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完整性检测仪的检测原理分析检测仪
工作原理
过滤器的完整性检测紧要有:
起泡点法测试原理:当滤膜和滤芯用确定的溶液完全浸润,然后通过气源在一侧加压(我们仪器里面有进气掌控系统,可以稳定压力,调整进气),随着压力的加添,气体从滤膜的一侧放出,表现膜一侧显现大小、数量不等的气泡,通过仪器判定出对应的压力值就是泡点。
扩散流法测试原理:扩散流测试是指当气体压力在滤芯起泡点值的80%时,这时还没有显现大量的气体穿孔而过,只是少量的气体先溶解到液相的隔膜中,然后从该液相扩散到另一面的气相中,这部分气体称之为扩散流。
为什么扩散流的方法更好:起泡点值只是一个定性的值,从开始起泡到后的群起泡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不能精准的定量。
而测量扩散流值是一个定量值,不但能精准的确定过滤器的完整性,而且还能反应出膜的孔隙率、流量和有效过滤面积等方面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外厂家都用扩散流法测试完整性的原因。
水侵入法测试原理:水侵入法专用于疏水性滤芯的测试,疏水性膜抗拒水,孔径越小,把水挤入疏水膜中需要的压力越大。
所以在确定的压力下,测量挤入滤膜中的水流量来判定滤芯的孔径。
在选择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时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选用各类检测仪时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实在体现在如
下几点:(1)对可燃气体的检测重于对有毒气体的检测。
(2)对可能引起急性中毒气体的检测重于对可能引起慢性中毒的气体的检测。
由于浩繁可燃气体泄漏所引起的爆炸事故的血的教训,使人们对于可燃气体检测特别重视,可以讲,任何一个石化、化工厂,绝大多数的不安全气体检测仪都是LEL检测仪。
但仅配备LEL检测仪对于真正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还是远远不够的。
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的挥发性不安全气体都是可燃气体,但是,催化燃烧式的可燃气体检测仪(LEL)并不是对全部的可燃气体检测都是较佳选择。
它是专门为检测甲烷设计的,而对其它物质的检测性能比较差。
所以,它们可以检测出的除甲烷以外的可燃气体的下限浓度要远远高于它们的允许浓度。
比如:对于苯、氨气等不安全有毒气体,单纯使用可燃气体检测仪就是一个特别不安全的做法。
比如,苯的爆炸下限是1.2%,它在LEL检测仪上的校正系数是2.51,也就是说,苯在一个用甲烷标定的LEL检测仪上的显示的浓度只是其实际浓度的40%!这样,用LEL可以检测到的苯的最低警报浓度是10%LEL=10%*1.2%*2.51=3.0*10—3,这个浓度同苯的允许浓度
5*10—6相比要高近600倍!。
同样,氨在LEL检测仪上得到的警报浓度1.5*10—2也要比其允许浓度2.5*10—5高大约600倍。
因此依据所检测气体的不同,选择特定有毒气体检测仪要比单纯选择LEL检测仪更加安全牢靠得多。
另外,目前我们对于可以引起急性中毒的气体,比如硫化氢、氰氢酸等的检测较为重视,但对于可以引起慢性中毒的气体,比如芳香烃、醇类等的检测重视不够,其实后者对于工人健康和安全的危害丝毫不逊于可以引起急性中毒的气体!它们可能引起癌变和其它的隐形病症,影响工人的寿命和健康。
这种现象的显现,除了认得上的原因以外,以前市场上缺乏合适的、可以检测较低浓度的有机气体检测仪也是一个紧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