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下册2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平均分1导学案人教版.doc

二年级数学下册2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平均分1导学案人教版.doc

第1课时平均分(1)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划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含义。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理解平均分及除法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课时分配:
1.除法的初步认识
(1)平均分(1) 1课时
(2)平均分(2) 1课时
(3)平均分(3) 1课时
(4)除法(1) 1课时
(5)除法(2) 1课时
(6)练习课 1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1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1课时
(3)解决问题 1课时
(4)练习课 1课时
(5)整理和复习 1课时
(5)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 1课时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进行除法教学时,多组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建立除法的概念;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和练习,提高学生表内除法运算的能力;通过动作、画图、语言表述等多种方式,达到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平均分(1)
课题平均分(1)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学习除法的第一课,平均分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然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所以这节课以分糖果、分橘子为实例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平均分,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对比,了解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的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学习重、
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糖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6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情
境图:仔细观察画面,你从中
发现了哪些信息?
2.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是
怎样分这些食品的呢?哪种分
法才合理呢?
3.导入新课
1.观察后汇报:同学们要去参观科技
园,买了很多食品,他们正在分这些食品。

2.思考后交流汇报:应该每个人分得
的一样多才合理。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8个▲可以怎样分才合
理?填一填。

8=(1)+(1)+(1)+(1)
+(1)+(1)+(1)+(1)
8=(2)+(2)+(2)+(2)
8=(4)+(4)
二、操作实践,体验过程。

(20分
钟)
1.学习例1。

(1)课件出示例1:把6
颗糖果分成3份,你会怎样分
呢?
(2)你有哪几种方法?
(3)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
种分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合
适,最公平呢?
(4)引导小结:像这样每
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
分。

(板书课题:平均分)
2.根据素材,辨析巩固。

(1)回到第7页情景图,
观察分析:你找到平均分了
吗?
(2)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平
1.(1)学生自己思考后,独立操作
分一分。

(2)全班交流分法:1,2,3;2,1,
3;2,2,2,;1,1,4;3,1,2;3,2,
1……
(3)观察、比较,发现:每份分2
颗,每份都是一样多,最合理,最公平。

(4)结合例子,理解“平均分”的
含义。

2.(1)先观察分析图意。

找出糖果
和果冻是不是平均分的,并说明理由。

(2)说说生活中的事,讨论辨别是
不是平均分。

2.下面哪种是平均分?在
平均分的()里打√。

()
()
每个花瓶插得同样多,每瓶
应该插(2)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