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管理回归自然方谷高级中学在悄无声息中稳步发展-----方谷高级中学迎省第三轮教育督导评估汇报材料一、基本情况介绍南县方谷高级中学坐落在南县麻河口镇,是2007年8月由原南县麻河口镇方谷学校分立而成的一所普通高中,前身为南县三中。
学校占地41970平方米(62.8亩),总建筑面积 22644平方米,另有学农基地一个,面积122.8亩。
现有教学班级11个,学生468人,在职在岗教职员工75 人,其中专任教师49 人,中高职称教师28人,中级职称教师31人。
原南县方谷学校是一所新型的公办民助学校。
1993年,台胞黄任中秉承其父母黄少谷先生和侯淑方女士之教诲,情系故里,造福桑梓,先后五次捐资3000多万元,扩建校舍,增添设备。
根据黄任中先生的意愿,1996年10月经益阳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南县三中、麻河口镇中学、麻河口镇中心小学和镇中心幼稚园合并,组建“方谷学校”,其意既含任中先生父母英名之萃,也藏学校办学之精华。
南县方谷学校开“三部一园”办学之先,创“一体化管理”之盛。
学校根据本身公办民助的性质,继承传统办学的精华,借鉴外地先进办学经验,曾一度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铸就了特有的“南县方谷”品牌。
方谷校园内绿树环绕,鸟语嘤嘤,有亭台水榭,喷泉假山,是“花园式”单位,学生理想的学习和生活场所。
学校积极面对南县高中教育布局调整的现实,调整思路,厉行改革,全体教职员工励精图治,群策群力,定下了创“环境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办学目标,积极推行“以人为本,以质为魂,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艰难中努力前行。
近年来学校争取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着力改善办学条件,精细深化内部管理,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狠抓教学质量提高。
全校教职员工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振奋精神,昂扬进取,为再创方谷辉煌而努力奋斗。
二、办学成绩和特色2012年4月以来,调整后的学校领导班子紧紧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重整旗鼓,奋发图强,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消除各种疑虑,克服各种不良影响,努力开创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局面,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学校实现了深刻而又富有成效的变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谱写了方谷高级中学崭新的一页。
(一)以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凝聚人心熟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加了油,群众有奔头。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新的学校领导班子组建后明确:校长负总责,学校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协调工作,各班子成员既抓好本职工作,又每周每天值班管理到人,做好详细记录。
班子成员既包年级管理,又包繁琐的寝室管理,并且每天有一位行政人员睡寝室。
领导以身作则,老师工作积极性逐步调动起来,做到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制度是国家的良知,规则是群体的智商。
好的制度,能够激发人心中的善。
好的制度和规则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是简单可行,第二是符合人之常情,第三则是能够有效疏理人际关系。
人的天性是相同的,入尧舜之国则为尧舜,入桀纣之国则为桀纣,能够于逆流之中保持自身高洁情操的,是稀有物种。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对道德狂们保持警觉,一旦有人高举道德大旗,多半是在掩饰规则上的缺陷,以便于让他们自己于这种缺陷之中,或是捞更多或是干脆排斥民众利益。
学校教师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教师授课迟到或早退罚款50元,旷课一节扣100元,参加一次例会补助15元,缺一次例会扣80元,职代会一致通过这一规定,学校坚决兑现。
通过制度和规则管理,方谷高级中学教师不遵守工作纪律的现象基本杜绝。
学校重视制度的同时,丝毫不忽视人文关怀。
2012年5月14日,学校教师黄凯波在骑摩托车上班的途中,被突然刮倒的杨树击中头部,倒在血泊中。
学校知道情况后,及时组织人员送县人民医院,人民医院诊断后要求马上送条件好的市、省医院进行急救,学校马上组织人员护送到益阳市中心医院就诊。
由于抢救及时,黄凯波老师从死神身边拉回来了,住院期间,学校组织师生捐款28940元,争取政府、民政支助,又争取到工伤保险。
黄凯波老师病愈回校后安排到油印室工作,现已回到了教学岗位,其父母、妻子及本人都对学校表示深深谢意。
(二)以卫生工作为突破口,增强搞好工作信心2012年4月23日下午,新组建的领导班子举行了第一个班子成员会,班子成员个个忧心重重,深感学校问题成堆,不知从何处下手?经过反复讨论形成共识:突破一点,不及其余,搞好一个,波及其余。
学校拿一个星期,一旬、半个月解决一个问题,学校就会有变化,找准了工作的突破口,学校工作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学校确定第一项要做的工作就是环境卫生,4月23日晚上召开了教师会议,重点布置这一工作,4月24日下午全校集中劳动,所有班子成员、班主任亲临劳动一线以身示范,加强督促,校园面貌大为改观,校长在宣传栏上书写了《劳动光荣》:轻轻宣传搞劳动,人人参与好起劲,修枝剪叶道宽广,明窗净几室敞亮。
全校师生感同身受,一炮打响,天天坚持,环境卫生彻底变了,师生人人看到了希望,人心在凝聚。
通过近几年的校园建设,美化绿化净化方谷的校园环境,真正实现绿树环绕,鸟语嘤嘤,洁静美丽。
(三)以“两操”为亮点,展示青春活力环境变好了,学校的“面子菜”也就改观了,学校接着就是狠抓“两操”训练,学校领导同每位体育教师交流早操、课间操的重要性,两操做好了,学生的精神面貌就能得到很好展示。
于是,朱建新、杨威、陈利波老师每天“两操”明确训示,严格要求,全体班主任亲临操场加强督促,学生的“两操”在默默的变化:队伍整齐了,做操规范了,精神饱满了。
特别是每年9月下旬学校举办“方谷高级中学新广播操比赛”极大地推动了“两操”的规范,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方谷高中的“两操”横平竖直,斜看成线,进出有序,动作整齐、规范,刚劲有力,已经成为方谷高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两操”的规范带动了学校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每年的县运会,学校稳获第三名。
2014年的县局大型广场舞比赛,学校获集体二等奖,2015年的全县高中女子排球赛,学校获第二名的佳绩。
(四)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窗口,宣传办学宗旨2012年下学期,学校把一段破烂不堪的围墙开辟出来办成了文化墙,展示的是“今天我以方谷为荣,明天方谷以我为荣”,2014年展示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要求教师:“诚恳做人,严谨治学”,学生:“锐意进取,好学上进”。
2013年大道旁的标语牌展示的是方谷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湖山辉锦绣,风教启人文”,“孝顺、勤俭、好学、谨慎、谦和”,“往事难忘游子梦,归心遥系故园秋”,“志业豪情影硕望,胸怀豁度益延年”。
同时学校赋予了“方谷”新的含义:“方者,正也;谷者,饱满也。
方谷培育的学子就是要成为诚信之人,饱学之士。
”2016年元旦前夕教学楼门口张扬的是“迎着朝阳,想一想,我该怎样努力?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进步没有?”,要求的是:“早到校,读好书,勤思考,善发挥,求实效。
”警示的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劳一份才”,“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男寝室门口张显的是“寝室是我家,洁静靠大家”,“文明、习惯、有礼请进我室,野蛮、陋习、强横扫地出门”。
女寝室门口要求的是“宁静淑德,贤惠有才”。
食堂门口标明的是“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浪费饭菜可耻,适量消费光荣”。
整个学校召示的是“让梦想之光照亮方谷校园”。
学校校园文化宣传因地制宜,彰显师生生活的点点滴滴,恰到好处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正面的教育诱导人。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切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五)以校园建设、办学条件的改善为契机,提升人文精神2012年5月、6月学校先后请来主管教育的副县长郭世奇、财政局长彭应明,副局长叶大军,教育局局长汤绍元、副局长剪万能、饶怀义、胡桂云、汪复礼,下学期请来工会主席庞长林,请各位领导到学校实地查看,着力加强校园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利用暑假投入30万新建了水泥道路,投入30万元修缮了一栋教学楼,投入20万元维修了食堂,投入16万元完善了道路、教学楼、寝室的配套设施,争取4万元,修通了方谷高中学农基地150米水泥道路。
2013年上学期,争取南县博文公司支持,投入16万元全面改造食堂前面荒草坪,打了四条水泥路,新建了两个花坛。
2013年6月,争取财政支持,投入18.92万元,新建了一个高标准的电脑室,2013年7、8月,争取县财政的支持,投入50.49万元,全面维修了第二栋教学楼,并且配套新打了水泥地面和操场旁一条水泥道路。
2013年下学期,争取县财政的支持,投入8万元改造花坛建设,绿化美化校园环境。
2014年元月,争取县财政支持,投入23.5万元全面维修女生寝室,硬化寝室前场地,新建女生寝室门。
2015年暑假,争取县农业水利项目支持,投入11.5万元全面改造学校旧水管。
近三年,每年争取专项资金7万元添置了空调,办公桌凳,学生课桌椅,整个办公条件大为改观。
加之办公楼的油漆,乒乓球桌的修整,道路和下水道的改造,化粪池的修整,下水道的畅通,旗台的大理石装饰,崭新旗杆上的五星红旗的高高飘扬,整个学校老校获新生,旧貌换新颜。
师生们在校园内生活,无论是走在校园大道上,还是在校园的某个角落小憩,都有一种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的感觉。
(六)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师生自信心学校近几年来,除每个班级开展的主题班会活动外先后举办了“爱我校园,保护环境”签名活动,献爱心活动,诗歌朗诵活动,歌咏比赛活动,元旦联欢活动,广播操比赛活动,县运会,艺术节,教职工男子篮球比赛,师生篮球友谊赛活动,争夺流动红旗活动,文明寝室评比活动等一系列活动。
县运会和教职工篮球赛都取得了每年第三名的好成绩,高中女子排球赛获得了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
通过这些活动,让师生们从活动中体验,体验中感悟,感悟中明礼崇德,增强了师生搞好工作和学习的自信心。
(七)以课改和课堂调控为主阵地,完善教学管理,完成教学任务,彰显学校生机活力学校在县局的统一领导下,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疑悟”六元课堂教学模式,规范教师的教学,积极营造高效课堂。
从2012年下学期开始,学校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新课改知识,积极参加县局组织的课堂验评。
2010年参加县局验评,我校教师合格率不足30%,2012年下学期参加县评,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县局的表扬。
通过课改的推进,促推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随着南县教育格局的变化和招生政策的改变,我校能够招到的成绩最好的学生在全县也是排在1500名以后,这样的成绩放在县城的学校是不可能考上本科的。
面对这种情况,我校教师没有气馁,在学校的正确决策下,走特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艺体专业生,凭借艺体老师的精心培训,文化老师们扎实教育教学的不懈努力,再加上全校良好的育人环境,我校这几年的高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