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l 木楞房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壁体围合的空间具有 良好的保暖性;二是简单的构造适用不同坡度地 段的建盖;三是井干壁体坚固,可以防兽;四是 结构整体性能好,可以防震。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二、云南民族民居建筑
l 2木楞房——井干式木结构建筑。在滇西北地区, 居住井干式住屋的民族主要有普米族、纳西族和 部分怒族、藏族、彝族、白族等民族,其中尤以 普米族和纳西族的井干式建筑最具代表性。
l 元明以后,汉式建筑在云南地区的影响更大,并 成为很多地方建筑的主体形式。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二、云南民族民居建筑
l 1架空干栏式建筑。 l 从汉魏至明清,干栏式建筑大致分为全楼居、半
楼居和地居三种类型。 l 一般认为,干栏式建筑由古越人及其先民所创建,
是古越人的传统建筑。 l 干栏式建筑在云南分布很广,现主要流行于居住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 文化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7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一、云南民族建筑的历史演进
l 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云南地区远古先民曾经历了 穴居半穴居、地面起建粘土木结构住屋、干栏式 住屋等建筑形式。
l 青铜时代,云南地区出现了干栏式住屋形式 。 l 东汉时期,砖瓦、石灰等材料开始被运用于建筑
l “三坊一照壁”的特点:一是具有独特的平面布局;二 是具有牢固的房屋结构,抗震(木锁)防风防火(带封 火檐外墙工艺);三是具有精美的外观装饰;四是体现 合理的房屋设计,入口曲折变化,厅廊的设置,院内各 房房屋既独立又联系,便于分期修建。
l 是大理白族合院式住房的典型代表。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l 傣族的竹楼是干栏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因所处地 区的不同又可分为一下几种:西双版纳型;孟连 型;瑞丽型;金平型。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二、云南民族民居建筑
l 2木楞房——井干式木结构建筑。以圆木(或方 木)在方形平面的四个边上从底到顶,一层一层 (或者说一根一根)地垒叠起来,然后再加顶盖 而成的建筑。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四、云南民族城市建筑
l 建水 l 位于红河中游北岸,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具有“滇南
邹鲁”的美誉。建水,古称步头、八甸。唐元和年间, 南诏在此筑惠历城,系土城。到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 年,将土城拓成砖城,称临安古城。城周六里三分,城 墙高二丈多。有四道城门,城内寺宇学衙遍布。清军入 滇,城遭兵毁,临安古城现仅存东门迎晖楼及西城墙一 段。自此建水古城的格局基本未变。现存古建筑有民居 朱家花园、朝阳门、建水文庙和宗教建筑等。
l 著名的有昆明三一圣堂,德钦茈中教堂、澜沧糯 福教堂和贡山白汉罗教堂等。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四、云南民族城市建筑
l 昆明
l 战国末期庄硚入滇,在滇池沿岸筑苴兰城。苴兰城就是 最早的昆明城。南诏阁罗凤于唐广德元年(763)年命 长子凤伽异在滇池北滨建城(今老城区南部、盘龙江东 岸,州城约3公里)命名“拓东城”。9世纪中叶,拓东 城改称鄯阐。元代称“鸭池”,成为云南行省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明代昆明城为砖城,周围九里三分, 城墙高二丈九尺二寸,环城有护城河。明清两代基本奠 定了今天昆明城的基础。主要古建筑有:街巷民居(多 为一颗印和楼式四合院)东寺塔和西寺塔、真庆观(拓 东路和白塔路交叉口)和云南陆军将武堂。
二、云南民族民居建筑
l 5平顶碉式建筑。其构造为平顶土墙,墙体下厚 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平顶碉式建筑一般二至三 层,层次错叠地建于高山陡坡之间。
l 平顶式住屋的特点是:一是建造经济、便捷,分 层设柱,各屋自成体系;二是楼面、屋面均以土 添实,保温隔热性能好,冬暖夏凉;三是注重白、 红两色,外观精美。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四、云南民族城市建筑
l 大理 l 位于点苍山中和峰东麓。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设
益州郡,大理地区设叶榆县,县治在大厘城(今大理喜 洲镇)。739年,南诏王皮罗阁迁都太和城(今大理古 城南7公里),大理开始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并一直 到大理政权灭亡。770年前后,南诏迁都至阳苴咩城 (今大理古城及以西地区)。明清时期奠定了今大理古 城的基础。主要古建筑有:杜文秀元帅府、大理府考朋、 西云书院和玉珥园等。特色:用鹅卵石砌墙。
l 普米族的井干式建筑。 l 纳西族木楞房有三种,永宁摩梭人的木楞房、白
地纳西族的木楞房和金沙江畔纳西族的木楞房。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二、云南民族民居建筑
l 3“一颗印”民居建筑。所谓“一颗印”,即由正房和 厢房组成,瓦顶土墙,平面和外观方方如印。
l 云南的“一颗印”总体特点是:住房方正匀称,平稳朴 实,厢房屋面分长短坡。长坡向内,短坡向外,加强立 面的向心感,突出大门入口。住房空间有高低主次之分。
l 汉族的“一颗印”民居集中在昆明地区。 l 昆明地区的回族、蒙古族和彝族也借鉴了“一颗印”形
式。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二、云南民族民居建筑
l 4“三坊一照壁”民居。在纵轴上建筑正房,正房两边 安置小于正房的厢房,与正房形成“门”字状,再面对 正房建一照壁与厢房相连接,构成的封闭式院落。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三、云南民族宗教建筑
l 3道教建筑。云南道教建筑与汉传佛寺相似,基 本采用传统的宫殿、坛庙形式,多以殿堂或楼阁 为主,依鲜明的特色。广泛运用青龙、 白虎、朱雀、玄武等图案,壁画,门窗的装饰以 八卦、太极及鹤、鹿、龟和灵芝等含有长生不老、 羽化成仙之意的图案。
l 平顶碉式建筑是以藏族民居为代表 。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二、云南民族民居建筑
l 6土掌房平楼。土掌房,即密楞上铺柴草抹泥的 平顶式房屋。一般为长方体或正方体,房体厚实, 土木结构,两层或三层。墙壁为纯粹土坯垒砌或 泥土夯成的墙体。
l 土掌房的特点是:一是取材容易,造价低廉;二 是隔热避暑,防寒保暖;三是操作简单,结构合 理,可分期建盖施工。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四、云南民族城市建筑
l 丽江
l 丽江古城于滇、藏、川交通要冲,是唐宋时期南方丝绸 之路及明清时期“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商旅繁忙活动 和商品交换对城镇的形成、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元初, 是丽江路所辖的通安州城。明代,设丽江军民府,古城 已具备相当规模。木氏土司大兴土木,在古城中营建了 规模宏大的宫殿式建筑群。此后,在历代又有所扩展, 至20世纪50年代,又逐渐向古城的西北方向发展成新区。 古城内保存了许多古老民居、木氏土司衙署、玉河书院 和黑龙潭公园等古建筑。丽江古城特点:无城墙,严密 的水系网环绕全城。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三、云南民族宗教建筑
l 2佛教建筑。
l A汉传佛教 :主要分布在大理、昆明、楚雄、曲靖和玉 溪等地。云南汉传佛教寺庙建筑的基本模式是:将主要 建筑摆在南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 殿、法堂。
l 具有代表性的有昆明圆通寺、邛竹寺,大理感通寺、观 音寺,晋宁盘龙寺等。
在滇西德宏、澜沧江下游亚热带地区的傣、德昂、 景颇、拉祜和佤族当中。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二、云南民族民居建筑
l 1架空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既可抵御虫侵害, 还可防潮防湿,避洪灾,同时有利于通分散热。 云南各民族的干栏式建筑也各有特色,如傣族的 竹楼,傈僳族的“千脚落地屋”,景颇族的“矮 脚长屋”,壮族的“吊脚楼”,德昂族、佤族的 具有弧形屋面的干栏式住房等。
五、云南民族建筑的多样性
l 1与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相一致的丰富多样的民 族建筑。
l A自然环境对云南民族建筑类型的影响。 l B自然环境对云南民族建筑材料的影响。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五、云南民族建筑的多样性
l 2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相联系的多样性的 民族建筑。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民族,其建筑不 论是住房民居还是宗教寺庙都显得相对简朴,而 在那些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民族中,建筑的规模 和精美度都相对要高一些。
l 彝族土掌房和哈尼族“蘑菇房” 。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三、云南民族宗教建筑
l 1原始宗教建筑。云南的原始宗教建筑具有直观性,往 往以可以感知的自然现象为依据修建,具有面积小,机 构简单,造型水平低的特点。
l A寨神或天神祭祀物:傣族和佤族的寨心、寨神庙; l B祖先祭祀物:彝族的中柱 ; l C保佑生育和生殖崇拜祭祀物 :永宁摩梭人的雕刻木祖; l D农耕神祭祀物:哈尼族小神房等。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三、云南民族宗教建筑
l 2佛教建筑。 l C藏传佛教,也称喇嘛教。主要分布于滇西北部的迪庆
及丽江等地。多有以唐喀为代表的绘画。 l 喇嘛寺的特点是将藏族碉房的灵活布局与汉族的轴线式
布局相结合,按“都纲法式”的建筑形制建造,平面是 个“回”字形空间,上小下大 。 l 通常由经堂、佛殿、嘎夏、扎仓、康村组成。 l 香格里拉的松赞林寺(归化寺)。 l 喇嘛塔为覆钵式,主要由台基、塔刹、塔身构成。
l 比较著名的道观有金殿、西山龙门和三清阁。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__云南民族建筑文化
三、云南民族宗教建筑
l 4伊斯兰教建筑。云南清真寺采用汉式传统的合 院式布局和土木结构,保留了以圆顶、尖塔作为 象征的阿拉伯或中亚地区清真寺外观风格的建筑 式样,成为具有地域特征的清真寺建筑。
l 清真寺由朝真殿(礼拜堂)、邦克楼(召唤教徒 的楼)、经堂、浴室和宿舍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