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校园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

大学校园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

大学校园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切实做好当代大学生的安全工作,必须内容详实全面、措施得力得法,宣传渠道多元,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构建和谐、平安、文明的大学校园。

关键字:大学平安安全当今,大学生安全工作是大学创建平安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大学稳定建设发展的大前提和大保障。

本文拟就其背景、内容配套措施、渠道等进行纲要式探讨,以期为构建和谐文明创新大学尽一点力。

一、大学学生安全工作形势严峻(一)大学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大学已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管理方式也进入社会化。

办学形式多样,学生结构复杂,校园与社会相互交叉渗透,校园治安形势日趋严峻:一是不法之徒时常窜入大学进行盗窃、抢劫、诈骗、行凶等;二是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涌入校园,给学校的治安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三是校区多而分散,交通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四是学生人数剧增,学校资源有限,不少学生外出租房,在治安、防火、交通等存在隐患。

(二)学生自我防范、保护能力欠佳近年来,在校园内外发生了许多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共同原因是大多数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

具体问题如下:⑴缺乏安全防范意识;⑵缺乏对社会消极因素的抵御能力;⑶学生法制意识淡薄,自我防范能力较弱。

二、大学学生安全工作的渠道和策略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建设文明平安和谐大学的呼唤,是大学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前提保障。

因此,应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一)安全意识到位大学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教育力度,实施三全教育(全员、全面、全过程),力图全方位强化安全意识:1、全员教育即学校各级加强教职工安全知识培训,组织广大教职工系统学习、掌握安全知识以便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全面教育即安全教育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安全常识,也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加强防范,使安全教育真正融入德、智、体全面教育之中。

3、全程教育即要求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安全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做到常抓不懈,使学生安全平稳地渡过大学生活。

(二)重点实效到位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开,更要重点进行,讲求实效: 1、是抓好重点对象如经常违反校纪校规学生的安全教育。

2、是抓好重点场所(场合)的安全教育。

3、是抓好重点时段即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特殊时期,如新生入学时期、节假日期间、学生外出实习实践和毕业生离校之前等时段。

4、是抓好以交通、消防、财产、网络、心理等方面的安全为重点的安全知识教育。

(三)安全宣传到位1、通过学校刊物、广播电视、校园网络和公共展板等媒体及校园文化活动,经常性地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寓教于乐,使广大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

2、把安全宣传教育与教学、管理、服务等实践活动结合,把安全文化融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服务中,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安全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3、加强安全文化硬件建设,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各场所,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四)安全教育和学习到位首先,大学应编写以思想教育为基础、法制教育为依据、典型案例为衬托,以防火、防盗、防事故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手册。

其次,大学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管理计划中,安排一定的课时,使安全教育始终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力求安全教育进课堂、进头脑、进寝室、进生活。

最后,安全教育与学习应与大学的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结合,突出特色。

(五)做好制度安排,力求制度到位:1、建立、完善、落实安全责任制度①层层签订和贯彻落实安全责任书,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切实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

②各级安全部门和责任人即学校主管领导、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班主任或辅导员、学校安全保卫部门等齐抓共管,多管齐下。

2、建立和完善学各项安全制度,建立长效的教育管理机制,从制度上确保学校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3、建立警校合作、校家合作,实现学校与社会的通力合作,为大学生安全和学习生活保驾护航。

当然,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
自身等四座“立交桥”的通力协作,方可取得如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1]邓国林:《论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22-124. [2]周济:《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精神作好大学安全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3-12-15(4)[3]王正斌:《试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6):170-172. [4]周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 (12):126—128. [5]张启春、张学云:《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