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要点探讨【摘要】从目前建筑工程的实际开展来看,要想取得建筑工程施工的积极效果,就要对施工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此,我们应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点有正确的理解,应深入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点,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取得积极效果。
本文主要就建筑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程序、监督管理控制和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管理控制的要点分别做详细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要点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我国的建筑行业高速发展,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的发展了。
要想实现现代化建筑工程快速、高质、低成本的顺利建设,就要是运用管理的职能和科学的方法,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还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指标与决定,加大正常的检查力度,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
本文分别分析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安全、程序、监督控制和建筑施工创新管理控制的要点。
一、现代施工管理1施工管理简介施工管理科学首先涉及的是常规安全管理,有时也称为传统安全管理。
现代安全管理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必由之路。
一个具有现代技术的生产企业必然需要相适应的现代施工管理科学化。
现代施工管理的意义和特点在于:要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传统的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传统的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传统的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过去企业只顾生产经济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传统的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变传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事业)2 注重技术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对企业经营好坏与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
今天的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支撑和实施。
(2)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
众所周知,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各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我们加强技术管理,从而保证我们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3.技术管理贯穿始终技术管理是企业进行一系列施工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
由此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
这里所指的“技术活动”包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安全技术交底,到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
“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是指各项技术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标准与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装备、技术人才以及技术责任等等。
二、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要点1、详细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情况首先必须要了解并掌握施工前的设计、规划阶段,包括施工图纸、作业流程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并熟悉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和细节部分的施工方法。
通常意义上在设计时,要求建筑企业会同设计部门、监理部门和施工部门等强强联手,共同制定施工阶段的规划方案,在集中各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一份可行的、完整的、科学的施工图纸。
设计阶段可以说是整个工程阶段的重要基础,设计阶段直接关乎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好坏,对工程最后的技术质量控制起着直接而深远的作用。
同时,作业流程和行业技术标准也在此时明确规定并施行;熟悉相关的技术文件及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工程项目中的施工细节要求,如施工顺序、施工布置、施工工艺、技术安全措施以及施工进度等。
建筑企业的监理人员陪同有关领导一道去工程现场考察情况,重点查验工程周边的环境以及各项安全指标是否到位,具体落实到每一细节和每一施工步骤,还需为下一步招标、投标做准备,发现有遗漏的工程质量隐患,要及时在已经绘制完成的施工图纸上加以整改,确保施工方案的有效实施和技术质量的到位。
及时、全面、充分和客观地了解和评估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整个工程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为切实控制施工项目的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
2、抓好施工方案的设计,确保施工安全进行应对施工方案中存在危险源的个别环节逐一排查,看对其的辨识与分析是否全面、准确,切实将施工的安全隐患控制在源头;重点检查方案中对施工过程所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安全性、科学性和可行性3.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和作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
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施工中能按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确保正常施工程序进行。
(2)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三、建筑施工安全、程序、监督管理1.施工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问题是第一应该解决的问题,也是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会关系到该工程在日后使用中的安全问题,因此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否则很可能会造成悲剧。
我们都知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很注重工期问题,但安全问题应该是工程进度的保障,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工期肯定会被推迟,还会造成人员声明财产安全方面的损失。
因此,施工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施工安全管理应该有比较规范的方法,其中较为有效的是安全问责制。
具体是指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不同的环节和区域,不同的部分交给具体的人来负责,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了安全事故,就应该要相应的负责人来承担后果和几时补救。
这样就会增强安全方面负责人的责任心,有利于预防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另外,在施工的必要的部位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施工人员要佩戴一定的装备,如安全帽等。
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要树立警示牌,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等。
2.施工程序管理在具体施工之前要对施工的每个工序进行详细全面的了解,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去了解实际情况,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细节,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工程施工需要的材料的质量和技术要求要由清晰的认识;对工程设计要熟悉,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要了解,对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都要进行确定,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质量问题,这样就能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施工监督管理为维护建筑施工现场的正常秩序,提高文明施工水平,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国务院《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以下方面进行监督管理。
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必须在资质证书许可证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施工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取得安全认证,其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应按规定取得岗位证书,并做到持证上岗。
施工单位必须按有关规定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区(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责任书》。
施工单位必须编制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实行总包和分包的,总包单位负责编制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包单位负责编制分包工程的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应在批准的建筑施工现场范围内按国家制定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组织施工:(一)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立围护设施,临街和居民居住区的施工现场,应当实行封闭作业,并设置警示标志。
施工现场周边应当保持整洁、畅通;工地出入口须进行硬化,设置防尘降尘设施;(二)在施工现场明显部位设置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施工现场平面图;(三)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应当佩戴标明其岗位的工作卡;(四)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图设置临时设施、机具设备、堆放建筑材料,保证出入口道路及场内通畅、整洁。
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应当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
四、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管理1.创新要适应市场知识在转化成生产力之后,才能显示它本身的巨大价值。
就像同样是技术创新的两项发明,一项可以应用于生产,自然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另一项没有使用价值,就会很少被人知道。
这就是创新适应市场需要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创新发明只有能够应用于市场,才能够拥有支持者和价值。
建筑企业和建筑项目都是立足于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在创新中,务必要注意技术创新与市场的关系。
2.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一种人才类型。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等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是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而产生的不同分类。
无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都需要有创造性,都需要成为“创新人才”。
而无论在哪个行业,人才都是行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优秀的人才是行业发展的推动力。
建筑工程行业也是一样的,加强技术人才和专家型人才的培养,在创新中创造出更坚固美观的工程。
所以,要有意识地培养建筑工程领域的创新性人才。
3.重视技术创新科技在生产中的作用已经不言而喻,技术上的创新在产品的生产方法和工艺的提高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方面技术创新提高物质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减少投入;另一方面又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工艺,从而降低成本。
在企业的竞争中,成本和产品的差异化一直都是核心因素,技术的创新可以产品的成本,同样,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也会为企业的产品差异提供帮助,如果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其创新的能量,就一定能在市场中击败对手,占据优势地位。
当然技术创新本身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性,因此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条件,才能充分激发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
4.创造新安全管理方案检查方案中关于危险源的分析,对风险较大、影响较广、专业性较强的施工过程、阶段或部位的活动,进行安全论证;还要注意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建设法规,做到有规可依、违规必究,自觉遵循建筑行业安全生产规范,加强企业方的监督管理力度,对技术管理控制加以正确地引导、组织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