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展会发展的趋势分析

展会发展的趋势分析

展会发展的趋势分析
展览会可以将行业内优势实体和需求集中在同一时间、地点,通过参加展览会,企业可以迅速全面地了解市场行情。

这是企业最重要的营销方式之一,也是企业开辟新市场的首选方式。

许多工商企业正是借助这个渠道,向客户试销新产品、推出新品牌,同时通过与世界各地买家的接触,掌握需求的发展趋势,最终达到推销产品、占领市场的目的。

展会给买卖双方提供了直接的交流平台,更能促进行业的发展。

随着展会经济的发展,展会行业趋向于四大发展趋势。

结合2010-2011上半年展会分析,未来展会的趋势为:规模越来越大,参展人次越来越多,展会内容越来越丰富,逐步趋向产业化。

展会规模逐年扩大
随着展会经济效应愈加明显,展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同时,国内企业参加海外展会数量也在增长,而国内展会上的海外展商数量也在增多。

展馆规模在扩大,参展人数在增加,促成的交易金额也在提高。

刚闭幕的2011第五届生物产业大会共组织了各种论坛、会议和活动30余个,现场签署22个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达282.28亿元
展会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化
近些年的展会,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商品交易会,而是汇聚了新品发布会、论坛(学术报告)、新技术展示、行业趋势发展交流等多种形式活动的综合展览会。

在FIC2011上海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同期,举办了由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主讲的三场17个专题的学术报告会,以及由海内外著名公司主持的31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

展会是行业交流的好时机,大部分观众都
是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企业、食品厂等专业观众,不仅能更好的推广新产品,也能更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

2010年11月中国(成都)烘焙展览会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本届展会同期举办了《中华烘焙》百期庆典;千家万盒月饼实物展;梦幻烘焙之旅;2010第二届“宝桃杯”全国烘焙知识竞赛;第三届烘焙公会杯高尔夫球赛;国际烘焙大师SHOW;国内最高烘焙师技术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展会专业性加强
“只有实现专业化才能突出个性,才能扩大规模,才能形成品牌”已成为国内会展界的共识。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会展业追求的都是综合化,强调小而全,并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层次、更多类型的参展商,结果造成展览会特色不鲜明、规模普遍小、吸引力不强。

而且,主要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国的国际知名展会才比较缺乏。

专业化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国内会展界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一是展会内容的专题化。

展会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定位,否则就吸引不了特定的参展商和观众,国内绝大多数展会主办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二是场馆功能的主导化。

除了会议或展览需要有明确的定位外,场馆也应该有比较清晰的主导功能定位。

在会展发达国家,一些国际性的品牌展会总是固定在某个或几个场馆举行,这样既便于会展公司和场馆拥有者之间开展长期合作,又有利于培育会展品牌,我国会展企业应吸取其中的成功经验。

三是活动组织的专业化。

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尤其是与国际会展市场的进一步接轨,国内会展业必将在展会策划、整体促销、场馆布置、配套服务等方面走上一个新台阶,各类专业会展人才也会越来越多,组展过程将呈现出专业化、高水平的特点。

如每年三月份在上海举办的FIC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展
会在三个展馆同时举办,分为国际展区及综合产品馆、国际展区/国际香精香料展区及综合产品馆、国内香精香料、调味料产品馆,分工明确,各有特色,展馆的导向性更加明确。

国内展会业呈产业化发展趋势
展会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大部分都是由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个层面组成并推动。

相关政府应制定相应的规范体制,保证展会的管理、规范。

协会应当发动组织、协调的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的参展积极性,推动展会的举办。

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展会的便利条件,推广新产品、加强行业交流,并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向,顺应行业发展潮流。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展览企业数继续增长,企业主办展会数的比重不断提高,政府主导型展会加快市场化改革,展览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与发展,展览策划、展览广告、展览设计、展览运输、展览工程、展览旅游等相关产业链快速拓展。

产业化趋势日趋显现。

展会行业的发展对旅游业、餐饮业、宾馆行业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管理、组织机制,让这些行业与展会形成产业链,共同发展。

展会逐渐规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新颖,并逐渐呈现产业化发展趋势。

企业要参展要看重展会的质量,能否给自身带来效益。

并不是所有展会都有价值,企业应当充分考虑、权衡,选择适合企业、产品的展会,并充分调动展会的优势做好营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