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建筑节能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浅谈建筑节能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浅谈建筑节能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摘要:建设能源节约是我国政府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国内外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分析而作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也是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一种科学的规划。

建筑的运行能耗占整个社会总能耗的1/3,是最具节能潜力的行业,应该把其列为节能工作的重点。

当前,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还处于一些“形势不明朗,任务不明确”的状况,这对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为此,要加强对节约能源的认识,做好节能减排的工作。

关键词: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前景分析有些国家在发展的时候,不加节制地使用能源,在70和80年代,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和能源危机的冲击,导致了能源节约的热潮;后来,他们发现,地球上的空气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清楚地意识到,工业在使人感到舒适和快乐的同时,也在使人感到痛苦。

这种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由工业污染引起的,还有能源密集型的建筑,也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建筑能耗庞大,对社会的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筑节能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建筑节能的理念节能建筑是指从建筑的建设和施工,一直到整个使用寿命的最后期限,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达到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节能的理念由来已久,例如,在原有的建筑中,采用了朝向的设计,尽可能让冬季的太阳光照射到室内,夏季的时候,自然的风能也会进入室内。

节能建筑不仅仅是节省能耗,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一种方式。

节能建筑从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和日常建筑使用三个方面来节省能源和提高建筑的效率,目前,常用的节能材料有玻璃微珠保温砂浆、英特无机活性保温材料、岩棉板等,品种繁多,为不同用途而开发了多种新材料。

现代建筑的节能技术有:第一水源热泵:利用地表水源的恒温,在夏季向水源中输送热量,以达到降温,以水源为能源的目的。

第二地源热泵:利用地面和建筑物间的热量释放,达到恒定的温度。

二、建筑节能意义我们所说的建筑节能,一般是指建材的制造。

在住宅建筑物和构筑物建造和使用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以达到同样的要求或达到同样的目标。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正在建设的国家,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美国每年新增的住房面积约为17-18亿平方米,这已经超出了发达国家的能力,然而,我们也担忧,在接近400亿平方米的基础上,只有1%的节能建筑,而与之相当的发达国家,其单位面积的耗能,则是其2~3倍。

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由于我国的保温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其耗能占到总能源的三分之二,因此,这些“节能建筑”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超过一亿平方米。

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是全球最高的2~3倍,其能耗比发达国家高10%~25%,而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一立方米的混凝土消耗约80公斤。

目前,我国使用的卫生设施消耗的水已达30%以上,而废水的回收利用率只有25%。

而且,由于人均耕地仅占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因此,每年要破坏12,000多公顷土地,才能产出实心粘土砖。

所以,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建筑节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一)建筑节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发展,还要靠其来驱动。

从能源资源状况来看,中国拥有丰富的煤炭和水能资源,但就人均可利用程度而言,煤炭的可开采储量和可开采水量都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而油气则更是如此。

如果我们一直这样浪费资源,只会让我们的后代蒙受损失,所以必须从现在起节省能源,以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地使用这个国家的储备。

当前,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在全国的30%-40%左右,首要目标是节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存问题,建筑节能已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建筑节能是减轻大气污染的需要近年来,全球对矿物燃料燃烧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关注,各国政府都在制定能源节约政策,以降低燃油排放为目标。

这是因为,人们意识到排放的微粒、碳和氮氧化物对人类的身体有害,还会引起环境的酸化。

比如,环境干旱的频率越来越高,海水越来越高,有些岛屿被淹没,飓风越来越猛烈,越来越多的生物被消灭,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尤其是我国目前约有3/4的能源消耗,煤烟污染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供暖、空调建筑、生活、生产等能源消耗不断增多,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由于大量的建筑正在兴建,这一状况将会更加糟糕,而前景也的确令人忧虑。

(三)建筑节能是改善建筑热环境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品质日益提高,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也较高。

在发达国家,合理的室内气温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而在冬天和夏天,人们对能源的利用效率也越来越高,这一需求在国内也日益受到重视,这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冬寒夏热有着密切的联系。

与世界上同一纬度的其他地区比较,我国一月的气温在14~18℃,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在10~14℃,长江南部8~10℃,东部沿海地区5℃;而在七月份的平均气温方面,我国大多数地方的气温比同纬度的1.3~2.5要高。

另外,由于高温,东部地区的温度总体较高,而在冬季,东南部地区的空气湿度依然较大,这就说明了我们国家的冬天很冷,夏天很热,人们的日子越好过,就越受不了冬天的折磨。

冬季要取暖,夏季要有空调,这些都是要靠能源来支撑的,而高质量的能源需求也在快速增加;而且,能源供给,尤其是高质量的能源,已经非常紧缺了。

从宏观上讲,要想提高热环境,既要做到节能,又要加快发展,不然就是没有粮食,只会使国家更加困难。

(四)建筑节能是发展建筑业的需要在过去的几年里,各国的建筑业发展都证明了不同的建筑技术与建筑节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大量的新能源建筑和对已有的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进而产生了数百万种建筑节能产品。

同时也推动了各个设计、建造、房地产等行业的调整,让原本处于相对停滞状态的中山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这一点,国内一些做了很好的建筑节能工作的城市也证明了建筑节能并不是一个累赘,而是一个新的推动力。

谁能更快地意识到这一点,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四、建筑节能技术现状分析(一)现状对建筑节能意识薄弱,对建筑节能的认识不够,所以在购买住宅时,人们往往只关注房子的外观和内部构造,而忽略了住宅的舒适性和节能问题。

所以,从顾客的心理出发,注重建筑的外观和室内的构造,将原本应该用来减少建筑能源消耗的投资,结果造成了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资源浪费。

当前的建筑节能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政策还不完善,现有的建筑节能标准并不健全,有的地方没有落实,有的地方没有严格执行。

我国现行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对节能标准的强制性不够,仅有一般的要求,并没有明确的工作指引,使得建筑节能成为一种空谈。

由于政府对建筑节能标准的管理存在着职责模糊、奖惩不清、机制不灵活、执行标准缺乏震慑作用等问题,造成了高耗能建筑的比重居高不下。

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发展不完善,建筑节能技术要想顺利地进行,必须要有完善的技术体系,要有质量、价格合理、数量充足的节能产品。

但目前国内的建筑节能技术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较弱,对建筑围护结构、设备关键节能技术、建筑热环境控制技术等领域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由于建筑节能产品的价格高、种类不全、市场环境差等问题,我国目前所使用的节能产品技术水平不高、节能效果不理想,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节能产品数量较多,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往往与设计不符,导致了节能产品不能节约能源,因此,高技术节能产品的推广使用并不普遍。

与此同时,在国内尚无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与新产品的情况下,当前的节能现状对建筑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节能建筑中存在的不足没有认识到建筑的能源节约重要性。

在城市的规划和乡村建设中,建筑节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来保证这种节能措施的执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困难;由于广大的建筑用户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巨大的效益尚未充分认识,因而在实施过程中并未表现出良好的节俭。

一个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能否取得较好的效果,部分地区依赖于当地的领导,而许多地方政府对于建筑节能的认识还不够清晰,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

对有关节能技术的扶持力度不足。

建筑节能工作的内涵是多种多样、复杂的,要想取得效果,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和高品质的建筑材料,而这就要求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问题是技术水平低,目前,过渡区的建筑节能标准即将出台,南方的节能工作也已经开始,相关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需要高品质、高技术的产品,但在这一领域,政府的扶持力度仍然不够。

我国和地方政府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政策力度不够。

在我国,建筑节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大力宣传鼓励。

就拿项目来说,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然而,由于有关部门在经济上的扶持力度不够,没有强有力的经济、技术、或产品支撑,建筑节能就会非常的缓慢。

现行的供暖费用体系不合理。

目前的供暖费用并不是按热量来定,而是按建筑面积来算,系统采用竖向单管,这样不但不能调整供暖量,而且外部网络也不能满足系统的动态调整,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这就导致了供暖公司缺少自主管理的动力,导致了用户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在北方,很多建筑都已经建起了节能建筑,隔热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由于没有计算出供暖的热量,也没有办法调节室内的温度,只能在供暖的时候打开窗户散热,这就导致了节能建筑的能耗下降。

资源利用率不高。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建筑物仍以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为主,而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应用则相对滞后。

中国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使用量不足,因为受气候影响,并网技术尚未彻底解决,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生物质能最大的瓶颈就是资源不足,大规模开发是不现实的。

目前,我国建筑节能评估体系尚不健全,对建筑节能的影响较大,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建筑节能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专业,包括设计标准,建材、水、暖、电等、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等,涉及到的政府部门也包括建设、经济、信息化等。

所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需要不断完善,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中,各级政府要加强协调、监管,确保节能工作的落实。

五、加强建筑节能的投入和推广(一)优化建筑整体结构,减少能源浪费通过对建筑物的总体结构进行优化,使其符合客观环境,并对其进行有效的优化,以降低能耗,通过建筑结构来增加建筑自身的能量积累,实现节能。

从选址、布局、设计、实施等各个环节,都应遵循最优设计的原则,即建筑物自身的构造,不仅影响着建筑的能耗,而且还影响着建筑的质量。

要使建筑的总体结构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不仅要将以前的设计经验相结合,而且要敢于开拓思路,以创新的思路去探索节能设计,以降低能耗,推动建筑工业向节能型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