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桩基检测方案(完整版)

桩基检测方案(完整版)

桩基检测方案(完整版)本文介绍了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的桩基检测方案。

二、编制依据本方案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家有关规定、相关技术标准以及工程建设合同等。

三、检测依据、目的和方法本次桩基检测的依据是《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GB -2013)和《桩基础检测规范》( 106-2014)。

检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桩基的质量和安全性。

检测方法包括静载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和超声波检测等。

四、检测方法和原理4.1 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一种直接测定桩基承载力的方法。

在试验中,通过施加静载荷载来观测桩身的沉降和变形情况,进而推算出桩基的承载力。

静载试验的原理是利用桩基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来推算桩基的承载力。

4.2 动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间接测定桩基承载力的方法。

试验中,通过在桩顶施加冲击荷载,观测桩身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反弹情况,进而推算出桩基的承载力。

动力触探试验的原理是利用桩基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反弹情况来推算桩基的承载力。

4.3 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检测桩身的质量和缺陷情况。

在试验中,通过在桩身表面施加超声波,观测超声波在桩身内部传播的情况,进而判断桩身的质量和缺陷情况。

超声波检测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情况来判断材料的质量和缺陷情况。

五、检测数量本次桩基检测的数量为30根桩,其中包括20根直径为800mm的钢筋混凝土桩和10根直径为1000mm的钢筋混凝土桩。

六、检测条件检测应在桩基施工完成后进行,且在桩基未受到其他荷载作用的情况下进行。

同时,应保证检测现场的平整度和安全性,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检测程序7.1 静载试验7.1.1 在每根桩的顶部安装静载荷载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

7.1.2 施加静载荷载,并记录桩身的沉降和变形情况。

7.1.3 根据记录的数据,推算出桩基的承载力。

7.2 动力触探试验7.2.1 在每根桩的顶部安装冲击器和接收器。

7.2.2 施加冲击荷载,并记录桩身的反弹情况。

7.2.3 根据记录的数据,推算出桩基的承载力。

7.3 超声波检测7.3.1 在每根桩的表面施加超声波,并记录超声波在桩身内部的传播情况。

7.3.2 根据记录的数据,判断桩身的质量和缺陷情况。

以上就是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桩基检测方案的具体内容。

本项目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东南,主要负责新龙、下厝、五和三个社区的污水处理任务。

厂区位于五和东侧与下厝交界处下厝地界内。

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项目采用EPC模式,设计与施工同步进场,相互融合。

建设场地原为鱼塘,需整体平整后再进行后续工序施工。

汕头市污水厂厂区新建日处理污水万m³的污水处理厂一座,厂区占地面积㎡,建筑面积1799㎡,构筑物3693㎡,含14栋建筑物。

其中粗格栅泵房采用外围双排咬合搅拌桩止水的沉井施工工艺,其他构筑物基坑均为以内,采用放坡挂网方式开挖。

地基与基础以PHC桩基础为主,摩擦桩,其中粗格栅泵房为采用搅拌桩软基处理后的复合地基筏板基础;建筑物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编制依据包括《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106-2014)、《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和《广东省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15-38-2005)。

检测依据、目的和方法包括预应力管桩检测,其目的是确定预应力管桩的桩身完整性、单桩竖向承载力、单桩抗拔承载力和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检测方法包括低应变、高应变法、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管桩施工完毕后,单桩承载力没有完全达到设计承载力强度,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应符合以下规定:对于砂土不宜少于7d,对于粉土不宜少于10d,对于非饱和黏性土不宜少于15d,对于饱和黏土不宜少于25d,对于桩端持力层为遇水易软化的风化岩层不应少于25d。

检测方法和原理包括高应变法。

高应变法检测利用重锤冲击桩顶,使桩-土产生足够的相对位移,通过安装在桩顶以下桩身两侧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安装在重锤上的加速度传感器接收桩和锤的应力波信号,应用应力波理论分析处理力和速度时程曲线,从而判定桩的承载力和评价桩身质量完整性。

试验反力装置宜采用反力桩或工程桩提供支座反力。

如果现场条件允许,也可以利用天然地基提供支座反力。

反力架系统应具有2倍的安全系数,并符合以下规定:①反力桩或工程桩提供支座反力时,反力桩顶面应平整并具有一定的强度。

②采用天然地基提供反力时,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倍数。

反力梁的支点重心应与友座中心重合。

在堆载试验中,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应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倍数。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荷载和上拔测试装置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

并且采用的千斤顶型号和规格应相同,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荷载的测量可以直接使用荷载传感器进行测定,也可以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然后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并且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应超过1%,压力表精度不应小于一级。

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沉降测量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并且测量误差不应超过%Fs,分辨力不应小于。

检测流程包括搜集资料、踏勘场地、安排检测顺序、首根(组)试桩检测、次根(组)试桩检测、末根(组)试桩检测、设备进场及搭设试验架、设备场内转运、搭设次根(组)试桩试。

在野外作业结束后,仪器和设备应退场。

在对有接头的预制桩进行拔桩试验前,宜完成桩身完整性检测。

对抗拔桩施工时,应进行成孔质量检测,并验算接头强度。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需要时,也可采用多循环加、卸载方法。

并且应仔细观察桩身混凝土开裂情况。

加载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

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首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

在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

试桩沉降位移观测应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照第5、15、30、45、60分钟测读桩顶沉降量,之后每隔30分钟测读一次。

每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连续两次在每小时内小于时视为相对稳定。

试桩达到相对稳定时,可加下一级荷载或终止试验。

C.以下情况出现时,需要终止加载:b)在某一级加载作用下,桩顶上的拔量比前一级荷载作用下的拔量大5倍;C)按桩顶上的拔量控制,当累计桩顶上拔量超过100mm 时;d)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上的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倍数;E)对于验收抽样检测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

D.卸载每级维持一小时,按第15、30、60分钟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隔3小时再测读一次。

3、低应变检测原理及方法1)检测原理检测方法采用低应变法。

混凝土桩的物理强度远大于桩周土的物理强度,在桩顶沿垂直方向激发的弹性应力波基本上是沿桩周传播的。

由于桩底持力层及桩身质量缺陷位置上的波阻抗与正常混凝土波阻抗存在差异,因此:1)通过分析缺陷反射波a.相位变化、频率变化、多次反射性可判断桩基的缩颈、扩警、松散、夹泥、离析、断桩等质量缺陷现象。

b.振幅的大小可判断缺陷的程度。

c.桩身缺陷位置应按下式计算:x = c/(2Δf')其中:x——桩身缺陷至传感器安装点的距离(m);Δt——速度波第一峰与缺陷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ms);c——受检桩的桩身波速(m/s),无法确定时用cm值替代;Δf'——幅频信号曲线上缺陷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HZ)。

2)当桩长已知、桩底反射信号明确时,在地质条件、设计桩型、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中,选取不少于5根Ι类桩的桩身波速值按下式计算其平均值:c_m = (1/n) * Σc_i其中:c_m——桩身波速的平均值(m/s);c_i——第i根受检桩的桩身波速值(m/s),且;|c_i -c_m|/c_m ≤ 5%L——测点下桩身长(m);ΔT——速度波第一峰与桩底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ms);Δf——幅频曲线上桩底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HZ);n——参加波速平均值计算的基桩数量(n≥5)。

2)现场测试方法①把混凝土桩顶灌浆部分凿去凿平,使桩顶出露新鲜表面。

为减少杂波干扰,此表面必须平整干净,出露的钢筋不应有较大晃动;②传感器应稳固地粘放在桩顶上,并进行敲击测试;③每根桩测试曲线如出现异常波形应在现场及时研究,排除影响测试的不良因素后再重复测试;④其测试方框图如下:3)检测仪器及设备b.试验荷载达到设计荷载的90%;c.试验荷载达到试验荷载的最大值。

C.卸载时,试桩每级荷载维持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小时测读一次试桩沉降量,直至试桩沉降趋于稳定。

6)试验数据处理根据试验测得的荷载-沉降曲线,可计算出试桩在不同荷载下的沉降量和相应的竖向抗压承载力。

试验数据处理应符合《混凝土结构静载试验规程》GB/T 的有关规定。

B。

最大加载量要满足设计要求,沉降要达到稳定状态,或已达到桩身材料的极限强度,同时不能出现明显的破损现象。

C。

总沉降量要控制在40mm以内。

D。

不能出现其他不能继续加载的情况。

五、检测数量1、预应力管桩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106-2014)第条,高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

此外,每个柱下承台检测桩数不应少于1根。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检测桩基抗拔承载力,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

同样,每个柱下承台检测桩数不应少于1根。

具体数量如下表所示:名称 | 总桩数 | 承台数 | 高应变低应变单桩抗压静载试验数量 | 单桩抗拔静载试验数量 | 桩身完整性特征值(kN) |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 |改良A2/O生化池板 | 192 | 1(底板) | 20 | 20 | 2000 | 5810 |综合处理池 | 115 | 1(底板) | 19 | 19 | 2000 | 3510 |旋流沉砂池配水井及污水泵房板 | 19 | 1(底板) | 1 | 1 | 1400 | / |二沉池板 | 120 | 1(底板) | 2 | 2 | 2000 | / |污泥浓缩池板 | 26 | 20 | 21 | 21 | 1400 | / |污泥脱水车间 | 51 | 20 | 14 | 14 | / | 2200 |鼓风机房及配电间 | 40 | 3 | 3 | 3 | 2000 | / |综合加药间 | 37 | 3 | 3 | 3 | 1920 | / |综合楼 | 41 | 3 | 3 | 3 | 2032 | 1000 |合计 | 662 | / | 86 | 86 | / | / |说明:1、单桩最大载荷试验承载力为2倍的设计承载力特征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