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先进单位申报材料范文大全

2017年先进单位申报材料范文大全

2017年先进单位申报材料范文大全2017年先进单位申报材料范文大全2015年先进集体申报材料镇依法行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法制办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各项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不断开拓创新,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了各级行政执法水平,全面推进了依法行政的进程。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我镇始终把依法行政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年初把依法行政工作纳入政府总体工作进行安排。

针对每项重大工作,镇党委、政府都要听取法律专家的意见建议,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工作的目标任务,做到了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并且优先配备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发挥司法人员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为每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全力推进了依法行政工作。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为依法行政工作深入推进,我们着力做好行政为民、执法规范、制度落实、监督检查等工作。

全面提升了依法行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为民服务中心阵地建设,依法规范行政便民利民。

遵循“便民、规范、廉洁、高效”的原则,着力加强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服务机制。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了镇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中心领导小组和分管副书记为主任、纪委书记、组织委员等同志为成员的办公室,加强对服务中心工作的协调与指导。

二是健全组织机构。

按照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选拔条件,从财政、民政、农业、土地建设、计生、司法等10个部门抽调20名同志进入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并以接受专门的业务培训,进入工作状态,他们本着“有事请找我,我为你服务”的理念,实行挂牌上岗,微笑接待,优质服务。

他们承办的为民服务项目达65项。

三是强化阵地建设。

镇政府投资近40万元,高标准、高质量整修为民服务中心大厅,配备了电脑等全套办公设备。

制作了工作导行图、工作流程图并张贴上墙,方便群众办事。

同时将办事项目、办事程序、办结时限、四是提供经费保障。

镇政府将服务中心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确保中心工作正常运转。

自去年8月初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已为群众办理服务项目980多件。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为进一步规范我镇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工作,根据《省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的规定,要求各执法机关严格按照省定标准,对本部门、本系统实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带有裁量幅度的行政处罚条款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要求各执法机关建立健全行政处罚告知、调查、听证、审核、行政执法公示、实施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执法举报投诉制度等各项制度,不断完善执法监督约束机制,有效地规范了行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人为性。

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作为统领全局工作的着力点,认真抓好对执法过错责任人的追究力度,做到对执法过错事实不查清不放过、对存在的问题不查清不放过、对过错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公正执法的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一是加强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把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与评先表优、干部选拔任用等结合起来,促进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工作不断健康发展。

二是强化责任。

建立了责任机制,明确了领导分工,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纪检监察人员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检查、监督,实施考评、投诉、举报制度,将执法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工作格局。

、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一是严格落实“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

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没有行政执法证件的,不允许上岗执法。

二是加大行政执法行为监督力度。

加大行政执法岗位责任监督力度,制定操作性强的检查考核办法,不断探索理性执法、文明执法、和谐执法新模式。

定期和不定期对全镇行政执法活动开展监督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公开通报,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对检查出的问题督促整改。

三是认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

对全镇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卷进行逐卷评查,确保事实认定清楚,处理程序合法。

既促进行政执法工作,又达到了增强执法水平、提升执法能力、提高执法效果的目的。

三、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利益问题。

、组织干部学法。

为干部学法、懂法,在执法过程中不违法,每年至少举办法律培训班2期,培训干部400余人次,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等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考试提高干部学法用法的水平,并把考试成绩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提升了依法行政能力。

、开展法制宣传。

每年至少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活动6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12条、张贴宣传标语300余条,认真宣传《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加强矛盾化解。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在解决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在化解矛盾中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和谐因素,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的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医院儿科先进集体事迹材料我院儿科是以女性工作人员为主体的科室,全科56名医护人员中女性有51人,科室主任、副主任均为女性,大多数同志还身兼二职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

然而,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并没有折损她们的风采,多年来,她们以乐观的态度、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女性特有的善良细心让一个个患儿绽放笑容,“市一儿科”在她们的精心打造下成为杭城百姓心目中一块响当当的牌子。

走进市一医院儿科门诊和急诊区,映入眼帘的永远是一片拥挤和“十佳柜员”先进材料喧闹。

市一儿科一直处于病人量多而医师相对不足的状态,医师长期超负荷工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一年365天有300个上、下午都起码拖班半小时,疾病高发期甚至要连班,匆忙扒几口冷饭接着上下一班是儿科门诊医师常有的事情。

一名儿科医师每天平均要诊治70多名门诊患儿,秋冬季疾病高峰时甚至需为90多名患儿服务。

2007年儿科全年门诊人次达257215人。

为了更好满足患者需要,儿科门急诊实施了一系列便民措施。

医师利用夜间休息时间和双休日休息时间加班开设夜间业余门诊、夜间专家业余门诊和日间专家业余门诊,以满足白天无暇就诊的家长和小病人需要。

实行错时上班,根据不同时期患儿就诊高峰时间不同,医生随时调整上班时间,冬天增加中午上班医生人数,夏天三八妇女节红旗集体先进事迹材料早晨提前上班。

科室还自己编制《市一儿科就诊指南》,指南中包括就诊须知、专科门诊和专家门诊介绍、儿科常见疾病家庭护理等,既方便患者家长合理安排就诊时间,又适时进行了医学常识的宣教。

儿科病房仅有65张床位,相对于庞大的门诊量而言,病房床位显得远远不足。

为了让需要住院的患儿尽早得到诊治,儿科采取了种种措施,如加快周转,尽量加床或向其他科室借床等。

床位的增加使医师们不得不加班工作,但她们毫无怨言,而是出色地完成了工作,2007年儿科出院病人3245人次,床位使用率为113.34%,平均住院日6.62日,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9.03%,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为95.35%,治愈好转率为98.86%。

市一儿科的医务人员深知,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是建立在优良的服务、高超的医疗水平基础之上,为此,全科室上下团结一致,在改善服务、提高质量上狠下功夫。

加强内部管理,加强服务意识教育。

为规范儿科各级医师职责和规范,科室制定了《市一儿科常见疾病诊治规范》,确保住院病人诊疗规范,杜绝不合理检查和用药。

同时加强科主任查房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危重病人交班制度等,保障医疗安全。

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规章制度。

儿科制度执行得分率始终名列全院前茅。

为了减少院内感染率,在床位紧张情况下,科室内挖潜力,尽可能让非感染疾病患儿、恢复期患儿和感染疾病患儿分开居住。

每遇有病人因工会积极分子主要先进事迹不解而投诉时,科室主任在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的同时,总是从科室自身找原因,并以此为鉴进行服务意识的教育。

多年来,儿科投诉率在全院一直处于很低水平。

加强医学知识普及宣传,努力改善医患关系。

为了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每逢节假日儿科走廊都会悬挂各种饰物,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并为每一位患儿准备小蛋糕和小礼品一份。

“六·一”儿童节还开展了猜谜得奖等游戏活动,让小朋友开开心心接受治疗。

在医院网页上,科室及时宣传开展的新工作,及时更改儿科网页内容,以便市民充分了解儿科医疗状况;在院刊、报纸等媒体发表科普文章,宣传儿科常识;无论是儿科门诊还是病房,墙面都张贴着儿科开展新医疗项目和基础常识的资料。

2006年起儿科还成立了“哮喘患儿家长联谊会”,每年组织召开会议和培训班,讲授哮喘防治常识和进展;开设“儿童生长发育家长培训讲座”;针对儿科特点,护理人员还制定了《儿科陪客须知》、《儿科健康宣教规范》、《儿科健康宣教手册》等。

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和医疗水平。

尽管人员紧张,儿科仍坚持每年选派医护人员到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推荐材料上级医院进修,参加高级研修班和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科室业务学习也从不中断。

儿科还鼓励年轻医护人员进一步深造,本科毕业医师申报硕士学习,专科毕业护士申报本科学习。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搞好科研和教学。

2006年以来,儿科新增小儿呼吸专科、小儿内分泌、儿童保健等特色门诊,并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左右心导管检查和介入治疗技术、小儿晕厥直立倾斜试验诊断技术、儿童智力和行为评定技术、儿童肺功能检测、儿童过敏性疾病脱敏治疗等新技术项目。

2007年儿科又增设新生儿病房和新生儿监护室,使临床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儿科是一个团结向上、充满爱心的集体,科内任何一位同志都能感受到集体关爱的温暖。

科室有一位30多岁女医师因颅内出血偏瘫3年,然而每到过年过节,她都能得到一笔充满爱心的捐助款,捐款虽不多但代表了每一位儿科医护人员滚烫的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