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ZXZX 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设计教师: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学会“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2、借助课文,认识文章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3、从读到写,学会在文章中设置线索,恰当安排内容的主次详略,进而突出中心。
4、写作实践,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场景、一个物品,表达情感和思考。
教学重难点●重点:1、借助课文,认识文章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从读到写,学会在文章中设置线索,恰当安排内容的主次详略,进而突出中心。
●难点:写作实践,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场景、一个物品,表达情感和思考。
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集体讨论、范文引路、课堂评改等方式,教会学生通过各种描写丰富充实文章主要内容,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借助课文,认识文章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从读到写,学会在文章中设置线索,恰当安排内容的主次详略,进而突出中心。
一、情境导入中心思想有多远,作文分就有多高!清代王夫之名言:“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
”鲁迅先生也曾说,他的写作过程是“静默观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细想,一挥而就。
”可见,“意”是生成于文章之前的中心思想,它是文章的灵魂,统帅着全篇的内容。
我们作文只有SHZXZX 先将“意”立起来,才能写出有神采的文章。
一、阅读文本,了解中心请同学们阅读写作指导,交流感受: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相对集中而明确的中心。
有了中心,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叫人不知所云。
二、经典重温,读中悟写回顾课文,本单元各篇课文的中心分别是什么?学生交流分享:《猫》:主要通过三次养猫并最终失去猫的故事,表达了凡是要实事求是,对人对事都别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
《动物笑谈》:本文通过风趣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狼》: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和智慧所战胜。
三、锦囊妙计指导写作那么怎样突出文章的中心呢?今天老师就送你几个锦囊,助你写出中心突出的佳作!师生合作,归纳方法:锦囊一: 主旨单一,明确中心每篇文章都有鲜明的中心,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记叙“我”童年时的一次爬山经历,感悟到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走好每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再如《动物笑谈》通过讲述“我”与小凫、可可的趣事,表现了作者对动物发自内心的热爱、对自己事业的热爱,还让读者感受了他严谨的科研态度。
欲画竹,就要做到心中有竹,这样才能画出形神兼备的竹子。
写文章也是同理,动笔之前,心中一定要明确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中心。
锦囊二: 精心选材,紧扣中心SHZXZX 如《动物笑谈》一文围绕“逗笑”精心选材,写了“我”进行小凫实验的趣事和“我”和鹦鹉可可之间的趣事,写可可的趣事又精心选择了三件:在车站“我”对前来寻找我的鹦鹉可可大声喊叫,可可把父亲身上的衣服扣子全咬下来,可可把母亲的毛线缠在树上,表现了可可的聪明、淘气,像个顽皮的小孩,惹人喜爱,又让人忍俊不禁,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突出中心要紧扣中心选择合适的素材,舍弃与中心无关的内容。
所谓合适就是所选的材料要能表现中心又要典型,如果选择多个材料多角度表现中心就要安排好次序。
锦囊三: 巧设线索,表现中心如《猫》一文围绕着猫带给人的情感波澜这一线索,叙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叙述清晰,不蔓不枝,有效地突出了猫的命运带给“我”和家人的感情冲击。
突出中心可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若把文章比作一条珍珠项链,素材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线索就是串起美丽珍珠的那根线,把文章素材有机串联起来。
线索的合理设置会让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锦囊四: 详略得当,强化中心突出中心就要安排好材料的详略,最能突现中心的材料要写得具体一些,细致一些,生动一些。
与中心关系较远的或不太典型的内容写得简略一些。
如《猫》一文中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前两只略写,后一只详写。
前两只猫虽然可爱,但它们的亡失都是偶然因素,对我的情感冲击较小,所以略写;而第三只的受屈和死亡却引起我的自责和反思,情感冲击最强,所以用最多的笔墨来写。
这样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地选择材料,中心就会突出起来。
锦囊五: 巧写头尾,凸显中心突出中心要善用技法点明中心。
开头可以开门见山,点题点旨;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或者深化中心,或者点题,或者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如《雨的四季》一文的开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起到了开篇点题,引起下文的作用。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结尾由自己经历的悬崖上SHZXZX 的一课升华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地人生哲理,起到了突出深化文章中心的作用。
再如《狼》一文,叙述了屠户智斗恶狼的经过,结尾画龙点睛,以议论的形式点题,突显了人的智慧。
四、学以致用,慧心悟写写作实践(一)导语:书包是每位同学必备的学习用品,你的书包是什么样子的,你的书包里面藏着怎样的故事,说说你的书包或者关于书包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1.依据题目,确定中心文题妙解(1)“我的书包”侧重于从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对“我”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确立中心。
(2)“我是书包”则要求以“书包”的口吻表露自己的心声。
(3)“我和书包”,着眼于“我”和书包的关系,写两者之间的故事。
2.拓宽思路,丰富材料(1)让学生想象,还可以有哪些确立中心的角度?路边的“破”书包、最“贵”的书包、哭泣的书包、温暖的书包、智能书包、书包“减负”记、书包里充满爱、书包里的故事、爸爸的书包在闹鬼……(2)讲故事要求:1.依据所确定的中心,讲一个故事。
2.围绕中心尽量将故事讲得具体充实。
3.范文引路感悟写作书包里的故事童年像一杯美酒,醇香令人回味;童年像一朵栀子花,温馨沁人心脾;童年更像一把吉他,动听勾人心弦。
记得那是我三年级的时候了,当时的作业在小小的我面前显得很多,我做作业,也有些吃力,加上我性格本身有些毛躁,便顾不得书本的整齐了。
因此,我的书本经常被压折起来,我也无暇顾及。
好多新发下来的书本放到我这儿,几天后就会卷边折页,变成了一本“旧书”。
可是让我不解的是,原本有毛边的书本在第二天我从书包里拿出来的时候,竟整齐地排列着,一点毛边毛脚都没有。
让我很是诧异。
当时的我还是个懵懂的孩子,没心思考虑那书本是怎样变“新”的。
只是知道第二天早晨,书本就如被SHZXZX 施了魔法般,整齐地放在我的书包里。
终于有一天,我心中出现了这个疑惑。
于是,晚上我便悄悄从床上爬起来,蹑手蹑脚地走到房间门口--那里可以清楚地看见客厅。
客厅的中央散发着微弱的光芒,那光芒是柔和的,温暖的。
妈妈在淡淡的光芒的笼罩下,正把我的书本一个个从书包里拿出来,把毛边毛角挨个仔细压平,把折角向反方向一折,书本变整齐了许多。
最后,妈妈还小心翼翼地把书本放回我的书包里,生怕惊醒了正在“熟睡”的我。
我只知晓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似乎被轻轻触动了,一股暖流流入了我的心田.我踮着脚回到床上,却是一夜无眠……之后的每天,我都会在睡觉前把自己的书本弄平,像当时我看到的妈妈一样.尽管我的动作很是笨拙……今天,当我翻开书本看到久违的一个细小的折痕时,心中的回忆被慢慢勾起,记忆那么深,就好似在昨天发生的一样。
因为我清楚,妈妈的爱,就藏在那不起眼的折痕里……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训练,学会“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2、写作实践,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场景、一个物品,表达情感和思考。
一、文思涌动,潜心写作(一)研讨能否突出中心1.分发例文,静心阅读,认真思考:这篇《餐桌上的谈话》是否可以突出“父母关爱孩子,孩子理解父母”的中心。
自从姐姐考到北京上学,每周五晚餐就成了我们全家最隆重的一件事。
盼望着,等待着,周五如约而至。
“呦,闺女回来啦!饿了吧?饭菜都准备好了,咱们马上开饭!”于是,妈妈炒,爸爸端,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好吃的,我们一家四口团团而座。
我和姐姐看了又看,闻了又闻,哇!真香!我和姐姐情不自禁地感叹道。
妈妈呢,一个劲地询问姐姐这个那个的,姐姐呢,耐心地一一回答了妈妈,让妈妈不要担心。
老爸倒了一杯小酒,妈妈不愿意爸爸喝酒,因为爸爸总爱喝醉。
但我和姐姐为爸爸求情“妈,就让我老爸喝一杯吧,今天咱们不是都高兴嘛”。
一听这话,爸爸乐了,“还是我闺女最理解我。
”但姐SHZXZX 姐还是劝爸爸平时不要喝太多的酒。
妈妈给我和姐姐一人倒了一杯豆浆,还说:“饮料对身体不好,喝这个又暖和又营养。
”我和姐姐点了点头。
“来,咱们干一杯!”爸爸提议,我们都纷纷响应,那一刻,我们都很开心。
妈妈最担心姐姐在新学校吃不好,所以一直在问姐姐的伙食问题。
姐姐呢,一点也不嫌烦,一一地告诉妈妈,妈妈这才放了心。
尽管这样,妈妈还是不停地给姐姐夹菜,红烧肉呀,韭菜炒鸡蛋呀,都是姐姐爱吃的。
正当我要调侃一下妈妈的偏心时,爸爸笑呵呵地说:“来,你的。
”一块排骨落到了我的碗里。
我笑了,大家都笑了。
紧接着,妈妈也给我夹了一块红烧肉,我冲妈妈做了个鬼脸,说:“这还差不多。
”爸爸又询问了姐姐在新学校的学习情况,当得知姐姐周测考得不好时,爸爸一脸的平静,温和地说:“闺女,没事,别急!这不才刚刚开始吗?慢慢适应,一定会好起来的。
”妈妈也怕姐姐因为学习的事上火,一边吃一边鼓励姐姐。
姐姐也说,她有信心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让爸爸妈妈放心。
而且还叮嘱我要打好学习基础。
一顿饭,吃了很久,聊了很久,欢声笑语,萦绕在我家的每一个空间,我爱这充满着关怀、尊重和理解的家!2.集体讨论。
(1)学生将能够充分体现中心的语句勾画出来并简要分析。
比如作文第三段姐姐为爸爸求情,并叮嘱爸爸平时不要喝太多的酒,体现了姐姐对爸爸的理解;妈妈准备豆浆,并告诉孩子少喝饮料,体现了妈妈对孩子的关心。
姐姐对妈妈的提问都能耐心回答,体现了姐姐对妈妈的理解。
(2)学生将能够体现中心但内容不够具体充实的内容勾画出来。
比如作文第四段“妈妈最担心姐姐在新学校吃不好,所以一直在问姐姐的伙食问题。
姐姐呢,一点也不嫌烦,一一地告诉妈妈,妈妈这才放了心。
”这个内容可以体现中心,但“谈话”内容不具体,不能很好突出中心。
SHZXZX 教师总结:《餐桌前的谈话》这篇作文,“谈话”是重点,所以只有将谈话的内容、谈话时的语气和表情等具体写出才能突出中心。
另外,结尾处“我爱这充满着关怀、尊重和理解的家!”用直接点明主旨的方式也突出了中心。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写作材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
(二)指导怎么突出中心1.示范修改第四段。
原文:“呦,闺女回来啦!饿了吧?饭菜都准备好了,咱们马上开饭!”于是,妈妈炒,爸爸端,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好吃的,我们一家四口团团而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