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读纪伯伦的《先知》之孩子篇(双语版)

重读纪伯伦的《先知》之孩子篇(双语版)

6.On Children论孩子
一、作品简介
《论孩子》是由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写。

这首诗的题目虽为《论孩子》,具体内容却是论父母之道的。

父母们常忽视了教育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培养独立人格。

他们总喜欢干预子女的一切重大人生选择。

本诗指出孩子是独立的,是与父母平等的个体,父母只能给孩子以爱,却不能代替他们思想、灵魂的形成。

二、作者简介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家、画家。

他在黎巴嫩接受了基础教育,曾到法国学习绘[2] 画,1911年起长期定居美国。

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先知》《泪与笑》《沙与沫》等。

他的作品大多以"爱"与"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理想。

三、作品原文
On Children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四、作品译文
论孩子
于是一个怀中抱着孩子的妇人说:请给我们谈孩子。

他说: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五、作品读后感
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属于我们的。

这样的观念导致了我们总想摆布支配孩子的现在,将来。

而另一个结果是,我们总是忧心重重,因为我们总觉得那是”我们的“宝贝,我们如何才能让他成为最闪亮的星?我们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说是为了孩子,其实更多的部分是为了自己。

为了自己的面子,为自己没有达到的事,而希望孩子去达到。

由此就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不顾及孩子心灵的成长。

我们更关注孩子是否成功,而不是他是否幸福。

“你们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们的爱而不是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所能荫庇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于明日的世界,那是你们在梦中也无法探访的地方。

你们可以努力地去模仿他们,但是,不要企图要他们像你。

因为岁月无法倒流,生命也不会停滞于昨日。


很遗憾,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给予孩子爱,但我们都坚定不移地要把自己地思想强加给孩子。

我们认为给孩子赚更多的钱就对得起他了,所以,我们离开孩子,把孩子交给老人,甚至陌生的保姆。

我们一边迫不及待地满足孩子所有的物质愿望;一边却不告诉孩子我们爱他;我们
我们压根不认为孩子有自己的思想。

我们认定自己是孩子的老师,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让孩子跟我们学习。

我们从来没想过要跟孩子学习。

我们认为自己的经验加知识比孩子要成熟得多,高明得多,殊不知,孩子来自天堂,比我们纯粹,更能听从心灵的指引。

纪伯伦所说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在蒙特梭利看来,就是儿童的精神胚胎,它将引领孩子走向明日。

“你们是弓,而孩子就像弦上向前射出的、有生命的箭。

射箭者看见了苍茫路途中的目标便用力将你弯曲--拉满弓,以使手中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应为射箭者所成就得一切而欢欣喜悦;
因为他不仅爱那射出的飞箭,也爱手中握着的、稳固的弓。


那是不是说我们要给孩子自由,还要向孩子学习,所以我们大人对孩子就没有作用了。

当然不是。

射得又远又准的箭离不开弓,父母就是弓,给箭助力的。

就如蒙特梭利所说,我们起的是辅导、帮助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