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状况及食品安全系列问题调查研究报告
食品安全问题绐终是广大消费者所关心的根本问题,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指导消费,让消费者了解国内市场上销售的部分食品中含有人工合成甜味剂(糖清钠,甜蜜素)和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正确选择和食用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市场上购买了果冻,八宝粥,饮料,蜜饯,糖果,口香糖,无糖食品,酱莱等8大类,103个样品,委托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依照国家标准对样本进行测试,具体检测项目为糖精钠,甜蜜素等两种人工合成甜味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两种防腐剂,以及食品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卫生指标.这是中国消费者协会继200,2001年之后第三次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广泛测试. 本次测试结果显示,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这四种食品添加剂被广泛使用,103种样本,有87个含有甜味剂或防腐剂.但样本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卫生指标情况较好.只有4个样本的细菌总数超标,其他样本没有发现存在微生物方面的问题。
一、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哪些?
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异抗坏血酸那、柠檬黄、高粱红、辣椒红素、红曲米、赤藓红、亚硝酸钠、复合磷酸盐、过氧化苯甲酰柠檬酸、甜蜜素、糖精、明胶、卡拉胶、阿拉伯胶等数十种添加剂。
二、食品添加剂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丰富食品生产和促进人体健康都有好处。
但也必须看到,食品添加剂毕竟不是食品的天然成分,如使用不当,或添加剂本身混入一些有害成分,就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致癌问题。
如某些人工甜味剂、色素等经动物试验证实有致癌作用。
如奶油黄色素可诱发大鼠肝癌,甜味剂甘精和苯脲也能引起动物肿瘤。
近年来还发现发色剂亚硝酸钠与肉、鱼等食品中的胺类发生反应,形成有强致癌作用的亚硝基化合物。
2、急、慢性中毒问题。
由于制造添加剂时所用原料不纯而污染一些有毒化合物,引起人们的急慢性中毒。
如日本的森永奶粉事件就是使用了含过高的添加剂,使奶粉中含砷过高引起1万多名婴儿中毒。
作为抗氧化剂的丁基羟基茴醚可在体内蓄积,对机体可能造成的潜在性危害值得注意
三、目前市场存在的食品添加剂的问题?
违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是主要风险。
这些年来,连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让食品添加剂备受诟病。
去年出现的“毒奶粉”事件,又把食品添加剂推到了风口浪尖。
不少人认为,导致这些食品安全事故的,都是因为使用了食品添加剂。
“三聚氰胺、苏丹红,这些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属于非法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学品,但是大家把这些都归于食品添加剂惹的祸。
”作为业内人士,江苏省卫生监督所的严隽德主任、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的钱和教授等专家对大家重视食品安
全的意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妖魔化观点,一直耿耿于怀。
“把食品添加剂认为是食品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这是错误的观点。
”严隽德主任说,“应该说,我国政府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是相当严格的,制定了严格的申报审批、生产经营、使用、标志等规定。
当前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并非是食品添加剂的罪过,而是向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这是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两大主要形式。
” 恶名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不法商家这么热衷于向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或者滥用食品添加剂呢?“说穿了,一些企业使用添加剂并非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食品加工工艺的需要,而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感官需求、降低成本,这样做根本就违反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严隽德说。
为了让面粉的外观更加白,一些不法生产者把吊白块添加到面粉、粉条、米粉等食物中进行增白,而吊白块并不是食品添加剂,它的化学名称为甲醛次硫酸氢钠,主要在印染工业中作为拨染剂而使用。
“苏丹红”事件,就是某些不法商人为牟取暴利,利用玉米皮冒充辣椒面,以工业染料苏丹红染色。
有些不法商家为节约成本,牟取暴利,向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工原料,将原本就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东西当作食品添加剂来使用,是为了提高食品的某一虚假指标,比如,用三聚氰胺是为了提高牛奶中蛋白质的检测值等。
除了向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工原料来改变食品的外观之外,有些企业为了追求食品外观的漂亮,就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如柠檬黄是一种仅限于冷冻饮品、配制酒、糖果等食品中使用的着色剂,但有些商家为追求食品的色泽,擅自扩大使用范围,在其他食品中频繁使用。
有关部门在一次专项抽查中就发现,有两个品种的方便面中添加了柠檬黄,而这种方便面的面块颜色的确黄得诱人,这种做法是一种违法的行为。
在另外一方面,尽管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并无安全问题,但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出于迎合消费者害怕食品添加剂的心理,故意标上“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等字样,这更使食品添加剂背上恶名。
四、解决方案
1.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所建立的法律和法规不健全,没有一套很好监管食品安全生产的环节制度,即便出了问题也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统一,权威和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逐步实现权、责、利相统一的现代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2.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企业道德缺失是很多人缺乏信仰和信用,所以我们要加大对食品安全行业的自律和信用机制建设,建立食品流通行业的信用标准,建立和健全食品安全生产,食品企业经营质量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评审档案。
3.强化食品安全法法律和法规制度,赋予食品监管部门更充分的权利,加大对黑心商贩的惩处力度,让其造假的成本远远高于收益,进而使造假者望而却步。
实时对商品进行追踪,从源头抓起,一旦出现问题立即能反查到生产商和加工商,辅以严厉地惩戒措施。
在这种体系之下,不存在任何阴暗角落,造假商贩没有了生存空间,届时食品安全问题定会大大改善。
4.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
食品安全事实上也需要第三方的介入,由于第三方群众力量,太过分散,媒体在此充当的力量是强大的。
尤其是网络媒体具有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成本低。
舆论压力大的特点,事实上近年来媒体起到主力监督作用,支持和引导媒体客观准确报道。
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共科学消费意识,识假和辩假能力,防范风险能力,这样无形之中也给生产/制造食品企
业施加一定的舆论和信誉压力。
让其每个消费者既是是消费者又是监督者,积极鼓励举报,同时加强对举报人的奖励和保护制度。
我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限量经及如何标注等都在相关标准中作出了规定,但从企业得到的反馈情况看,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限量理解比较透彻,而对于标签标注问题,认为只要不超过限量值,标注与否并不重要.还有些企业对标签标注理解不透彻,认为只要不是企业作为配料主动添加的添加剂,可不标注.因此,中消协呼吁企业按标准逐步规范产品的标签标注,诚信生产经营,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呼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加大国家标准的宣贯力度,加强监督和检查,更好的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推动我国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我国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状况并不乐观,需要食品监督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加大科普宣传,使人民群众都有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严惩违法犯罪者,这样多方面/深入齐下,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