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正当的途径”是指获得幸福的手段必须具有道德意义,即幸福要以道德为必要前提。
2、道德,只有在促进人类幸福之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离开了幸福,道德就是抽象的概念、符号;幸福,只有得到道德的引导才有可能实现,离开了道德的制约,幸福不仅是片面的,更是难以全面实现的。
此为幸福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3、教师职业道德,即“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道”即道理,“德”即品行
4、《孟子》:“庠者,养也。
”庠,是学校的萌芽,而从事养老和教育的人,便是教师的萌芽。
我国古代师德规范:“仁且智”朱熹制订《白鹿洞教条》(朱子教规)
⏹一、孔子的师德观
“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一)学而不厌(二)温故知新(三)诲人不倦(四)以身作则(五)爱护学生
(六)教学相长
⏹二、孟子的师德观
“性善论”,仁、义、礼、智四德。
(一)持志养气(二)反求诸己(三)意志锻炼(四)存心养性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三、董仲舒的师德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一)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二)“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三)“必仁且智”
⏹四、韩愈的师德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
(一)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二)教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三)师生关系:“教学相长”“能者为师”
⏹五、王夫之的师德观
(一)“必恒其教事” (二)“明人者先自明” (三)“正言”“正行”“正教”
⏹中国古代哪些优良的师德传统值得继承和发扬?
(一)热爱教育,诲人不倦(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三)传道授业,教书育人(四)虚心学习,学而不厌
我国近现代师德规范
⏹一、徐特立的师德观“经师”“人师”
(一)立足人民,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二)“树人收获金如斗” (三)“专心致志,钻研业务” (四)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五)“自己做刻苦的模范”
徐老同志: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
⏹二、陶行知的师德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一)“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二)“追求真理做真人”的人格品质
(三)“甘当骆驼”的奉献精神(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德情操
(五)“以教人者教己”的学习态度
⏹三、杨贤江的师德观
(一)教师要担负起学生“全人生指导”的责任(二)教师要肩负起社会的使命
(三)教师应当是一个革命者(四)教师要有高尚纯洁的美德,能起表率作用
⏹我国近现代哪些优良师德传统值得继承和发扬?
(一)教师要肩负社会责任(二)教师要有献身精神(三)教师要有民主精神
(四)教师要敢于创造(五)教师要锐意进取,不断学习(六)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外国师德规范综述
⏹一、外国古代教育家的师德观
(一)古希腊教育家的师德观
苏格拉底“西方的孔子”
1.奉行“有教无类”宗旨,践行敬业奉献精神
2.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品质
3.倡导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美德
4.言行统一,身教重于言教
5.提倡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6.注重体育和自己的体能锻炼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而被诬陷引诱青年、亵渎神圣,最后被判处服毒自杀。
(二)古罗马教育家的师德观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1.教师应当是才德俱优,即言即行的人
2.教师应当热爱学生
3.教师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
4.教师要因材施教
5.教师要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
6.教师不得体罚学生
⏹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教育家的师德观
(一)提倡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二)尊重儿童的人格,重视儿童个性及学习兴趣
(三)注重教育教学中思想情感的陶冶
(四)重视教师的作用
⏹三、近代西方教育家的师德观
(一)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师德思想
1.教师要热爱儿童
2.教师要相信学生是有着无限潜力的人
3.教师要对所有的学生都充满信心
4.教师要因材施教
5.教师要重视对儿童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
(二)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的师德观
1.教师必须怀有崇高的理想和进步的政治态度
2.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
3.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
4.教师必须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5.教师应该博览群书
6.教师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主动性
⏹中西方师德思想有哪些差异?
(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
(二)师道尊严与师生和谐
(三)情感本位与理性本位
⏹中西方师德思想的差异对于我们今天开展师德建设有何启示?
(一)在以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基础上,加强教师的自我人格建设,使其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二)继承和发扬尊师重教的传统,同时在教育实践中确立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师德建设应立足于情感,提倡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同时用理性指导情感的方向
教育不仅需要浪漫的理想主义情怀,更需要冷静地科学主义精神。
新中国师德概述及规范修改回顾
⏹一、师德规范的演变
《倡议书》——《要求》——《规范》
内容越来越充实
体系越来越清晰
标准越来越现实
⏹二、新修订《规范》的主要变化
(一)《规范》修订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
二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三是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四是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
五是他律和自律相结合。
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我们希望人们有道德吗?让他们从爱国做起。
——卢梭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
最严酷的感情。
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苏霍姆
林斯基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裴多菲
(一)爱国从爱学校做起
要有主人翁意识
要有全局观念
要有团结协作精神
(二)爱国从爱学生做起
尊重与信任
欣赏与激励
引领与指导
理解与宽容
(三)爱国从教书育人做起
三、用政策法规规范教育行为
(一)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二)依法履行教师职责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
(三)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一、献身教育,终生无悔
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同时选择了高尚。
——于漪
(一)矢志不渝,终生无悔
(二)志存高远,让教育诠释人生价值
1.在强烈的职业感中体认人生价值
2.在强烈的事业心中实现人生价值
3.在完美的幸福感中奉献人生价值
⏹二、做学生敬仰的好教师
(一)教师自身力量的二维认知深度广度
(二)身正为范,以人格养育人格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三、于细微处见功夫
(一)对工作高度负责(二)认真备课上课(三)认真批改作业(四)认真辅导学生
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一、“关爱学生”是教育永恒的呼唤
敬畏生命,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