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教案
引入:佛经中记载人有六根,曰:眼、耳、鼻、舌、身、意,据说六根皆除即可成佛。
我们都没有成佛,所以六感对我们普通人还是极为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并认知人的听觉器官所感受到的一种刺激信号---声音。
第一节声音是什么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注意:振动必定产生声音,但是未必都能听到
此处进行钢尺小实验。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4)注意: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说成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因为声源停止发声,但是已经发出来的声音并没有消失,
还在介质中传播
2、声音的传播
(1)声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常见的介质有空气、水、钢铁等。
(3)介质的种类: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
(4)真空不能传声。
(5)声音具有能量。
3、声速
(1)定义;声音传播的快慢,它的大小等于声音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通常情况下V固>V液>V气(也有例外)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3)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和温度
扩展:0摄氏度时声音传播速度为331m/s;温度每升高一
度空气中的声速将增大0.6m/s。
(4)回声
●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就形成
了回声。
●声源发出的声音,只要遇到障碍物就存在回声。
只不过
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较长时间回
到人耳(大于0.1秒)人们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
●回声测距: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等于声音传播路程的二
分之一。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人耳的构造
(2)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空气传声和骨传声。
(3)空气传声途径:声源→空气振动→听小骨→听觉神经
(4)骨传声:头骨、颌骨→听觉神经
第二节乐音的特性
引入:20世纪有这样三个人,他们用无人能及的高亢的嗓音征服了无数歌迷的心,2001年他们来到中国,在紫禁城举办的专场演唱会让数以亿计的中国听众记住了他们。
他们就是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
在认识到了声音的产生原因之后我们要来一起探讨一下声音的特性以及其千变万化中遵循的的规律。
1、音调
(1)定义:声音的高低。
(2)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
扩展:海因里希·鲁道夫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并揭示了光的本质是电磁波这一千古谜团
(3)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所决定的。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4)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20000Hz
(5)超声波和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
扩展:超声波的应用:B超,超声波清洗机。
次声波的应用:用于预测自然灾害,次声武器。
2、响度
(1)定义:声音的强弱叫振幅。
(2)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3)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响度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及传播环境有关
3、音色
(1)定义: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特有品质。
(2)音色的决定因素:音色是由发声体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第三节噪音及其控制
引入:
1、乐音与噪声
(1)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2)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3)通常生活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生活噪声。
如果有干扰的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的声音,一律归
类为噪声。
2、噪声的危害
(1)人们把噪声称做“隐形杀手”,这是因为噪声除了影响人的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外,还会损害人的听力,使
人产生头痛、记忆力衰退等神经衰弱症状;噪声还是诱发
心脏病和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之一。
(2)人们用分贝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人耳所能听到的最弱声音为0dB,90dB以上的声音将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3、噪声的控制
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有:
(1)控制声源(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
(2)阻断噪声传播(主要的方法是隔声、吸声和消声)
(3)在人耳处减弱(戴护耳器,如耳塞、耳罩、头盔)
第四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引入:
1、声的分类
(1)可听声: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20000Hz之间,我们称之为可听声。
(2)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3)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超声波及应用
(1)不同的动物听觉范围不同,有些动物,如蝙蝠、海豚、飞蛾等能听见频率高于20000Hz的超声,而大象、鲸等能听
到频率低于20Hz的次声。
(2)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易于获得较为集中的能量等特点,人们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
等特点制成了声纳装置。
(3)超声波能够成像,如B超;超声波能使清洗液产生剧烈的振动,有去污作用,据此人们制成了超声波清洗器。
超声
波还能使塑料之间摩擦生热,从而黏合在一起,商店里的
超声波焊接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次声波知识
(1)生活中的次声波时刻潜伏在我们身边,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以及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陨石
坠落、地震、台风、海啸等都能产生次声波
(2)次声波的特点是可以传播得远,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人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预报地震、台风、海
啸和监测核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