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隔爆电气设备失爆检查标准

隔爆电气设备失爆检查标准

隔爆电气设备失爆检查标准(企业内部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中动态运行的隔爆电气设备的“失爆”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和地面易发生瓦基斯、煤尘爆炸环境中动态运行的隔爆电气设备。

本标准只涉及隔爆型而不涉及采用其他防爆措施防止爆炸危险的形式。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eqv IEC 60079-0:1998)GB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eqv IEC 60079-1:1990)GB3836.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3部分:增安型:“e”(eqv IEC 60079-7:1990)GB3836.13-1997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3部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检修(enq IEC 79-19:1993)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失爆:动态运行中的隔爆电气设备(包括连接电缆及接线盒等关联设备)的某个部件(部位)有一处不符合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3836.13-1997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3部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检修》、《煤矿安全规程》(2012年版)及其它相关法规条款规定,并且是可能引发瓦斯、煤尘爆炸及人员伤亡事故的隐患。

4.隔爆外壳隔爆外壳有裂纹、开焊,或面积在50cm2范围内,变形长度超过50mm,且凹凸深度超过5mm为失爆。

隔爆金属外壳表面有大于实际壁厚15%或深度大于0.5mm,面积大于1cm2(不含漆皮)的氧化层脱落为失爆。

凡是安装有轴承转轴且穿过隔爆外壳壁的地方均应设置隔爆轴承盖,否则为失爆。

隔爆设备的隔爆腔之间严禁直接管通,必须保持原设计的隔爆性能,否则为失爆。

隔爆外壳上透明件(如观察窗或灯具的透明罩)破裂、松动,表面伤痕或磨损深度大于1mm(含1mm)为失爆。

隔爆外壳上观察窗内密封衬垫应同时符合以下要求:衬垫必须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或金属包覆的不燃材料制成;衬垫的厚度不能小于2mm;衬垫接合面宽度:当外壳容积不大于100cm3时,不小于6mm;当外壳容积大于100cm3时,不小于9.5mm;衬垫牢固程度:安装后的衬垫,结构上应保证不会脱落,在外壳内产生爆炸压力时也不会被挤出。

其中有一项不符为失爆。

(GB3836.2-2000 附录D)禁止用溶剂擦洗塑料透明件,不允许对透明件重新胶粘或修理,只允许用原制造厂规定的配件替换,否则为失爆。

(GB3836.13-1997:5.2.7)5.隔爆结合面5.1非螺纹隔爆结合面的间隙和宽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否则为失爆。

(GB3836.2-2000 表1)表1 I类外壳隔爆接合面的最小宽度和最大间隙接合面宽度L (mm)与外壳容积V(cm3)对应的最大间隙a V≤100V>100平面接合面和止口接合面6≤L<12.5 0.30 —12.5≤L<250.40 0.4025≤L0.50 0.50 操纵杆和轴b6≤L<12.5 0.30 —12.5≤L<250.40 0.4025≤L0.50 0.50 带滑动轴承的转轴c6≤L<12.5 0.30 —12.5≤L<250.40 0.4025≤L<400.50 0.5040≤L0.60 0.60带滚动轴承的转轴d6≤L<12.5 0.450 —12.5≤L<250.60 0.6025≤L0.750 0.750a 参见GB3836.2-2000 表1的注2b 参见GB3836.2-2000 表1的注3c 参见GB3836.2-2000 表1的注4d 参见GB3836.2-2000 表1的注55.2 螺纹结合面的最小啮合扣数为5扣,当容积大于100cm3时,最小轴向啮合长度为8mm;当容积不大于100cm3时,最小轴向啮合长度为5mm;螺纹精度不低于3级,螺距不小于0.7mm;对于圆柱形螺纹,螺纹部分至少有8mm长度,并且至少6扣螺纹;螺纹接合面须有防止自行松脱的措施。

其中一项不符为失爆。

(结合GB3836.2-2000:5.3附录C4、附录D1.3《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1.2.5的内容制定)5.3 胶粘接合面的接合面宽度应符合表2规定,否则为失爆。

(GB3836.2-2000:5.5)表2胶粘接合面的接合面宽度外壳容积V(cm2) 接合面宽度L(mm)V≤10L≥310<V≤100L≥6V>100L≥105.4 快开式门或盖因变形打不开造成隔爆接合面间隙大于或隔爆接合面有效宽度小于表1规定值为失爆。

5.5 防爆结合面的表面平均粗糙度Ra应不超过6.3μm,否则为失爆。

(GB3836.2-2000:5.2.2、《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1.2.4)5.6 偶然机械伤痕,其深度宽度均不超过0.5mm,其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L'不小于规定宽度L的三分之一,伤痕两侧高于无伤表面的凸起部分必须磨平。

有一项不符为失爆。

(GB3836.13-1997:5.3.1.2)5.7 在L和L'的范围内,具有一段连续无伤隔爆面的有效长度L'小于表3的规定时,为失爆。

无伤隔爆面的有效长度L'计算见图1。

(GB3836.13-1997:5.3.1.2)表3 允许修复连续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单位:mmL或L140.0 25.0 15.0 12.5 8.0 L'20.0 13.0 8.0 5.0 5.0L=A+B+CL=A+BL'—无伤隔爆面的有效长度L—隔爆接合面规定宽度L1—螺孔边缘至隔爆面边缘最短有效长度图1 无伤隔爆面的有效长度计算5.8 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 1.0mm、深度不大于 1.0mm的砂眼,在宽度L不小于15mm之间的隔爆接合面上每平方厘米不超过两个:宽度L小于10mm的隔爆接合面上不允许出现砂眼。

有一项不符为失爆。

(GB3836.13-1997:5.3.1.2)5.9 隔爆结合面的法兰减薄厚度,应不大于原厚度的15%,否则为失爆(《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1.2.6)5.10 隔爆结合面有锈迹(非云影),用棉纱擦后,仍留有锈蚀斑痕者,为失爆。

5.11 隔爆结合面上不得有油漆和硬杂物,且油漆的痕迹不得超过隔爆结合面宽度的1/3,否则为失爆。

5.12 隔爆结合面表面应进行防腐处理,应使用防锈油防腐或磷化处理,且通常不允许使用油漆或类似材料涂覆,除非已证明该材料和涂覆工艺不会影响隔爆性能,否则为失爆。

(GB3836.2-2000:5.1注2)5.13 隔爆结合面上的孔或螺孔应满足GB3836.2-2000中5.2.6的规定,否则为失爆。

(GB3836.2-2000:5.2.6)6. 电缆引入装置6.1 采用填料密封的电缆引入装置:接线时填料密封的最小轴向长度为20mm,未接线的接线嘴,应用与接线嘴法兰厚度、直径相符的钢垫板封堵压紧或用符合规定的绝缘胶堵死。

有一项不符为失爆。

(接线时的规定参照GB3836.2-2000附录D1.2)6.2 采用橡胶密封圈的电缆引入装置:未接线的接线嘴应将密封圈、金属挡板、金属垫圈依次装入,且都只能装一个;接线的接线嘴应将密封圈、金属垫圈依次装入,且都只能装一个,接线的接线嘴压紧后仍不能将密封圈压紧时,只能在密封圈与喇叭嘴之间装一个厚度适当不开口的金属垫圈来调整,不得再垫其它杂物(包括再加金属密封圈等);然后均需用同等强度的接线嘴法兰压紧(以单手晃动喇叭嘴,上下左右均不得晃动),接线嘴压紧后应有间隙,余量不小于1mm,电缆压线板应压紧电缆,且压线板与喇叭嘴之间应留有小于1mm的余量。

有一项不符为失爆。

6.3 采用带螺纹的电缆引入装置:接线的螺旋式接线嘴的密封圈、金属垫圈、螺旋式喇叭嘴应依次装入,且都只能装一个;未接线的螺旋式接线嘴的密封圈、金属挡板、金属垫圈、螺旋式喇叭嘴应依次装入,且都只能装一个;用单手五指顺压紧方向用力不得拧动。

有一项不符为失爆。

(参照GB3836.2-2000附录D1.3)6.4 金属挡板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表4要求,厚度不小于2mm;金属垫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表4要求,金属垫圈内径应与喇叭嘴伸入器壁部分规格一致,厚度应不小于1mm。

有一项不符为失爆。

表4 密封圈外径(金属垫圈外径、金属挡板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间隙(单位:mm)D a D0b-DD≤20 ≤120<D≤60 ≤1.5D>60 ≤2a D:表示密封圈外径(金属垫圈外径、金属挡板直径)。

b D0:表示进线装置内径。

6.5 电缆护套伸入器壁的长度应符合5mm-15mm的要求,小于5mm为失爆,电缆和密封圈内径接触部分不得挫细,否则为失爆。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1.3.1e)6.6 若用铠装电缆供电时,对于采用橡胶密封圈的电缆引入装置,密封圈要全部套在铅皮上:对于采用填料密封圈的引入装置,应用符合规定的绝缘密封胶封至三岔口以上40mm。

有一项不符为失爆。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1.3.1d)6.7 低压隔爆开关接线室内不允许由负荷侧接线嘴接入(引出)电源线或从电源侧接线嘴接入(引出)负荷线;低压隔爆开关的控制线、信号线接线嘴严禁接入(引出)动力线。

有一项不符为失爆。

6.8 靠近电缆引入装置处的电缆应有松弛度,不得使引入装置或接线柱受到拉力,否则为失爆。

(《煤矿安全规程》第468条)7. 密封圈7.1 密封圈材质须符合GB3836.1中的老化试验前后的硬度IRHD 变化量不得超过20%,否则为失爆。

(GB3836.1-2000附录D3.3)7.2 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表4规定值,否则为失爆。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表4-1-4)7.3 密封圈外径与电缆外径差应小于1mm,芯线截面积4mm2及以下电缆的密封圈内径应不大于电缆外径,否则为失爆。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1.3.1c)7.4 如果电缆引入装置采用具有同样外径尺寸但内径尺寸不同的任何密封圈,则密封圈非压缩轴向长度(宽度):圆形电缆直径大于20mm,非圆形电缆截面圆周长不大于60mm时,最小为25mm。

有一项不符为失爆。

(GB3836.2-2000附录D1.1.1)7.5 如果电缆引入装置公仅使用一种规定的橡胶密封圈,该密封圈最小的非压缩轴向长度(宽度)应符合7.4的规定,否则为失爆。

(GB3836.2-2000附录D1.1.2)7.6 密封圈的非压缩径向长度(厚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3倍,且必须大于4mm,否则为失爆。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1.3.1c)7.7 密封圈修整后应整齐圆滑,凹凸大于2mm(含2mm)为失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