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公司电费抄核收工作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省公司2015 年“两会”和国网营销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电费回收难度不断增大、供电服务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充分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移动应用等手段,加快推进电费抄核收工作规范化、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实现管理效率、服务质量、经营效益明显提升,确保电费回收颗粒归仓、电费工作依法高效运营。
二、工作目标
强化电量电费的抄、核、收、查一体化管控,构建以抄表自动化、核算智能化、收费电子化、回收风险在线控制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电费抄核收模式,逐步推进电费抄核收一体化作业;以营销服务监控大厅为依托,在线实时监控抄表催费、核算、账务等服务质量,消除人工不规范作业导致的差错与纠纷,提升抄核收工作质量。
2015年实现:
1. 抄表自动化应用率:采集覆盖区域自动化抄表应用户数占比99%以上,抄表自动化客户例日抄表数据采集成功率98.5%以上。
2. 核算智能化应用率:采集覆盖区域低压客户核算智能化应用户数占比95%以上,高压客户户数占比80%以上。
3. 电子化和社会化收费占收费笔数的85%以上,其中自营
渠道电子收费笔数占比5%以上。
4. 电价执行监测到户率100%,电价执行合格率100%;电费回收监测到户率100%,电费回收率100%,当年电费回收月均水平回收监测到户率100%,电费回收率100%,当年电费回收月均水平指标达到100%。
三、重点工作
(一)抄表自动化
在抄表环节,实施抄表计划自动生成,抄表数据自动获取,抄表示数自动核查,正常示数自动发送到核算环节,数据缺失或异常示数自动生成现场补抄或现场复核工单,工单自动拆分、流转,当日完成现场补抄、复核工作。
1.规范抄表数据获取方式与数据时点。
对于采集系统覆盖的用户,推行按抄表例日自动抓取采集数据,低压用户为便于核查及合理调配人力,逐步将抄表数据调整到月初1 日零点冻结示数,抄表例日和抄表计划可分散在1-10 日实施;高压用户为购售同期结算考虑,逐步将抄表例日调整至月末25 日及以后,抄表数据使用例日当天零点冻结示数。
对于采集系统未覆盖的用户,低压用户例日时间为每月1-10 日,已实现抄核收分离且集中抄表的县公司,提交申请经省公司审批后,低压用户例日时间可调整为每月1-15 日;高压用户抄表例日逐步调整至月末25 日及以后,抄表数据使用例日当天抄见示数。
2015 年底,抄表自动化
客户例日抄表数据采集成功率98%以上。
2.提高自动自动抄表应用比例。
按照省公司计划,4-7月参与抄表自动化试点选取,年底实现采集覆盖区域自动化抄表应用户数占比99%以上,抄表自动化客户例日抄表数据采集成功率98%以上。
兰考县城、坝头供电所2月底完成电采全覆盖,自动化抄表应用户数占比达到99%,年底兰考全部实现电采覆盖后,自动化抄表应用户数占比达99%。
3.规范抄表质量管理。
每月对抄表示数人工修改的用户进行监控、数据分析,上报营销部,当月手工修改抄表示数占比小于1%;对同一用户连续三个月进行修改,营销服务稽查外勤将现场抽查,一经发现异常情况,将严肃处理。
(二)核算智能化
在核算环节,实施抄表数据自动接收,电费自动计算、智能核算,正常电费自动发行,异常电费自动生成复核工单,工单自动拆分、流转,当日完成电费复核工作。
1.积极配合省公司开展电费智能核算。
4-7 月参与智能核算选取试点工作;年底实现采集覆盖区域低压客户智能核算户数占比95%以上,高压客户户数占比80%以上。
2. 严格管控电量电费退补流程。
因故障换表引起的电费退补流程按照系统工作票正常传递;需核算员启动的退补流程,必须严格执行审批手续。
(三)收费电子化
1. 深化电子对账与二次销账工作。
按日开展电子对账、进账
销根(收妥入账)工作,强化二次销账(电费到账)时限考核,确保资金及时到账和营财数据一致性、时效性。
每月电费解款及时率、电费到账及时率必须达到100%。
2. 拓展电子化、社会化交费渠道。
积极推广95598 网站、手机客户端、自助终端等自营电子化交费渠道;在县域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大力推广邮政村邮站、缴付通等代收渠道,全面开通95598 网站、支付宝交费方式;结合地区实际推广成本低、效果好、应用广的银行代扣等业务以及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渠道。
推进便民交费点全覆盖,将城市“十分钟交费圈”覆盖县城、全面实现“村村有交费点”,年底五县公司“村村有交费点”覆盖率达到100%。
12 底前实现电子化、社会化渠道交费笔数占比达到85%以上,自营电子化渠道交费笔数占比达到5%以上。
年底兰考公司实现“村村有交费点”100%全覆盖,交费方式达到7种以上,电子化和社会化交费笔数占比达到80%以上。
(四)回收风险在线控制
1. 完善“一户一策”电费风险管控体系。
结合用电客户信用积分体系建设及电费风险预警管理,开展客户信用评价和风险评级;从付费方式选择、预收策略、发行时间、结算频度、交费方式、催费策略、停限电策略、电费保全策略、欠费处臵策略等方面,完善各类客户的电费回收风险防控策略;积极跟进国网、省公司试点单位实施进度,完善电费风险管控体系构建。
2015 年4-5 月完成客户电费回收风险评级;6-8 月完成各类客户电费回
收风险防控策略制定。
2. 开展“预存电费送好礼活动”。
市、县所有用户统一开展“预存电费送好礼活动”,结合网格化分管模式,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分管基层人员,积极宣传推广“预存电费送好礼活动”,实现辖区内高、低压用户逐步转变为远程实时费控、分次划拨、分次结算、预存、银行代扣等低风险电费支付方式;对实现分次划拨、分次结算或每月预存的用户均赠送礼品,提高用户预存比例,逐步专变用户缴费习惯,由“后付费”向“预付费”稳步过渡。
年底实现大工业用户预付费和分次划拨比例达到50%以上,一般工商业、居民生活用电预付费比例达到50%以上。
推广应用电费回收管控措施。
通过双方合同约定、地方政策支持等方式推广实施购电制,不断提高预付电费比例。
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实施停限电催费,保障国有资产权益的同时,维护好客户的合法权益,杜绝出现欠费停复电不规范行为。
3. 深化远程费控推广应用。
1-3月选取郊区作为试点,将部分签订预购电协议的用户导入系统中,开展远程费控应用;加大远程费控业务宣传推广力度,4-11月集中开展三次费控业务宣传活动;12月前对于已签订费控购电协议的购电制客户,远程费控自动化作业率达到90%以上;对于其他购电制客户和后付费客户,逐步扩大远程停复电应用比例。
结合县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计划,有效整合原自建预付费系统,稳妥推进县域远程实时费控业务。
4.构建用电客户信用体系。
按照省公司要求全面启动以用电积分为基础的客户信用体系建设,积累客户用电信用信息并形成数据库。
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用电客户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积极跟进、支持、参与政府联合征信平台建设。
建立信用评价及积分共享计划,举办“预存回馈”、“积分兑礼”等优质服务活动,激活客户诚信缴费所赢取的积分使用渠道,引导客户“依法用电、诚信缴费”。
积极参与省公司试点开展以失信行为公示和法律诉讼为主要手段的合法追欠工作,引入社会化“商账追收”措施,加大“失信惩戒”的力度和可操作性,主动、有效防控电费风险。
(五)强化量价费在线管控
在抄核收及电价执行环节,依托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和业务管控平台(稽查系统),构建可纵向穿透到户的量价费监测与控制体系,增强对核心业务、关键指标、重要数据的管控能力。
1. 强化电量抄录监测。
结合抄核收通用制度及供电服务质量标准要求,整理抄表质量管理指标,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实现指标数据实时监测查询,形成日常监督考核机制,加大抄表工作管控力度,杜绝出现随意更改电采抄表示数的现象。
2. 强化电价执行监测。
积极应用业务管控平台,常态开展电价执行的系统稽查,建立异常问题核查、督办和考核闭环机制,省公司对高压客户、市县公司对全部客户价格监测到户率达到100%,确保电价执行合格率100%。
3. 强化电费回收监测。
对营销系统电费回收和到账情况进行日常监控,结合营财集成对电费资金到账情况实时监测,对电费高风险客户电费回收实施日监控、周分析。
四、工作要求
1. 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各相关专业、五县公司要认真梳理工作目标、任务与要求,统筹方案制定、建设实施、业务培训、风险防控、安全稳定等工作,全面保障抄核收重点任务按期高质量完成,重点措施全部落实到位。
2. 建立任务管控机制。
各相关专业、五县公司结合实际编制细化实施细则,3 月底前报市公司营销部备案;实行月报制度,加强过程管控,6月底上报阶段总结;全面总结分析工作成效、存在的问题,10 月底上报总结报告,提出完善提升措施与建议。
3. 建立服务质量管控机制。
各相关专业、五县公司要深入贯彻国家电网公司《供电客户服务质量标准》和《供电客户服务提供标准》,严格执行供电服务时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规范抄表、催费等服务行为,每月进行服务质量分析,对抄核收服务进行闭环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切实践行供电服务“十项承诺”,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
4. 强化基础规范管控。
市公司营销部要结合县公司“大营销”体系适应性调整和“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强化市公司对县公司抄核收业务的主管责任,推进电费专业管理向县公司全面延伸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