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的设计要点(附案例)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医院的关注点也不再只是单一的看病了,在建筑设计中,医疗建筑设计和普通建筑设计不同,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更多。
随着医疗建筑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设计模式也与旧时大不相同。
作为承载着治病救人的功能的医用建筑,设计思路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从以往“功能为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 逐步转变为“以人为本” 的设计原则。
一、医院建筑总体规划内容和要求
一、医院规模
医院总体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医院的规模。
这要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和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但综合性医院一般规模不宜太大。
二、功能分区
综合性医院按使用功能,一般划分为医疗区、行政管理或后勤保障区、教学科研区和职工生活区。
三、出入口和院内交通
1.出入口是医院对外联系的通道,一般至少需要两个。
门诊人口应结合院外道路综合考虑,方便病人及车辆出入。
住院入口和其他入口要便于管理,少受外部干扰。
2.医院要有立体的交通网络,(水平和垂直交通),并以此为骨架将整个医院的各个功能部分有机组合成相互关联的群体。
可以设有多层医院主街,通过这条主街将门诊、
医技科室和住院部等其他部门串连起来。
多层主街不仅可以合理组织疏导人流、物流,还可以布置各类专业系统管道,各行其道目不受气候影响,安全舒适。
3.停车场和自行车库在交通组织时也必须认真考虑。
四、建筑日照和自然通风
良好的日照和自然通风对医院建筑有重要意义,在总体规划时,要尽可能争取良好的日照和创造自然通风条件,这不仅对病人恢复健康有利,而且可以降低医院日常费用。
五、绿化
绿化的作用众所周知,尤其对于医院更为重要,改善医院环境,绿化是最有效的手段。
六、管线布置
综合医院的管线种类繁多,主要有电气、通讯(光缆)、给排水、空调、采暖、供气、供氧吸引等,合理布置各种管线是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医院建成后能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二、总体规划
一、总体规划中院区出入口的确定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1. 门急诊出入口:要考虑位置、数量;
2. 住院出入口:要有安静的室外环境,要单独设置;
3. 后勤货物出入口:要布置集散场地;
4. 污物出入口:要隐蔽、易清洁。
二、院内交通环境是就诊环境的保障
1. 机动车流:外部车流、内部车流、货流;
2. 人流(医护、后勤人员)、病人(急诊、急救、门诊、住院、传染病)、陪同人员;
3. 货流:清洁品、污物。
三、功能分区划分直接影响医院合理运行
1. 与周边城市环境关系;
2. 医疗区、住院区、理疗区、后勤供应区、办公区之间的联系已不再是平面型的,而是空中、地面、地下立体构架;
3. 现状与发展区域的角色在不断的互换,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老医院改扩建的过程中;
4. 医院天空区域的规划;
5. 地下区域: 在大城市中寸土寸金的现状,是医院的地下空间被充分的利用起来各区域地
下室相互连通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地下通廊。
它是解决地下运输、人员交通、管线布局、洁污分流等重大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这需要市政、人防等部门的通力配合。
四、医院极强的功能特征
使其对土地的需求和利用显得极为重要,不可因过分的追求形式而浪费土地。
因为形式很可能将土地化整为零,造成总体规划难于操控。
五、建筑面积指标的确定
要充分论证,认真测算,以功能分区的方式测算面积指标,可做到科学、全面的调控。
1. 医疗空间包含:诊断、护理、检验、放射、治疗、理疗、取药等用房;
2. 交通空间包含:门厅、走廊、楼电梯间等;
3. 候诊空间包含:候诊厅、候诊廊等;
4. 等候空间包含:休息厅、小卖部、餐饮部、交费厅、共享空间等;
5. 卫生空间包含:公共卫生间、医护人员专用卫生间、浴室、清洁间等;
6. 辅助空间包含:各种设备机房、电器用房、管道井等。
三、单体方案设计
在完善的总体规划指导下,每筛单体建筑的设计要注意如下问题。
一、建筑规模的确定
1. 规模与发展:要考虑城市地位和医院在城市中的定位关系;
2. 规模与投资: 投资方向和投资规模的关系;使有限的资金用于提高医疗环境的创造是非常必要的;
3. 规模与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实施步骤和单体建筑建设之间的关系;
4. 规模与内容:单一功能(病房与门诊) 与综合功能(各种功能混)间的关系。
二、建筑设计空间划分
医院建筑分为:医疗、公共、后勤、辅助四大空间,不论采用分散式、集中式、混合式还是标准单元组合式来设计建筑物,最终在建筑内部都要清晰有序地划分出上述四大分区的内容,再通过使用者和设计者的合理布局,从而获得各方相对满意的组合体。
这种组合体是当前的发展趋势。
三、可持续发展的医院建筑设计
可持续发展包含:
1. 建筑材料环保和复用,即:节能、不破坏环境、可回收复用;
2. 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和资金,即:使社会财富的使用处于高效、务实;
3. 建筑空间可更改性,即:适应医院发展,不断完善功能;
4. 认真改造原有建筑,即:大城市医院建设不可一位的拆旧盖新。
这容易造成建筑物的浪费,使医院增大运营成本,同时给患者造成极为不利的就诊环境,甚至造成病源流失。
四、方向探索
医院发展建设出上述内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发展方向:
一、大城市医院建设一定要为城市公共交通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充分重视与其紧密联系。
二、要重视医院办“社会”的概念,如远道而来陪同人员家属住宿问题,商业功能的引入、研究机构的联营等,这不但有力效益的增长同时对病员和职工的稳定也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三、医院的管理者要注意新设区的开发,甚至将部分可行的科室开设到大型体育中心或商业中心这种未来城市分中心的内部,不但方便患者,也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收入来源。
五、国外优秀案例鉴赏
建筑设计: JKMM Architects
面积: 116,000m²
项目年份: 2020
老化的医院设施和陈旧的医疗模式,长期阻碍着芬兰医疗部门的发展。
位于芬兰中部的韦斯屈莱医院(Jyväskylä Hospital)便是一栋陈旧老化的医院。
2012年,JKMM接到委托,负责设计一栋现代化的医院。
从2016年动工到2020年竣工,历时五年,新星医院(Hospital
Nova)拔地而起,它突破了传统的束缚,成为一座能为病患提供更优质服务的现代化医院。
作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芬兰开设的首家新建医院,该项目从芬兰的自然环境汲取设计灵感,在感性设计和实用需求之间取得了平衡。
建筑师: Vakwerk Architecten
面积: 23500 m²
项目年份: 2021
Isala Meppel 打破了人们对医院的刻板印象。
Vakwerk 建筑事务所并未遵循常规医院的设计方法,而是统筹全局,目标是创造能积极促进患者健康的建成环境。
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光和周边景观,最终效果优雅而不失亲和力,比起医院,反倒更像是一个疗养中心。
精心选择的材质和表面肌理则创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让使用者感觉宾至如归。
这所医院位于荷兰东北部小城 Meppel 以东,靠近 Reestdal,那里遍布草地、农田、荒野、森林、庄园和巨大的农场。
设计任务包括一个23500 平方米的独立医院,内有一个5000 平方米的综合康复中心,它们都将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
面积: 13,735 m²
项目年份: 2013
Teletón基金会自1998年起,为残疾儿童做了大量工作,出于同样的目的,设计了Teletón 儿童肿瘤医院(HITO)来支持癌症儿童,墨西哥致死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并选择了位于全国中部,发展迅速的克雷塔罗市作为全国总部。
建筑理念基于具有不同动作细胞的链条,由象征细胞生长和细胞再生原理的细胞构成。
每个上述细胞都代表着一个建筑,一共9座,在它
们中开发全部项目,整体形成一条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