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其中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B、德国古典哲学C、近代英国哲学D、近代法国哲学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参见教材P37。
(2015年10月真题)2、列宁在()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A、《国家与革命》、《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C、《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论我国革命》D、《论我国革命》、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答案选B。
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参见教材P41。
3、列宁的论文()中,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A、《论欧洲联邦口号》B、《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C、《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D、以上均错解析:答案选C。
列宁的《论欧洲联邦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参见教材P42。
4、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独自创立的B、马克思主义包括其继承人的理论C、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D、“马克思主义”一词在马克思在世时就已经出现解析:答案选A。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所以A项错误。
参见教材P43。
5、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集中表现为它鲜明的个性立场B、公然申明了自己的阶级性C、坚决批判一切剥削阶级的理论观点D、整个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解析:答案选A。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参见教材P46。
6、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解析: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
参见教材P44。
7、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理想可分为()。
A、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B、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C、梦想和愿望D、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解析:答案选B。
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
参见教材P49。
8、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为根本方向。
A、最高理想B、社会主义C、共同富裕D、经济发展解析:答案选A。
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参见教材P50。
9、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A、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B、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解析:答案选A。
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参见教材P54。
10、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
A、经验主义、资本主义B、教条主义、经验主义C、拜金主义、教条主义D、资本主义、拜金主义解析:答案选B。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参见教材P54。
11、提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康德解析: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参见教材P63。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解析: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参见教材P60。
13、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
这是一种()。
A、诡辩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实用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形而上学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相对主义诡辩论则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二者的共同错误在于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
参见教材P66。
1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事物的内部矛盾B、事物的特殊矛盾C、事物的外部矛盾D、事物的主要矛盾解析: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参见教材P60。
15、马克思主义认为,()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A、实验B、物质C、精神D、实践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参见教材P70。
16、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看成必然的,否认偶然性的存在的理论是()。
A、辩证决定论B、形而上学论C、机械决定论D、唯心决定论解析:机械决定论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看成必然的,否认偶然性的存在。
参见教材P88。
17、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内容和形式反映了()。
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解析: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
参见教材P89。
18、在意识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忽视意识的主观特征B、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C、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解析: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参见教材P96。
19、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三大法宝D、独立自主解析: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参见教材P98。
20、解放思想是坚持()的前提。
A、与时俱进B、实事求是C、独立自主D、求真务实解析: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
参见教材P99。
2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制造着全世界所需要的绝大部分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工厂”。
A、法国B、美国C、德国D、英国解析:答案选D。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制造着全世界所需要的绝大部分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工厂”。
参见教材P34。
22、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不仅不是颂扬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对它进行了尖刻的嘲讽和无情的抨击。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圣西门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是“新的奴役形式”B、傅立叶把资本主义制度称为“一整套欺骗和伪善的制度”C、欧文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复活的奴隶制”D、傅立叶把资本主义制度称为“三位一体”的祸害解析:答案选A。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不仅不是颂扬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对它进行了尖刻的嘲讽和无情的抨击。
例如,圣西门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是“新的奴役形式”;傅立叶把资本主义制度称为“社会地狱”“复活的奴隶制”;欧文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整套欺骗和伪善的制度”,他把私有制、宗教、婚姻形式看成是现存的资本主义的“三位一体”的祸害。
参见教材P38。
23、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
A、马克思主义哲学B、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D、唯物辩证法解析:答案选B。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参见教材P44。
24、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的科学。
A、无产阶级和生产力发展B、资产阶级和人类解放C、农民阶级和生产力发展D、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解析:答案选D。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参见教材P43。
25、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A、思想保证B、制度保证C、技术保证D、理论保证解析:答案选A。
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参见教材P48。
26、马克思主义的()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
A、世界观和方法论B、人生观和价值观C、哲学理论D、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解析:答案选A。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有助于明确人生的意义、理想、目的、态度。
参见教材P52、53。
27、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在各方面素质中,()起着统领作用。
A、道德素质B、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C、科学文化素质D、政治素质解析:答案选B。
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
在各方面素质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起着统领作用。
参见教材P53。
2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停滞不前B、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有所缓和C、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D、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解析:答案选A。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它不仅没有在世界上消失,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
参见教材P55。
2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解析: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参见教材P60。
30、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参见教材P70。
3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联系具有复杂多样性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解析: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