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五年来长沙、株洲、湘潭三地市中考课外文言文题集锦(2014-2018年)1、(长沙2018)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
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与大猷均为名将。
(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
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
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通.经史大义 / 鸣之不能通.其意(《马说》)B. 乃因地形制.阵法 / 增其旧制.(《岳阳楼记》)C. 赏罚信. / 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D. 名更出.大猷上 / 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A.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B.实是欲界之.仙都。
(《答谢中书书》)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3分)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4)“戚家军”为什么会名闻天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选文中戚继光的形象特点。
(5分)2、(株洲2018)麟某尝以翰林充国史馆纂修,时年甫逾冠。
一日,校罗泽南、刘蓉等列传,忽拍案曰:“罗以一教官而保实缺道,并以布政使记名,死且请谥;刘亦仅候选知县耳,乃赏三品衔署布政使。
外省保举之滥,竟至是耶!”恽彦彬时与同座起而密诏之曰彼等皆百战功臣其时若无湘淮军吾辈亦安有今日耶麟曰:“百战何事?天下太平,当与谁战?”恽曰:“盖与太平战耳,君岂未知东南各省大乱十余年,失去数百城耶?”麟大愕曰:“北方安靖若是,老前辈所谓与太平战者,此言尤难索解。
”恽曰:“洪秀全起事,自称太平天国,君不知耶?”麟曰:“晚生今仅二十余岁,何能知之!”恽曰:“君北人,宜不知南方之事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恽彦彬时与同座/起而密诏之曰/彼等皆百战功臣/其时若无湘淮军/吾辈亦安有今日耶B.恽彦彬时/与同座起而密诏之曰/彼等皆百战功臣/其时若无湘淮军/吾辈亦安有今日耶C.恽彦彬时与同座/起而密诏之曰/彼等皆百战/功臣其时/若无湘淮军/吾辈亦安有今日耶D.恽彦彬时与同座起/而密诏之曰/彼等皆百战功臣/其时若无湘淮军吾辈/亦安有今日耶(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北方安靖若是,老前辈所谓与太平战者,此言尤难索解。
(3)“君北人,宜不知南方之事也。
”针对麟某,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2分)简子不说,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③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④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
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⑤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注释】①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鞅。
②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③终业:完成学业。
④譬:好像,犹如。
⑤奚:怎么。
②③.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④,戚党⑤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
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⑥。
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⑦,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
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先府君在客邱,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
吾母垂涕扑之⑧,令跪读至熟乃,未尝倦也。
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注】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
先府君:指作者已逝去的父亲。
②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了”的意思。
③铨:作者将世铨自称。
④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
⑤戚党:亲戚和乡党。
⑥吟哦声:读书的声调。
⑦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
⑧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家益.落 /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B.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 / 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先府君苟有过. / 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D.听而后止.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母授以.《礼记》《周记》《毛诗》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C.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D.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每小题3分)①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②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4)你如何评价母亲“垂涕扑之”的举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6分)5、(2016长沙)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
举元符三年进士。
(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
禾请增戍①、缮城壁,以戒不虞。
或指为生事,格②不下。
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③,搢绅④侧目。
禾日:“此国家安危之本也。
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⑤,则非其职矣。
”首抗疏⑥劾贯。
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
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
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⑦得与”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
”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⑧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
”言愈切,上变色日:“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
②格:搁置。
③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
④搢绅: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
⑤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
⑥抗疏:上书直言。
⑦宦寺:宦官。
⑧曹:辈,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武备宽弛.,东南尤甚/弛.担持刀(《狼》)B.或.指为生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C.人服.其先见/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D.此国家安危之.本也/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A.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C.宋何罪之.有(《公输》) D.公将鼓之.(《曹刿论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每小题3分)①禾引上衣,请毕其说②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4)在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陈禾的进谏方式与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
(6分)奏曰:“满朝皆忠臣。
”上问何以知之。
农夫奏称:“吾见演剧时,净脚所扮之奸臣,如曹操、秦桧,皆面涂白粉如雪,今诸大臣无作此状者,故知其皆忠臣也。
”上大噱①。
(选自《清稗类钞》)注释①噱(jué):笑。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寻.又令徧.视随扈诸臣寻:徧:(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群臣以农夫奉旨询问,于上前不敢不以名对,中多有恐农夫采舆论上闻致触圣怒者,皆股栗失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宗见道旁农夫耕作,很高兴,因为他之前从未见过。
B.高宗想了解民间疾苦,农夫据实以告,高宗十分满意。
C.群臣“不敢不以名对”说明他们并非良善之辈,心虚。
D.高宗对群臣的表现视而不见,这说明他并不想听真话。
7、(2016株洲)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如何?”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賎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
”於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1)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①衣.以文绣(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王惊而问其故。
(2分)②请以人君礼葬之。
(2分)(3)请概述优孟劝谏楚庄王放弃厚葬爱马的过程。
(3分)8、(2017湘潭)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
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君姑待之./辍耕之.垄上 B.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令初下.,群臣进谏C.遂与大夫期.十日/与人期.行 D. 原人闻.曰/不能称前时之闻..(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2分)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3)从短文内容看,晋文公攻原的最终结果怎样?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9、(2016湘潭)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③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温而知人之,逸而知人之。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④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注释:①雨(yù)雪: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②陛:宫殿的台阶。
③婴:晏子名晏婴。
④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语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的一项是()(2分)A.雨雪三日而.不霁 / 水落而.石出者B.婴闻古之.贤君 / 辍耕之.垄上C.公被.狐白之裘 / 同舍生皆被.锦绣D.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文中空缺的横线上应填入三个字,依次是()(2分)A.饥寒劳 B.劳寒饥C.寒饥劳 D.劳饥寒(3)阅读短文后,你认为景公是个怎样的人?(2分)10、(2015长沙)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