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早期瓷器

早期瓷器


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
三国时期瓷器——孙权政权控制地区的青瓷烧造。
以越窑瓷器为代表。 特点:胎质坚硬,胎色呈淡灰色,釉面青亮光润。造
型和装饰承袭汉代,吸取了陶器、铜器和漆器的形 式和图案花纹。纹饰较少。
主要的制瓷工艺技术成就 坯料选用水平提高,可据不同产品配制成分
不同的坯料; 圆器用拉坯成型,琢器用拍片、模印、镂雕、
特点:胎质洁白细腻、胎体坚实、釉色类银似雪。 邢窑有一种底下写“盈”字款的,即唐代的大盈库。
还有“翰林”款白瓷。
邢窑白瓷的历史意义重大,洁白如雪的胎质为后期瓷 器的美化和各种彩绘装饰打下良好条件。
唐代 邢窑白釉罐 口径7.4cm 高1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长沙窑 鲁山花瓷
长沙窑——开创中国瓷器釉下彩装饰、文字装饰之 先河。瓷器上会画鸟、花等。
法门寺秘色瓷(陕西)
唐代晚期出现的。秘色意为 秘密之色,充满神秘感。 实际上是越窑的改进版。 秘色瓷的颜色非常青绿。 秘色瓷带有官窑的特征, 是官窑的前奏。
秘色瓷八棱净水瓶唐代 口径2.2cm 高21.5cm 法门寺博物馆藏
唐 五瓣葵口秘色瓷茶碗 口径21cm 高9.4cm 法门寺博物馆藏
越窑青釉莲花托碗 五代 口径13.5cm 高13cm 苏州市博物馆藏
特点:胎质细腻致密、胎面光滑、釉色葱翠、 釉层均匀、浑厚滋润、如冰似玉、造型典雅、 式样优美,装饰以素面为主。
青釉凤首龙柄壶 唐代 口径9.5cm 高41.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越窑四系罐 唐代 口径69.5cm 高15.5cm
上海博物馆藏
北白——邢窑(河北省)
唐代李肇《国史补》中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 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特点—— 制胎原料是一种烧结度较低的瓷土,烧 成温度为1200℃左右,胎料中含三氧化二铁为 2.3%~2.8%,胎呈灰黑色。
釉中含铁量为3%,会烧出褐色釉瓷器。 釉中含铁量为4%~5%,会烧出黑瓷。
东汉熹平四年青瓷绳索纹罐,直口、宽沿、溜肩,下腹略内收, 平底。全器施青绿色釉,釉层匀称,色泽青翠。
唐代瓷器
唐代瓷器发展的社会因素
唐代对外贸易发达,货币流通量大增,铜料不足; 唐代中叶以后,饮茶之风盛行,促进瓷器发展; 官方对手工业发展的重视,更好的为官府服务。
唐代各地出现了不同风格的瓷窑体系,青瓷、白瓷并 驾齐驱。对外贸易促进了瓷器的发展,大量出口。
唐代中国瓷器形成了一个对峙,即“南青北白”。 唐代“茶圣”陆羽对南青北白局面的评判为“邢瓷类
捏塑等手法成型; 能根据需要控制含铁量,生产出色泽不同的
褐彩瓷器; 用化妆土美化瓷器; 窑炉结构进一步改进以及使用窑具。
两晋时期瓷器 西晋瓷器仍以越窑为代表,胎体较三国时略厚,
通常为褐色胎或灰白胎,瓷化程度相对较高, 后期出现了不规则的褐色斑点。 东晋青瓷与西晋情况基本相近,但纹饰趋于简 朴,光素无纹器较多。褐色点彩装饰打破了 单一青釉,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上书写文字。
烧结程度较好,烧成温度可达1300℃。
北方制瓷业萧条,不及汉代发达,晚期才出现白瓷。
北朝晚期,南、北方青瓷的差别
北方青瓷胎料中氧化铝含量高,有因温度不 足而瓷化程度稍低的现象,瓷胎颜色较南方 淡;
北方青瓷釉的光泽性好,玻璃质强,釉面常 有开片,流动性大,南方青瓷有失透感觉;
北方青瓷胎体厚重,形体硕大; 北方青瓷的装饰方法较多。
二、白瓷的迅猛发展
北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白胎青瓷,北方工匠开始选用 含铁量低的原料制瓷坯,以提高胎色的白度,增加 釉色的纯正。为早期的白瓷烧成准备了技术条件。
白瓷的出现增加了瓷器的品种,为后期的青、白两大 瓷系并驾齐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了白瓷,才有 了我国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彩瓷,才有了我国瓷 器高超的绘画等装饰艺术。
东汉瓷器
汉代,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瓷器——青瓷。 东汉瓷的特点:制作精细,胎体坚硬、致密、细
薄不吸水,胎体多为灰白色或淡青灰色,瓷化 程度高,敲击声音清脆;胎体外面施一层釉, 釉面光洁、顺滑,胎釉结合紧密,不脱落;釉 色青绿,有些为青黄,釉面匀净。 施釉方法为浸釉法。造型、装饰风格同前。
黑瓷——东汉晚期。(浙江上虞、宁波等地)
唐·长沙窑青釉贴花壶 口径9.5cm 高21.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鲁山花瓷(河南)
瓷器上装饰很多大色块,有点像今天的抽象画,不具象。属花 釉瓷。即用含两种不同金属氧化物呈色剂的釉料,在坯体 上两次施釉,高温烧成后呈现,以浑然一色的底釉衬托不 规则的斑条状面釉作装饰的瓷器。
鲁山花鼓很有名。
唐鲁山窑花瓷腰鼓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第二章 早期瓷器(China) ——变土为金 独步天下
瓷器的优势:
强度大于陶器; 原材料便宜; 全国各地都可以找到瓷器的原材料。
原始青瓷
窑内烧成气氛改善
烧窑技术的改进
窑炉面积增大
产生的原因
烧成温度提高
提高温度,胎质坚致,不渗水
高岭土做原料, 经淘洗提高了三氧化二铝,
降低了三氧化二铁含量
胎的颜色由深变浅, 提高洁白度
原始青瓷的特点:胎料中杂质较多,会产生裂纹,釉 色不稳、薄厚不均,有露胎流釉等现象。
造型
模仿流行的青铜器造型 民间使用的生活器皿
装饰纹样:水波纹、云雷纹、方格纹、圆圈纹、曲折纹等。
最早的色釉
商周时期——高温釉
汉代——低温釉
铅的化合物为助熔剂,铜、铁为着色剂
青褐釉原始瓷尊 商代 口径27cm 高28cm 郑州市博物馆藏
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 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 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南青——越窑 越窑的范围包括余姚、诸暨、萧山、上虞等等。 最早期的越窑有点偏黄,黄是绿里透黄。 典型的瓷器造型:执壶;“流”——壶嘴部分。(唐 代都是“短流”,五代以后是“长流”)
中国文字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瓷”字。
长26.6cm,高20.9cm,上海博物馆藏
南北朝瓷器
“南朝”指南方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一、南北方迥异的瓷器
南方以浙江早期越窑为中心,继承并发展了东汉青瓷的 成就,这个时期的青瓷作品被人们称颂为“六朝青瓷”。 此时期的窑炉有很大发展,瓷器都是在弱还原焰中烧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