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罪并罚裁判要旨权威观点

数罪并罚裁判要旨权威观点

【数罪并罚】裁判要旨权威观点数罪并罚裁判要旨权威观点注:其中包含牵连犯、想象(法条)竟合犯等问题1.杨某玩忽职守、徇私枉法、受贿案(最高检指导性案例8号)【裁判要旨】一是渎职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

如果负有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没有认真履行其监管职责,从而未能有效防止危害结果发生,那么,这些对危害结果具有“原因力”的渎职行为,应认定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二是渎职犯罪同时受贿的处罚原则。

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渎职犯罪并收受贿赂,同时构成受贿罪的,除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有特别规定的外,以渎职犯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2.李泽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案(最高检指导性案例9号)【裁判要旨】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选择性罪名。

编造恐怖信息以后向特定对象散布,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编造恐怖信息以后向不特定对象散布,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对于实施数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行为的,不实行数罪并罚,但应当将其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3.胡林贵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行贿;骆梅等人销售伪劣产品;朱伟全等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黎达文等人受贿,食品监管渎职案(最高检指导性案例15号)【裁判要旨】施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为逃避查处向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应当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行贿罪实行数罪并罚。

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向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分子通风报信,帮助逃避处罚的,应当认定为食品监管渎职罪;在渎职过程中受贿的,应当以食品监管渎职罪和受贿罪实行数罪并罚。

4.赛跃、韩成武受贿、食品监管渎职案(最高检指导性案例16号)【裁判要旨】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认定为食品监管渎职罪。

在渎职过程中受贿的,应当以食品监管渎职罪和受贿罪实行数罪并罚。

5.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诉应志敏、陆毅走私废物、走私普通货物案(最高法公报案例2014.05)【裁判摘要】在走私犯罪案件中,应当根据案情综合判断行为人对夹藏物品是否具有走私的故意。

行为人不具有走私的概括故意,对于走私物品中还夹藏有其他不同种类走私物品确实不明知的,不能适用相关规范性文件中“根据实际的走私对象定罪处罚”的规定进行数罪并罚,而应当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以行为人主观认知的走私对象性质加以定罪处罚。

对于客观上走私了夹藏的其他物品的,可作为行为人所构成特定走私犯罪的量刑情节予以评价,以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6.犯罪记录封存后的缓刑撤销(人民司法2017.08.029【裁判要旨】被告人因未成年期间犯罪而被宣告缓刑,犯罪记录已经封存,但确因办案需要的,人民法院应当查明相应记录。

若被告人系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数罪并罚。

【案号】一审:(2016)渝0105刑初73号7.大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诈骗应数罪并罚(人民司法2017.14)【裁判要旨】被告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拨打相应手机号码骗取被害人财物的行为,虽然存在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的关系,但不具有密切关联性,不成立牵连犯,又缺乏法律明文规定按一罪论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案号】一审:(2016)闽0524刑初98号二审:(2016)闽05刑终437号8.非法经营彩票并占有部分投注款的定罪量刑(人民司法2017.17)【裁判要旨】行为人未经许可非法经营彩票业务并占有部分投注款,若非法占有投注款数额较大,宜将全案以非法经营罪和侵占罪数罪并罚;若非法占有投注款数额巨大,此时必须精细考虑非法经营罪量刑档次。

当非法经营未达情节特别严重时,宜将全案认定为诈骗罪,鼗非法经营事实作为诈骗罪酌定从重情节;当非法经营情节特别严重时宜将非法经营罪与侵占罪数罪并罚;若非法占有投注款数额特别巨大,宜将全案认定为诈骗罪,将非法经营的事实作为诈骗罪的量刑情节酌定从重处罚。

9.实施伤害后又拿走财物应数罪并罚(人民司法2016.02.027)【裁判要旨】对行为人实施伤害行为后,又利用被害人因受到伤害而不敢反抗的处境拿走被害人的财物,应视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可能分别构成抢劫罪、故意毁坏财物罪,并与此前实施的故意伤害罪并罚。

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应结合行为人的供述及客观行为综合认定。

【案号】一审:(2014)历城刑初字第414号二审:(2015)济刑一终字第51号10.前罪再审后执行期间又新犯罪的法律适用(人民司法2016.08.035)【裁判要旨】前罪原审判决虽已执行完毕,但因被告人原因导致适用法律错误、量刑不当的,人民法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予以加重处罚且尚未执行完毕的,不应认定为前罪所判刑罚已执行完毕。

在此期间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后罪, 不构成累犯,应当遵照“先减后并”的原则予以数罪并罚。

【案号】前罪一审:(2007)澄刑初字第0849号前罪再审:(2014)澄刑再初字第0005号本罪一审:(2014)澄刑初字第1259 号11.行贿并串通投标应数罪并罚(人民司法2016.26.066)【裁判要旨】行为人对主管招标事项的人行贿,又串通其他单位串通投标报价、围标,两行为虽有一定的牵连关系,但行贿不是串通投标罪犯罪构成中的必要手段,能得到受贿人的关照而得以串通投标也不是行贿后的必然结果。

行贿行为和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侵犯了两个犯罪客体,单独适用行贿罪或串通投标罪均不能对行为人的行为进行充分评价,故不能作为牵连犯适用从一重罪处罚,而应当数罪并罚。

【案号】一审:(2013)楼刑二初字第177号二审:(2015)岳中刑二终字第14号人员12.撤销拘役缓刑与有期徒刑并罚的刑期折抵(人民司法2016.32.047)【裁判要旨】关于拘役与有期徒刑如何数罪并罚的争议随着刑法修正案(九)的正式出台尘埃落定,但司法实践中,在追究被判处拘役刑的犯罪过程中所产生的羁押期能否在数罪并罚后执行有期徒刑时予以刑期折抵却并无统一说法。

刑期折抵关乎行为人人身权利的保障,亦是刑事诉讼活动有序开展的坚实后盾,应当既从其自身所应体现的价值出发,也要充分考虑与刑法的基本原则相适应,兼顾自由与秩序,最终实现刑罚目的与功能。

【案号】一审:(2015)浦少刑初字第140号13.缓刑考验期内再次盗窃应减半适用数额较大标准(人民司法2015.12.067)【裁判要旨】被告人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在缓刑考验期内再次实施盗窃,金额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50%以上的,构成盗窃罪。

因其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应撤销缓刑,数罪并罚。

被告人隐瞒影响其定罪量刑的犯罪前科,不应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案号】一审:(2014)吴江刑二初字第00662号14.存有执行内容是适用数罪并罚的前提(人民司法2015.14.023)【裁判要旨】对于在前罪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侦查机关单方知晓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但侦查机关直到犯罪分子的前罪刑罚执行完毕后才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没有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前采取羁押、逮捕等可以引起前罪刑罚执行中断的措施,因前罪刑罚已经执行完毕,无执行内容,不应将前后两罪数罪并罚。

【案号】一审:(2014)思刑初字第877号二审:(2014)厦刑终字第406号15.死缓期间又犯应判处死刑之罪的数罪并罚(人民司法2014.04.023 )【裁判要旨】被告人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一审法院对新旧两罪不应当数罪并罚,而应当仅对新罪判处死刑,同时将死缓变更死刑,并层报上级法院复核、核准。

【案号】一审:(2011)渝一中法刑初字第138号复核审:(2011) 渝高法刑复字第95号重审一审:(2012)渝一中法刑初字第00061号重审复核审:(2012)渝高法刑复字第00076号复核审:(2013)刑监复87846941号16.串通投标罪之主体认定(人民司法2014.10.053)【裁判要旨】串通投标罪的主体不应局限于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而应在刑法自身体系内作实质性解释。

串通投标罪的主体应理解为参与投标程序、实施串通投标行为的自然人和单位, 即将招标人和投标人解释为主管、负责、参与招标投标事项的人。

因滥用职权行为是串通投标行为的应有之义和必要保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投标人串通投标而滥用职权符合犯罪构成的,应以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受贿而滥用职权串通投标,前后行为虽然有一定联系,但更具有独立性,其构成犯罪的,应当以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或串通投标罪实行数罪并罚。

【案号】一审:(2012)河刑初字第188号二审:(2013)淮中刑二终字第26号17.行为人醉酒驾驶拒不配合检查行为的罪数判断(人民司法2013.18.069)【裁判要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二款的立法初衷是将危险驾驶罪与相似罪名相区分,是想象竞合犯理论在刑法分则中的注意性规定,对该条款的理解与适用应结合想象竞合犯的基本理论。

行为人醉酒驾驶与下车后拒不配合检查系两个行为,满足数罪的构成要件,且先后侵犯了不同法益,应数罪并罚,不适用该条款的从一重罪处罚原则。

【案号】一审:(2013)北刑初字第0094号18.死缓考验期间故意犯罪案件的审查与处理(人民司法2013.24.008)【裁判要旨】对于死缓变更执行死刑的案件,人民法院需要通过审判程序对被告人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查证属实。

在认定构成故意犯罪的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高级人民法院应当启动死刑复核程序,将案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对于最高人民法院不予核准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适用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案号】一审:(2010)一中刑初字第94号二审:(2011)津高刑一终字第58号复核:(2012)刑监复60341563号重审:(2011) 津高刑一终字第58-1号19.非法集资类犯罪的司法认定(人民司法2013.02.011)【裁判要旨】行为人以向亲友集资为名,实质上希望或者放任亲友向社会介绍,通过亲友间接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不影响其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认定;以口头方式发布、传播集资信息, 以达到通过口口相传向社会公众非法集资的目的,符合向社会公开宣传的本质特征;行为人在非法集资过程中产生非法占有目的,应当只对非法占有目的支配下的非法集资犯罪行为以集资诈骗罪定性处罚。

对于之前实施的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其他犯罪的,应按相关犯罪处理,并实行数罪并罚。

【案号】一审:(2010)浙温刑初字第275号二审:(2011)浙刑二终字第80号20.非法控制他人计算机进行拒绝服务攻击行为之定性(人民司法2013.04.068)【裁判要旨】1.出于攻击网站服务器之目的,有预谋地实施传播恶意软件、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及攻击网站服务器等行为的,不需要数罪并罚,而是依照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的原理,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第一款,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定罪处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