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音乐史重难点总结笔记

西方音乐史重难点总结笔记

西方音乐的脉络:
古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八世纪-公元四世纪)——中世纪音乐(公元五世纪-公元十四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公元十五世纪-十七世纪)——巴洛克时期(十七-十八世纪中叶)——古典主义时期(十八世纪中叶-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时期(十九世纪初-二十世纪初)——20世纪音乐(整个二十世纪)
西方音乐的晨光
从历史资料了解到,古希腊时期的音乐常以诗与乐、舞与乐或诗舞乐“三位一体”等综合
形式出现。

在古希腊时期中认为,音乐的发明者与实践者是神与半神。

例如:缪斯女神、阿
波罗等。

(神话记载:缪斯女神是宙斯掌握艺术的九个女儿,每个人分别掌管音乐、史诗、
历史、抒情诗、悲剧等)
在古代,音乐被赋予了神的力量,认为能医治疾病,净化身体与心灵,在旧约中记载:
大卫弹竖琴医治扫罗的疾病。

古希腊的音乐不仅能从神话中找到,还从考古中发现:古希腊音乐活动主要存在于祭祀、
诗歌与悲剧中,且出现了最早的乐器和乐谱。

第一,在神的祭祀中总能看到音乐的存在。

如:在古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人们为了表达
对居住在奥林匹克山上的天神宙斯的崇敬,便会举行祭祀仪式,并伴随载歌载舞的庆典仪式。

还有在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人们为了祭奠雅典娜女神而经常举行歌舞活动。

其次,与与音
乐有着密切联系的题材—诗歌,当时的人以抒情诗表达对现实矛盾的情感。

在抒情诗中有一
种题材叫琴歌,它是伴随音乐的歌曲类诗体,代表诗人有:萨福,一共创造了九卷诗集,并
创建了音乐学校,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个缪斯”。

第二,在悲剧的表达过程中音乐有着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悲剧以诗、乐、舞三位一体
的形式构成,是古希腊戏剧的重要题材。

它的产生与祭祀祈福有关,后来才演变成戏剧表演
的形式,多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与史诗,往往通过剧中人物的悲惨遭遇里表达命运的冲突。

(悲剧通常包括开场白、进场、戏剧场面、退场四个部分,其中音乐包括合唱、独唱,并由
阿夫洛斯管和基萨拉琴伴奏。

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洛斯、欧里庇德斯)第三,在考古中发现西方最早的乐器:里拉——通常用在阿波罗神的祭祀仪式中。

即我
们现在所说的乐徽。

阿夫洛斯管——在祭祀酒神狄俄倪索斯的仪式中常用,
音乐狂放而粗犷,是我们现在双簧管的前身。

第四,在考古中,我们在一块墓碑上发现古希腊音乐的乐谱刻有古希腊文字,内容是反
映对去世的人的眷恋
古希腊哲学家的音乐思想对音乐功能的探索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音乐具有教化功能,这一点在我国儒家思想也有类似的阐述。

孔子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体现了我国古代对礼乐的重视,也说明了音乐在
当时的社会功能。

柏拉图在著作《理想国》和《法律篇》中提出,音乐的功能体现在社会教育方面,它对人起着道德规范作用。

亚里士多德通过他的模仿学说解释音乐如何影响行为,他认为音乐模仿情感灵魂的状态,如:温和、愤怒、克制、勇敢等,能引起听众同样的感情。

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教育家毕达哥拉斯,则是第一位用数理的方式解释音乐现象的人,他所提出的“和谐论”奠定了西方音乐的理论基础。

最后关于古希腊人对于调式的认识:他们以当时古希腊的几个重要部落的名字来命名它们的调式。

分别有:多利亚、弗里几亚、利底亚、混合利底亚等。

他们认为不同的调式联系着不同的情感。

如多利亚调式使人安静而有力量,弗里几亚使人狂放,激发人的热情。

所以他们认为治理国家的人应当避免听柔软懒散的旋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