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的种植与管理_无花果种植管理技术无花果种植管理
(1)形态习性:
无花果为桑科,无花果属,落叶灌木。
树势旺盛,小枝直立而粗壮,
内含白色乳汁。
叶大而厚具长柄,近圆形或宽卵形,呈3~5掌状缺刻,叶
面粗糙,背面有柔毛。
花单性,隐生于倒卵形的囊状总花托内。
花期特长,春、夏、秋三季不断开花结实。
果实为肉果,倒卵形,夏末后相继成熟,
呈暗紫色。
果味甘甜,有蜜果之称。
可用于庭院绿化或整枝后制作盆景。
果实具滋补、助消化和治疗痔疮等功效。
无花果适应性强,喜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城,也能耐荫至-10℃的低温。
(2)繁殖方法:
①播种:无花果多数种子不育故播前先经水选,下沉者具有发芽力,
可在浅盆内播种。
仅用以新品种的培育。
②分株:因有较强的萌孽力,春季发芽前带根挖取灌丛中的健壮苗移栽,很易成活。
③扦插:春季硬枝插,在芽萌动前剪成20-25厘米长的插穗,插入砂
壤土内2-3cm,保持土壤湿润,一个月即可生根,第二年便能结果。
冬季硬枝插,选充实枝条,粗1.5厘米,剪长20~25厘米,每30~50
根一捆,先行露地开沟沙藏,翌年春季扦插畦内,深度6厘米许,浇透水,经常保湿,可提高成活率。
④嫁接:多以丁字形芽接法用于老树更新。
此外,也可用空中压条、早春压条到夏季便可生根。
(3)栽培管理:
播种苗长至15~20厘米高时,可进行带土移栽,经几天遮荫缓苗,转入正常管理后生长很快。
扦插生根苗,新枝生长很快,也容易萌发许多枝条,要选留其中一个壮枝,其余剪去,苗高30厘米时,可带土团移栽培养大苗,或上盆观赏培养。
在生长季节可追施饼肥水2~3次,结合浇水中耕除草,促苗生长。
盆栽苗冬季要连盆露天埋土越冬,否则因盆土很浅容易冻坏根系造成整株死亡。
无花果易受根瘤线虫的危害,应注意防治。
扦插、压条、播种等方法均可繁殖,但在生产实践中常用无性繁殖,只是在育种中才用有性繁殖。
(1)扦插繁殖:无花果枝条容易产生不定根,上多用扦插法繁殖。
2月中旬至3月下旬为扦插适期。
从生长健壮的母株上剪取径粗1.5―2厘米的枝条。
截成长20一25厘米的插穗,按株行距5某15厘米,插于苗床,入土深约为插穗的1/3。
插后浇水、盖草,成活后注意除草、追肥。
秋季再按株行距15厘米某30厘米移栽一次,第二年秋季即可出圃定植。
(2)压条繁殖:宅旁园地少量繁殖或为提早结果可采用此法。
一般多采用水平、曲枝或堆土压条,即于春季将枝条水平或弯曲埋入土中,或用土堆埋萌蘖基部,待其生根后,于秋、冬季与母株分离,带根定植。
(3)播种繁殖:秋季将成熟的果实采回,取出种子,与湿润细砂拌匀进行层积处理,翌年3月上旬取出播种。
将种子匀播苗床,薄覆细土,盖草保湿。
播种后约20天即可萌芽。
出苗后进行间苗、幼苗移栽、加强苗
期管理等项工作。
培育2―3年方可出圃定植。
实生苗结果年限较长,且
不易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故生产上不常采用。
不过,在育种工作中,或
在较冷的地区,为要获得抗寒而早熟的新品种时,此法有重要作用。
盆裁无花果,每年早春萌芽前须换盆一次,盆土可用8份园土、1份
砂土、1份粪干混而成,并加入蹄片等作基肥。
生长期间,可每半个月施一次饼肥水;每月施一次腐熟的麻酱或饼渣。
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好,要见干见湿。
冬季霜降后入室养护,整个冬季浇l一2次水即可,室温保持在3-5度。
盆栽无花果,植株不宜过高,以30厘米高为宜;这就要对其作精心修剪。
修剪当在春季的3月进行。
当幼苗长到40-50厘米高时,在30厘米
高处截顶,待下面腋芽长到3厘米时,仅留顶端3-5个芽,作为主枝,其
余都剪去。
当年7月进行一次摘心,以防枝条徒长。
第二年春,在主技
12-15厘米处再剪短。
当新芽萌出3厘米时,每一主枝上留2-3个芽,其
余的芽除掉,7月再摘心一次。
经过这样两次修剪。
树形就地较短壮、蓬松,美观多了。
无花果多采用扦插法进行繁殖,一般在夏季进行。
选取一年生健壮枝,截成15-20厘米长的段于作插穗,扦插后约一个月可生根,然后移栽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