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名词解释与简答题论述题案例之垂死挣扎疯狂背诵版一、名词解释:1、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2、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3、作品:指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加以复制的智力成果。
4、演绎作品:基于已有作品加以改编、翻译、注释和整理等而产生的作品。
5、合理使用:指在法定条件下,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不必征得著作权人许可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制度。
6、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和精神权利的总称。
7、著作权主体:或称著作权人,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国家也可能成为著作权主体。
8、其他著作权人:是指除作者之外,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非法人单位或国家。
9、职务作品: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
职务作品与公民所担任的职务紧紧的连在一起,它是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安排其雇员或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和任务而创造的成果。
职务作品即非公民个人的作品,也非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委托的作品。
10、发行权:是向公众提供作品或其复制品的权利。
11、表演权:亦称公演权、上演权,指以声音、表情、动作等创造性地公开再现作品的权利。
12、著作人身权:又称精神权利,是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
13、著作财产权:又称经济权利,是著作人身权的对称,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通过某种形式使用作品,从而依法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
14、广播组织权:是指电台、电视台等广播组织对其编制的广播电视节目依法享有权利。
15、出版者权:是指图书或报刊出版者对其编辑出版的图书或报刊的版式设计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16、表演者权:是指表演者依法对其表演所享有的权利。
表演者权产生的前提在于著作权人将其作品的表演权许可给表演者行使,但表演者权设定却有利于维护表演者利益,因为表演者权由表演者享有,而表演权却属于著作权人。
17、相关权: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自己在传播作品过程中所创造之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
18、强制许可使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作品的使用者基于某种正当理由需要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时,经申请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授权,即可使用该作品,无需征得著作权人同意,但应向其支付报酬的制度。
19、法定许可使用:是指依著作权法的规定,使用者在利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时,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应向其支付报酬,并尊重著作权人其他权利的制度。
20、专利法:是调整因发明创造的开发、利用及其保护等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之法律规范的总称。
21、专利权:是指法律赋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一种独占权或专有权。
22、方法发明:是人们为制造产品或者解决某个技术课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操作方法、制造方法以及工艺流程等技术方案。
23、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它们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的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24、产品发明:是指通过智力劳动创造的,能以有形形式表现的各种制成品或产品。
25、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26、新颖性: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
27、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
28、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29、先申请原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给最先申请人。
30、国际优先权:是指申请人就其发明创造第一次在某国提出专利申请后,在优先权期间内,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向另一国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有关国家法律的规定而享有的优先权。
31、独占实施权:是指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产品或者专利方法依法享有的进行制造、销售或者使用的专有权利。
32、先用权:是指某项发明创造在申请提出申请以前,任何人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在该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后,仍有继续在原有范围内制造或者使用该项发明创造的权利。
33、独占许可证:是指专利权人许可被许可方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以合同约定的使用方式对专利进行独占性实施。
与此同时,不仅专利权人不能再许可第三人以同样方式实施该专利,而且专利权人自己也不得实施。
34、防御商标:防御商标是同一商标所有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注册使用同一个著名商标。
35、注册商标:注册商标是经国家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而使用的商标。
36、服务商标:是服务性行业所使用的区别标志,即提供服务的人在其向社会公众提供的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标志。
37、集体商标:是由某一集体组织所有,其成员共同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商标。
38、商品装潢:商品装潢是商品包装上或其他附着物上的装饰设计,具有美化商品、刺激消费者需求欲望、提高商品品位的作用。
39、联合商标:联合商标是由同一个商标所有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的若干个近似的商标。
40、商标权:商标权是商标所有人依法对商标所享有的专有使用权。
41、近似商标:是指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用作商标的文字、图形、读音或含义等要素大体相同的商标。
42、商标的显著特征:是指商标的构成要素应具有明显的特色,使消费者能将其与商品或服务本身区分开来,又能使消费者通过它识别商品和服务的出处。
43、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44、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知识产权法简答题一、作品的构成条件(1)必须是作者思想或情感的表现形式,而不是思想或情感本身(2)必须是能够被他人客观感知的外在表达(3)必须是具有独创性的外在表达二、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类型有哪些?(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杂技艺术作品(四)美术、建筑作品(五)摄影作品(六)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三、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有哪些?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属于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2、时事新闻。
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四、▲发行权受到发行权用尽原则的限制。
(论述发行权用尽原则)发行权用尽原则又称首次销售原则或发行权穷竭原则,其含义是指作品原件或经授权合法制作的复制件经著作权人许可,首次向公众销售或赠与之后,著作权人就无权控制该特定原件或复制件的再次销售或赠与。
发行权用尽原则的适用应满足两个条件:(1)作品复制件必须是经著作权人授权或根据法律规定合法制作的,非法制作的作品复制件,不适用发行权用尽原则(2)作品原件或合法制作的复制件已经过著作权人许可或根据法律规定向公众销售或赠与。
即著作权人已行使过发行权了。
我国著作权法对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如何规定的?(一)著作人身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期不受限制(二)发表权及著作财产权:1、公民(自然人)作品:作者终身及死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2、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品以及特殊职务作品;视听作品;摄影作品:50年,截止于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自创作完成后50年未发表的,不再保护。
3、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50年,截止于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作者身份确定后,适用一般作品的保护期限五、表演权与表演者权的区别1、权属不同。
表演者权是一种相关权,而表演权是一种著作权。
2、主体不同。
表演者权的主体是表演作品的人,而表演权的主体是创作作品的人。
3、客体不同。
表演者权的客体是表演者为再现已有作品所进行的表演,而表演权的客体是作品。
4、内容不同。
表演者权是一束权利,包括表演者人身权和财产权,而表演权只是著作权的一个权项,仅仅是一种财产权。
5、保护期不同。
表演者人身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表演者财产权保护期问50年,截止于表演发生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表演权的保护期根据不同的作品有为作者有生之年加上死后50年或者为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
6、权利来源不同。
表演者权以表演权为产生的法律基础,即以表演权作为权利的来源;而表演权来源于作品。
六、构成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条件1使用目的为非营利性2通常针对已经发表的作品3使用部分占著作权作品的比例及实质性4使用的效果不得影响著作权作品的潜在市场价值(注意两个:1.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已经发表的汉族文字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在国内出版发行 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前者是中国的、后者没限制)法定许可的几种情形(1)编写教材法定许可(2)报刊转载、摘登法定许可(3)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4)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法定许可(5)制作和提供课件法定许可七、简述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的区别1、法定许可的使用者只能是表演者、录音制作者、广播组织、报刊社,合理使用无使用主体限制;2、法定许可适用需要支付一定报酬,而合理使用不需要支付报酬。
3、法定许可不能使用著作权人声明不能使用作品,合理使用无此附加条件。
八、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有哪些?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一)科学发现;(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四)动物和植物品种;(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九、如何理解“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含义。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十、不丧失新颖性的情形有哪些?(申请日前6个月内)1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中国政府承认的国际展览会,是指国际展览会公约规定的在国际展览局注册或者由其认可的国际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