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会计处理分析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会计处理分析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会计处理分析“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会计处理分析一、其他资本公积成因分析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前者在“资本(股本)溢价”明细科目核算,后者在“其他资本公积”明细科目核算。

资本公积的核算规定散见于相关的各项具体准则,其中,尤以其他资本公积的核算最为繁杂。

其他资本公积不是由所有者投入引起的,其形成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有关。

其他资本公积可进一步分为两大类:一是资本公积中具有损益性质的、未实现的持有收益,即累计利得或损失最终结转损益的资本公积项目,这些项目暂时、过渡性地计入其他资本公积,最终将转入利润表中相关损益项目,不再属于所有者权益。

一类是具有资本性质的,即累计利得或损失结转权益的资本公积项目,转为“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最终在所有者权益内核算。

这样,资本公积已不具备纯粹的“准资本”性质,内容繁杂,项目来源多为企业持有的资产、负债或权益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

因此,其他资本公积核算的内容易受市场等因素的变化的影响,不确定性较大。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涉及的资本公积(一)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重分类日: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金融工具重分类)”科目(或在借方)。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资产负债表日,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或做相反分录。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

发生减值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差额)”科目。

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减值转回时,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

出售时,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或做相反分录。

三、长期股权投资价值变动及其处置涉及的资本公积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或做相反分录。

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或做相反分录。

四、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涉及的资本公积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时,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类科目、“累计摊销/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开发产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投资性房地产)”科目。

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投资性房地产)”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五、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产生的利得或损失涉及的资本公积资产负债表日,借记“套期工具”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套期工具价值变动)”科目,或做相反分录。

满足条件时,转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计入当期损益。

六、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资产负债表日,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

在处置境外经营时,应将相关的折算差额转入至当期损益。

或做相反分录。

七、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涉及的资本公积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股份支付)”科目。

行权日,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股份支付)”科目,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八、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转换涉及的资本公积发行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付债券”、“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股份转换权)”科目。

实际转换时,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股份转换权)”科目,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九、递延所得税涉及的资本公积资产负债表日,与权益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

与直接计入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做相反分录;与直接计入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做相反分录。

十、其他资本公积用途分析企业的资本公积可以转增资本。

但对于其他资本公积能否转增资本,企业会计准则(2006)并未给出明确的规定。

由于其他资本公积所属项目的累计金额最终要结转到损益或权益项目,因此其他资本公积账户,应该不能随意冲减,即其他资本公积项目不能转增资本。

为避免某些企业为达到转增资本的目的而虚增资本公积,会计准则有必要对此做出明确的限制。

十一、其他资本公积与相关概念分析实务中,应避免混淆“其他资本公积”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等相关概念。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就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主要体现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项目的明细增减变动中,但是,导致其他资本公积增减变动的项目并非都属于其他综合收益,如利润表中的6、7项目就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也就是说,只有其他资本公积本文由收集整理中具有损益性质的、未实现的持有收益,即累计利得或损失最终结转损益的资本公积项目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权益性的资本公积项目则不能作为其他综合收益对待。

此外,由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核算的内容杂、范围广,实务处理中可考虑在“其他资本公积”项下增设三级明细科目;同时,如同“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在报表附注中的披露,“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项目也应在报表附注中进行详细披露,反映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动,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