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定都北京是人民与历史的选择_王聚英

定都北京是人民与历史的选择_王聚英


后,党中央撤离西柏坡移驻北平。
代我们警备团到承德去的任务。 10月2日就出发了,在路
总而言之,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争
上走了一个月才到达承德。 到了承德后,程子华对我们
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的斗争。 1946年6月,全面 内
讲,说中央不来了。 因为这时东北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 战爆发,党中央领导解放区军民经过战略防御,粉碎了
临时再议。” 是为下一步新政协的筹备与召开奠定良好
治方面来考虑定都问题的。
的基础。 而新政协的召开又为产生民主联合政府和成
先来看看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变
立新中国的先决条件。 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与民主党
迁。
派准备在哈尔滨筹备与召开新政协会议、 宣布新中国
(一) 党中央曾计划从延安移驻东北与华北接合地
11 WENSHI JINGHUA
●史海存真●
解放,和平解放北平,华北中原解放,随后百万雄师过大
房山良乡,在此停留一个月进行集训期间,他经常谈论
江,很快夺取了全国胜利。
政治、军事形势;叶剑英明确告诉接管干部们:北平将来
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经历过多次
是新中国红色的首都,我们必须要把北平的工作搞好。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所在地的 选址与迁移
定都,即选定国家首都,是中国历朝历
荩 主中 席国 团人 就民 位政
治 协 商 会 议 第 一 届 全 体 会 议 大 会
代统治者极为重视的一件大事。 由于历史上各朝代所处 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
军。 1985年,邓小平指示中国军队裁减员额100
歼 灭 战 之 后 , 即 1948 年 12 月 下 旬 , “ 我 先 同 罗 荣 桓 同 志 谈
治家们具有预见性的战略眼光,而且也说明,当时中国
了这个想法。 我说,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和平解放北平,使
革命形势发展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成定局,中共即将成
北平这个文化古都免遭战火的破坏,使人民的生命财产
为领导全中国的执政党了。 选择都城,定都何地,已成为
月 27日 新 政 协 会 议 最 后 通 过 新 中 国 定 都 北 平 的 决 议 。
位十分重要,能扼守连接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 同时
定都问题是中共高层领导人考虑的一个重要战略
靠近社会主义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国界长而无战争
问题。 1948年9月,中央九月会议期间,毛泽 东同华北军
之忧;虽然离海近,但渤海是中国内海,有辽宁山东两个
9 WENSHI JINGHUA
●史海存真●
定都北京是人民与历史的选择
●王聚英 张迎潮 尤秀斌
北 京 ,作 为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的 首 都 ,已 经 有60年 的
历史了。 众所周知,1949年9月,新政协第一届全 体会议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 并自当月
27日起正式改北平为北京。 其实,中共领导 人早在抗战胜利后, 就考虑中共中央所在 地的迁移问题。 曾想选择的地方有承德、哈 尔宾、淮阴以及后来的南京、西安等。 当然, 作为战争年代的中央所在地和作为执掌政 权的新国家首都,不是一个概念。 但为何最 后选择北平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呢? 这其中 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吗?
后定案。 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
未来定都的设想;1948年12月, 党内高层领导人明 确 提
王稼祥畅谈了定都南京、西安、安阳、开封、洛阳等
出了和平解放北平,准备定 都北平的意见;1949年3月党
都不太合适的理由后,明确回答说:“我认为,首都最理
的 七 届 二 中 全 会 正 式 作 出 了 定 都 北 平 的 决 定 ;1949年9 想的地点是北平。 北平不仅地理位置很好,而且战 略 地
彩 的 直 升 机 仿 佛 绿 色 的 雁 阵 ,107 架 新 型 轰 炸 相最多的一次;25个车辆方队由陆军、 海军、空
机、强击机、歼击机如同银色的闪电,陆海空航 军、第二炮兵的400多台车辆组成,方 队 数 量 和
空兵首次联合编队飞越天安门上空。 一枚枚中 车辆数量都创造了新中国历次国庆阅兵之最。
首次超过了步兵。
多辆战车组成, 是新中国历次阅兵中最大的装
11时5分, 在压阵的第二炮兵4个战略导弹 甲阵容;战略导弹部队的常规地地导弹、中程地
方队驶进广场的同时,10个空 中 梯 队 组 成 的 强 地核导弹、远程地地核导弹等组成的4个导弹方
大机群超低空呼啸而来,穿云破雾。 25架涂着迷 队, 是新中国历次国庆阅兵中第二炮兵导弹亮
李富春、 沈钧儒、 谭平山、 章伯钧、 蔡廷锴、 王绍鏊、 高 崇 民 、 朱 学 范 、 李 德 全 等10人 。 高 岗 宣 布 : “关 于
距海不远的地带,大多是基于以上3个方面条件考虑的。 新政协诸问题座谈会由我们10人组成, 以后如有 变动 ,
实质上,历朝统治者大多是从有利于国家政权巩固的政
成立。 后由于东北全境解放, 北平解放, 民主人士才
区的承德。 抗战胜利后,为了发展东北,1945年9月,中共
从哈尔滨到沈阳, 又到北平参加新政协会议的。 于是
中央决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为此作
哈尔滨未能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
出了一系列战略决策。 把承德作为中共中央临时所在
(三)1946年,中共中央还曾准备把所在 地 搬 迁 到 江
行了,最好北平不要打。 其目的是完整保存古都,以备未
的首都,应选在北平。 ”毛泽东听后表示完全同意。
来定都北平。 据当时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回忆说:争
上 述 解 放 军 将 领 等 高 层 领 导 人 在1948年 底 和1949
取和平解放北平问题,这个想法荫生于新保安、张家口
年初所谈定都北平的意见, 不仅反映了我党军事家、政
市。 党中央特批哈尔滨为特别市,准备在这里作
为党中央的所在地。
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央曾决定到哈尔滨,但
哈尔滨离延安太远,中间需要有一个中转地,于
是党中央选定承德作为临时所在地。 1947年,党
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期间,东北野战军林彪、
罗荣桓还曾致电毛泽东,建议党中央迁往东北。
▲1948 年 10 月 部 分 北 上 的 民 主 人 士 在 哈 尔 滨 合 影 。 第 一 排 左 起 : 李 立三、 谭平山、 沈钧儒、 李德全、 蔡廷锴; 第二排左二为朱学范、 左三为章伯钧。
10 WENSHI JINGHUA
●史海存真●
有回忆; 二是毛泽东有电报; 三是符合实际情
况中央东北局、 东北行政委员会的所在
地,是东北解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再
就是哈尔滨与苏联最近, 便于取得苏联的支援
和帮助,从国际政治格局来讲,是最安全的大城
区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员的徐向前谈山西作战解放
半岛拱卫,战略上十分安全。 一旦国际有事,不致京都震
太原问题时,透露出和平解放北平和定都北平的设想与
动。 此外,北平是明清几朝帝都,从人民群众的心理上,
心愿。 毛泽东听了徐向前汇报后说,看来太原不打是不
也乐意接受。 考虑到这些有利条件,我的意见,我们政府
地,就近指挥这场伟大的斗争。 据当年亲身经历者吴烈
苏淮安。 这方面史料有不少可以说明。 由于内战爆发,这
将军回忆说:抗战胜利后,李富春(中央副秘书长兼中央
个决策没有实现。
办公厅主任)找我谈话说,中央准备到东北去,到那里指
(四)1948年5月, 为了便于指挥战略进 攻 和 战 略 决
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很有利。 要离开延安到东北去,原来
1948年8月29日 ,毛 泽 东 考 虑 当 时 情 况 ,主 要 是 全国战局变化, 随即复电说:“中央必须留在关 内,我亦暂时不能离开。 ”
等主客观条件不同,因此在都城选择和确定的着眼点也
1948年10月 , 民 主 人 士 陆 续 到 达 东 北 解 放 区 哈 尔
有所不同。 按照一些古都学专家的研究考察观点,选择
建 国 50 周 年 庆 典 的 隆 重 阅 兵 创 下 了 诸 多 之
万,经过那次战略调整,全军减少了大军区和军 最:新中国13次国庆阅兵中兵种最多的一次;阅
官的数量,却增加了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部队 兵方队横排面为25人,创造了世界之最;装甲阵
等现代化兵种部队。 新组建的集团军内,特种兵 容由坦克方队、步战车方队、装甲 车 方 队 共100
据老同志们回忆:1948年12月, 叶剑英被 任 命 为 北
1948年1月17日, 傅作义召集华北7省市参 议 会 ,讨
住处也没有。 ”罗荣桓听后表示同意支持,而平津前线司
持何思源从事推进北平和平解放运动。
令员林彪不同意聂荣臻的分析意见, 认为这只是幻想,
何思源利用傅作义的权势和一些舆论阵地宣传自
不可能实现,还是要靠打来解决问题。
己的和平主张,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拥护。 当时北平的广
聂荣臻考虑到事关重大,于是就以个人名义向党中
滨, 民主党派人士沈钧儒等人在哈尔滨召开了3次座谈
都城主要是根据经济、 军事和地理位置3方面条件来考
会 (10月21日 、 23日 , 11月15日 ), 参 加 者 有 : 高 岗 、
虑的。 为此,从殷周至北宋以前的2000多年中,全国性的 都 城 多 选 在 中 原 地 区 ; 南 宋 800 年 以 来 , 都 城 移 到 了 偏 东
毛泽东问:“我们很快要取得全国胜利了,我们的政 府定都何处? 你有什么意见? 历史上,历代皇帝把京城不
党中央最早是什么时候考虑定都北平的呢?
是选定在西安,就是开封,要么就是南京、北京。 我们的
从目前看到的历史记载,应该说:1948年9月 毛 泽 东
首都选在哪里最合适呢? 中央虽有个考虑,但还没有最
在中央九月会议上最早提出了”最好北平不要打“,以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