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与冲突ppt5 人民版
德沃夏克
对于民族风格的音乐, 有其伟大的成就。他不但是 波希米亚民乐派先驱希克路 波的继承者,同时也是民族 音乐的发扬者。他在音乐上 的地位,并不亚于当年的韩 德尔及莫扎特。
德沃夏克不但注意到了 捷克的民族音乐,他还转向 了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似 乎更主义斯拉夫各民族之间
的联系。《自新大陆》
主要特色
库尔贝(法)
1819--1877
法国评论家认为: “没有 库尔贝,就没有马奈;没 有马奈,便没有印象主 义。”《奥尔南午饭后的 休息》和稍后的《石工》, 摒弃沙龙美术的传统,采 用纪念碑式的构图,描绘 平民的日常生活,表现了 人民的苦难,虽受到保守 势力的猛烈攻击,却获得 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
石工
《安娜·卡列尼娜》
果戈里
俄国19世纪前半叶讽刺作家、 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 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 一。1836年讽刺喜剧《钦差 大臣》,果戈理用这面镜子 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 的丑恶原形,从而揭露了农 奴制俄国社会的黑暗、腐朽 和荒唐反动。1842年果戈里 发表长篇小说《死魂灵》。 历来被认为是19世纪俄国批 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
勃朗特姐妹
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对女 性独立性格的叙述、艾米丽·勃朗 特在《呼啸山庄》中对极端爱情 和人格的描写、安妮·勃朗特在 《艾格尼丝格雷》中让人印象深 刻的寂寞情绪,令人回味无穷。 一家三姐妹占据了英语文学名人 史中的三个席位,恐怕连众多男 性作家都自叹弗如。《简·爱》获 得了成功,受到重视,《呼啸山 庄》被誉为“最奇特的小说”, 艾米莉·勃朗特也以她唯一一部小 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 位。
通过材料分析为什么《人间喜剧》被称为 “社会百科全书”?
答案提示:《人间喜剧》由法国社会一个 又一个悲剧组成,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里 面的人物和故事情节都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社 会的现实。
从1835年发表《高老 头》开始,巴尔扎克 进入创作生涯第二阶 段,即有计划的为 《人间喜剧》进行创 作的阶段。《高老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大 作家,著有《战争与和 平》、《安娜·卡列尼 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 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 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 一。列宁评价托尔斯泰的作品 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列夫· 托尔斯泰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 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 相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
《战争与和平》
小说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 —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 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 1812 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 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 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 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 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 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 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 《战争与和平》插图 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著。
*19世纪中也得世界音乐具有浓厚的 民族特色,形成了民族乐派音乐。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以现实主义绘画 和印象主义绘画为主。这两类绘画作品同 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科学、 民主思想的进步有着密切联系。
探究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历史背景
(1)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 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但社会矛盾日益尖 锐,道德观与文化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巴尔扎克
法国现代小说之父
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 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 《人间喜剧》。100多年 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 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 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 他是“超群的小说家”、 “现实主义大师”。
Hale Waihona Puke 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家 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 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和 贫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 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 的整个社会!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2)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适应当 时的社会现实。
(3)资本主义列强扩张,导致东西方文化 在激烈的碰撞中发展。
主要特点:
强调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 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着力 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
1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腐朽本质,描绘了
进 当时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
步 性
2鼓舞了人们斗争的勇气,坚定了信心。
• 以民族题材为主题,其 作品的旋律节奏等都带 有民族特色
探究三现实主义绘画时代背景 (1)19世纪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科学和民主思想的进步 (3)传统绘画基础上吸收新的内容
基本特点: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 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
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 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 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 批判。
头》真实的展示巴黎 社会的方方面面,揭 露金钱侵蚀下的人性 的罪恶。
《欧也妮·葛朗台》的 故事情节:天真美丽的欧 也妮是悭吝精明的百万富 翁的独生女儿,她爱上了 破产的表哥,并不惜激怒 爱财如命的父亲,倾尽全 部私蓄资助他闯天下。至 此,父女关系破裂,母亲 吓得一病不起。在苦苦的 期待中丧失了父亲、损耗 了青春的姑娘,最终等到 的却是发财归来的负 心汉。
特点:思想性、民主性
本课总结
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 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艺术作为现 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生动反映了这一系列 的社会变迁。在这两个世纪里,主要的文 学形式诗歌、小说、戏剧各自取得了巨大 成就。文学家们在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刻的 批判的同时,也用嬉笑怒骂、调侃嘲讽的 形式来警醒世人。
1 、没有人能给你光明,除了你自己。人的一生,总是失意的时候多,得意的时候少,无论失意还是得意,都要淡定。失意的时候要坦然,得意的时候要淡然。如果说挫折是生命的财富,那么创 伤就是前进的动力。谁的人生也不会一帆风顺,以淡然的心态去面对暂时的失败,成功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5 、雄鹰可以飞得晚,但一定要飞得高。 17 、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 7 、每个行业都是这样:很多当年的第一名都已销声匿迹,曾经默默无闻的,却成了领军人。真正的事业拼得都不是快功。成功大多是慢火细熬出来的。你可以不是第一,但一定要最后一个放弃 。
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 作家演说家。其幽默、机智 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 士之一。“马克·吐温”是其 最常使用的笔名,一般认为 这个笔名是源自其早年水手 生涯,意思是“两个标记”。 《顽童流浪记》是《汤姆·索 亚历险记》的续集。 《竞选州长》
1(音乐地域限制逐渐淡化) 19世纪中叶,资 本主义在世界扩张,世界各国的音乐在继承本 国音乐文化传统的同时,受到外来音乐的影响
派画家,主要作品 《向日葵》、《星月 夜》,其作色彩极其 强烈,富有个性,充 满了火一样的热情, 被称为“扑向太阳的 画家”
《星月夜》
后期印象派的特点:主张个性的抒发。作品大多 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
塞尚《盘山路》
“青铜时代”是一个依据真实人 物塑造的男子裸体雕塑,手法写 实,却以“青铜时代”为题来象 征人类的启蒙时代。他左手握拳, 右手扶头,面孔昂起作思索状。 右腿微微起步,整个雕塑充满了 青春活力,意味着人类即将进入 智慧的创造期。这本是一个比古 典主义更“古”的题材,罗丹却 摆脱了溺古不化的学院派刻板方 法,以写实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 真实而有血有肉的形象。
《大卫·科波菲尔》(1850)是半自传体的 小说,它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其他作品。 通过一个孤儿不幸遭遇描绘了一幅广阔社会 画面,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 司法界的黑暗腐败和议会对人民的欺压。作 品塑造了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特别是劳动 者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深切同情。 作者还企图通过大卫·科波菲尔的最后成功鼓 舞人们保持对生活的信心,极力培养读者的 人道主义观点。这部小说以一切圆满作为结 局,表现了作者一贯思想。
库尔贝
油画 1849年 450×541.5厘米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作者: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米勒 《拾穗者》
《拾穗者》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 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 丰富联想的 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 的甘苦,特别是“汗滴禾下 土,粒粒皆辛苦”的 意义是有着切身的深刻体验的。整个作品的手法 极为简洁朴实,晴 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 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 它像米勒 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 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 览 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是米勒艺 术的重要特色。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大 师,他的以农民题材为主的油画、素描、版画至 今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与鼓舞。
2东欧和北欧的民主运动促进了人们民族和民 主意识的觉醒。
柴可夫斯基 旋律大师
前期正值俄国农奴制解 放运动日益高涨的年代, 因而作品种充满了乐观明 朗的情绪,如《罗密欧与 朱丽叶》幻想序曲、《天 鹅湖》等;后期则值俄国 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反动统 治的黑暗,因此作品表现 出内心的忧郁和对幸福生 活的渴望,如《第六(悲 怆)交响曲》、以及睡美 人等。
材料 “19世纪后半期,一些青年画家对统治欧 洲艺术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在科学证明 “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启发下,主张 户外写生,他们从画室里走出来发现了千变万化 的大自然。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他们重视光、色 和大气的表现,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 光的强弱变化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 的表现,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因此色彩特别清 新、明亮。他们努力去观察自然,要达到的目的 是“对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在资本主 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他们尝试以新的艺术 形式即用光和色来描绘外部世界。印象派因法国 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得名。”
狄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