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
一、技术方案的制定目的及意义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为了了解和掌握森林植被类型、种群结构、生长情况、树种组成等信息,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二类调查,可以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为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为森林保护、修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技术方案的实施步骤
1.调查区划划分
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将调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适当的调查区划。
每个调查区划的面积应该足够大,以保证样方具有代表性。
2.样方的设置
选取每个调查区划内具有代表性的样方。
样方的设置要考虑到地形、植被类型、树种组成等因素,以确保样方对调查区划的代表性。
3.样方调查
对每个样方进行系统的调查。
包括:植被调查,测量样方的面积和边长,记录样方内各树种的数量、直径、高度等信息。
可以利用树皮剥去的工具和测距仪等工具进行测量。
4.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计算不同树种的数量和比例,计算
样方的平均直径、平均高度等。
利用所得数据,绘制树种组成图和径高比
曲线图,分析样方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组成。
5.结果应用及报告撰写
将调查结果应用于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编写调查报告,包括调查的目的、实施过程、结果分析和应用建议等内容。
三、调查工具和方法
1.森林植被调查工具
包括:皮剥工具、锤子、测径尺、测高尺、测距仪等。
2.样方设置方法
可以采用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设置样方,确保样方具有代表性。
样方数量要足够大,以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3.样方调查方法
(1)植被调查:记录样方内各个植被类型的数量、覆盖度等信息。
(2)树种组成调查:记录样方内各树种的数量、直径、高度等信息。
(3)面积测量:利用测距仪等工具进行样方的面积测量。
(4)直径测量:利用测径尺对样方内的树木进行直径测量。
(5)高度测量:利用测高尺对样方内的树木进行高度测量。
四、质量控制措施
1.培训工作人员
对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调查目的、流程、操作规范等
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确保工作人员统一理解和掌握调查内容和要求。
2.重复测量和核查
对一部分样方进行重复测量和核查,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数据的精确程度和误差范围。
3.形成调查报告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编写调查报告。
在整理和分析数据
的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查缺补漏,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技术方案的优势
1.本方案采用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样方设置,有利
于提高样方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采用多种工具和方法进行森林资源的调查,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
森林资源的种群结构、生长情况等信息。
3.引入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培训工作人员、重复测量和核查等,能够
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技术方案的应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各类森林生态系统的二类调查,包括天然森林、人工林、濒危物种保护区等。
同时,本方案也适用于森林资源管理、生态修复和保
护规划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