.6疗效评定标准 症状改善:记录有无头昏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 心慌不适。以上症状均以0一H十表示无、轻、中、重。0: 自觉无上述症状;+:自觉有上述症状,但并不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