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从形式到容都是对作为课堂教学技术的突破与拓展。

本文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阐述,分析了小组合作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优势、并探索了实施过程和注意点,让我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新。

一、开展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英语作为一种基本的交流工具,是文化与教学的载体。

英语是一门被世界广泛接受和使用的语言,英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以及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英语学科的课堂教学通常以传授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为主。

学习的方法往往是通过定向模仿的形式把一些固定的知识记忆下来,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化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思想涵。

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新。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学习活动中的优势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学生在小组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

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弘扬人的主体性,主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

合作学习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以他们小组的表现为依据获得奖励和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它要求学生在3-6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

在每个小组中,学生通常从事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从形式到容都是对作为课堂教学技术的突破与拓展。

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研究性学习中,合作小组基本由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成,研究课题的确定,研究方案的制订、研究途径和手段的选择,以及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都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与决定。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

与知识授受为主的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小组合作避免了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

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大大降低,更多的是给予引导和激励。

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能胜任的研究性课题,并为学生充分展示并发挥创造潜能铺设了路径和舞台。

小组合作中的学习活动的任务分担与成果共享,相互交流与相互评价,使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

小组合作让学生能够获得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集体研究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当今的科学研究大多都要组成课题或项目小组,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题或项目。

研究性学习就是“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的活动”。

三、英语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下面以我们曾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Rubbish”为例来阐述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1、组建合作小组: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合作小组的组成一般按座位就近组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个性特征等的差异组成,而这一切又都是在老师的操作下组成。

小组学习活动更是由教师统一规定时间,在课堂进行。

研究性学习的合作小组则由研究兴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组际差异较大。

小组学习活动根据研究课题需要,可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时间安排上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比如,垃圾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确定了以“Rubbish”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组成合作小组并选出组长。

2、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确定要研究的容。

不同的小组有以下不同的研究容:Where should they be sent ? How can they be dealt with ? What influence is there to our environment of living by this way ? What benefit is ther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by the way of dividing or recycling the rubbish which the government promote? What kind of instructive jobs can we do 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 等。

小组在合作研究之前,每个成员必须明确研究的容和目标。

老师或小组长要告诉每个组员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适时引导激发组员的学习兴趣,使大家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

3、合作探究:确定学习任务之后,小组要通过研究学习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和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组员特点,分工合作,探索交流。

组的成员要进行分工,让每个人明确自己所要承担的任务。

4、交流学习: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小组合作表现为在教师统一调控下组互动,组同学互相帮助,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同学交流和沟通大多着眼于认知围之。

研究性学习中,既要和组同学交流各自的探究成果,阐述各自观点,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然后把各自的研究容进行梳理与整合,再在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

另外,还要与同伴一起同其他人员交往,如学生为了更好地向社区的居民宣传“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还参观了淇河垃圾处理,亲临现场去感受垃圾是怎样进行分类的过程,并拍了很多照片。

这种交流不限于认识领域,还有情感、态度、技能的沟通。

5、反馈结果: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其学习结果表现为“小组研究成果”,且呈现的方式丰富多彩,有研究报告、总结、项目设计等。

这就使个体的学习结果成为小组成果的一部分,且个体之间在学习中因任务不同,容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学习结果。

合作小组的研究成果有:英语研究报告;到淇河垃圾处理拍摄垃圾是怎样进行分类过程的照片和英语解说;向社区的居民宣传垃圾分类英语宣传资料;到社区出垃圾分类知识的黑板报等。

6、老师评价: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讨,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统一认识,得出结论,并对各小组成员的表现给予评价。

四、小组合作形式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正确处理好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合作学习非常重要,但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在合作学习分工一定要明确,让每个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就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困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的现象。

合作学习要给学生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思考、进步、表现的机会。

2.正确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之间的关系初中学生已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在选择探究容时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引导学生适应课程目标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去选择和设计容,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选择。

但老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合作学习的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的价值。

无目的性、无针对性、无必要性的小组合作是不可取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潜能。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新。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与思考(2010-04-14 19:45:19)▼标签:杂谈摘要] 本文作者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对新课改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本文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操作提出了深度思考。

相信本文对课改下的英语课堂教学途径探索能起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实践思考I.引言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相学习,共同完成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应“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并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品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学校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局面占据大多数英语课堂,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

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容枯燥、课堂结构单调。

教师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学生缺乏主动性、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亟需为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语言实践活动----合作学习模式所代替,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小组合作、共同发展的学习模式。

II.文献综述合作学习理论基于“four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这一哲学思想。

早在19世纪早期,美国一些学者便开始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到了20世纪70年代,合作学习在美国的研究和应用以相当广泛。

合作学习研究的代表者及其观点主要有:合作学习的首倡实施者,美国教育家David Konts认为合作学习是教育理论和策略体系,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

根据明尼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D.W Johnson & R.T Johnson的观点,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

Z.R Mevarech 女士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J.R卡斯基认为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它要求学生在一些几人组成的异质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

我国教育学者林生傅先生指出,合作学习乃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使学习活动成为共同的活动,其成效关系到团体的荣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