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控敏感点案例手册---景观篇2016版前言一个项目,从最初的总体规划到竣工验收,其间大抵有四个年头,我们努力着,让一张图纸上的意向,成为钢筋水泥的实体,成为千百户业主的理想家园。
为了多一分完美,少一分遗憾,此篇案例,汇集百余个项目经验,从客户敏感点出发,寻找产品营造和服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瑕疵。
供查阅对照。
目录一景观设计篇二景观工程篇案例1案例描述:园区观赏性节点过多、功能区域偏少,景观参与度低;节点分布不均匀,景观均好性弱。
原因分析:设计阶段整体空间布局不合理,节点尺度推敲不细致,未充分考虑景观均好性。
解决措施:建筑规划阶段需注意多专业共同参与,以人为本、加强整体布局合理性。
案例2案例描述:景观公共活动空间缺乏停留点位,且未考虑停留点位布局的合理性和舒适性。
原因分析:整体设计风格单一,轴线景观(法式、工整)和组团景观(自然、多变)数量不合理。
解决措施:设计过程合理布置,充分考虑景观的参与性、使用性需求。
案例3案例描述:景观以观赏为主,参与度较低。
原因分析:传统景观以观赏为主,法式景观注重规则、对称、图形美,对使用需求考虑不全面。
解决措施:加强景观研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成本区段选择不同的功能性设置,提升景观参与性。
案例4案例描述:园区隐形消防通道做法不符合消防规范要求,存在验收隐患。
原因分析:为确保园区整体景观效果,对消防通道和登高面进行隐形处理,后期有业主投诉风险。
解决措施:在满足国家规范的前提下,对消防通道、登高面进行功能设置,不得采用隐形处理手法。
案例5案例描述:泳池马赛克颜色偏深,水域能见度低,不符合验收规范。
原因分析:设计时过度追求沉静大气的展示效果,未充分了解当地验收要求。
解决措施:景观设计及马赛克选型时,需提前了解当地规范要求。
案例6案例描述:儿童活动场地周边为石材侧壁等硬质材料时,易导致磕碰,存在安全隐患。
原因分析:设计阶段未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安全性。
解决措施:使用成品塑胶包边处理,后续设计中需明确周边为柔性材料。
案例7案例描述:园路90°转角处草坪易被踩踏,造成死亡、露土。
原因分析:园路转弯半径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使用功能。
解决措施:园路类似部位圆角处理,满足人行、车行(三轮电瓶车)要求。
案例8案例描述:景观、建筑基础部位石材线条被植物遮盖,产生无效成本。
原因分析:施工图竖向设计不细致,评审不到位。
解决措施:加强景观、建筑基础部位石材线条合理性设计。
案例9案例描述:乔木种植点位距离建筑过近,影响户内采光,易造成业主投诉。
原因分析:设计时对苗木的特性、遮光性考虑不足。
解决措施:在建项目和已交付项目的同类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后续设计中建筑的南侧5米范围内不建议种案例10案例描述:特殊地区的客户喜好不同,如浙江南部地区不喜欢榕树,广东地区院门喜欢朝南开等。
原因分析:各地风俗不一,如未充分考虑,容易引起客户投诉。
解决措施:销售部门需提前进行市调,明确当地客户的特殊需求及风俗习惯,进行提前规避。
原因分析:为保证即时效果,植物种植密度过高,后期水肥无法到位。
案例11案例描述:植物种植密度过高,导致后期苗木竞争性死亡,浪费资源。
解决措施:保证边缘植物的密度,调整内部植物种植密度,提高景观种植的科学性。
案例12案例描述:受阴面草坪退化严重。
原因分析:排水不畅、长期受阴(建筑、常绿乔木下方)、养护不力、土壤板结。
解决措施:植物配置时应注意受阴区域品种选择,合理布置草坪和耐阴植物。
草坪分布区域应明确区分:光照充分的区域可大面积采用混播草坪;狭小的受阴区域可采用矮麦冬、兰花三七、葱兰、过路黄等替代植案例13案例描述:南方项目植物生长旺盛、形态极易变形。
原因分析:植物设计手法未根据区域进行调整,规则式、小面积点种手法在南方地区不易打理,易变形。
解决措施:区域植物配置手法应明确区分:南方植物宜采用自然式、大面积片种、强烈色彩对比等手法;目录一景观设计篇二景观工程篇案例1 案例描述:绿化种植回填土粘性强、透水性差,不符合种植土标准、影响植物生长。
解决措施:1、严格执行《种植土回填验收记录表》验收标准,及时改良不达标土方。
原因分析:种植土品质受当地资源现状影响较大,现场监管不力。
案例2案例描述:地下车库顶板区域土方集中堆载、土方高度超结构荷载,存在安全隐患。
原因分析:景观施工场地未及时、完整提供,技术交底不到位,现场监管不力。
解决措施:1、土方回填前及时、完整提供施工场地,减少交叉施工干扰。
案例3案例描述:土方整形未完成、骨干乔木种植过早,对乔木天际线和下层灌木层次影响较大。
原因分析:未按施工图整理地形,土方造型评审环节缺失,现场监管不力。
解决措施:1、暂停乔木种植、按施工图及时调整土方造型,评审通过后进行乔木种植。
案例4 案例描述:围墙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开裂。
解决措施:1、沿裂缝方向垂直切割5mm 竖缝(切缝应贯通墙体),切缝内填充泡沫条、面层设置5mm 宽黑 色塑料 嵌缝条,墙面涂料施工完成后嵌缝条内打耐侯胶(同涂料颜色)。
原因分析:基层土方回填未分层夯实,围墙基层土质变化部位结构未断开、未设置独立构造柱。
案例5 案例描述:基层土方回填、结构植筋不规范,造成铺装面沉降、开裂。
解决措施:1、土方沉降稳定后拆除沉降缝两侧铺装,重新进行铺装;严重部位应采取桩基处理;铺装开 裂未沉降部位进行二次勾缝处理。
原因分析:基层土方回填未分层夯实,结构交接部位植筋不规范。
案例6案例描述:回填土方不均匀沉降,造成结构开裂、绿化与建筑脱离。
原因分析:土方回填时未预留沉降量,回填完成后土体沉降不充分。
解决措施:1、基层回填土应选用强度高、稳定性、透水性好的塘渣,分层回填、夯实或进行结构加固。
案例7 案例描述:泳池、泵坑砖胎模未粉刷,混凝土施工会存露浆问题,后期存在渗漏隐患。
解决措施:1、做好景观结构施工交底,明确各项施工细节作法。
2、提高景观管理人员结构施工管控能力,借用土建管理人员的力量、加强结构施工品质管理。
原因分析:施工交底未明确砖胎模具体作法,现场监管不力。
案例8案例描述:泳池侧壁施工偏差过大,用砖砌体进行抬高,存在渗漏隐患。
解决措施:1、拆除砖砌体、凿毛池壁上口面层并清洗干净,套浆后浇筑同标号混凝土。
2、加强现场技术交底,借用土建管理人员的力量、加强结构施工品质管理。
原因分析:景观施工单位管理粗放、放样错误,施工过程中监管不力。
案例9 案例描述:防水对穿螺栓凿除时留头较长、未做防锈处理,存在防水隐患。
解决措施:1、按规范要求凿除对穿螺栓,并进行防锈处理,外部采用抗渗砂浆抹平。
2、加强技术交底,落实工程节点验收。
原因分析:景观施工单位操作不规范,施工过程中监管不力。
案例10 案例描述:园区铺装严重积水,影响正常使用。
解决措施:1、在易积水部位(道路转弯、消防登高场地周边等)增设排水口。
原因分析:道路找坡和排水口点位不吻合,排水口数量偏少、易堵塞。
案例11 案例描述:地面铺装石材色差大、板材色筋多,整体观感较差。
解决措施:1、凿除色差较大板材,重新进行铺装。
2、加强材料进场验收管理,色差板(无色筋、无色斑)使用时可进行挑选、分类,在同一区 原因分析:石材进场验收不严格,铺装前未筛选板材。
案例12 案例描述:景观水景湿贴部位石材严重泛碱,影响整体观感。
解决措施:1、拆除泛碱部位板材,按规范要求重新铺帖,重点注意拼缝部位挤胶施工。
2、石材景墙、水景尽可能采用点挂或干挂工艺,避免泛碱隐患。
原因分析:水景池壁结构偏差,使用水泥砂浆找平;压顶石材未按规范施工;板材湿贴未使用专用胶泥。
案例13 案例描述:地面铺装石材潮湿、泛碱严重,整体观感较差。
解决措施:1、清除面层泛碱物质、清理原有勾缝,清洗干净、干透后按规范要求重新勾缝。
2、地面铺装材料禁止使用大理石,施工过程严控基层结构偏差、干粉层应小于3cm 。
原因分析:石材铺装干粉层偏厚、勾缝不密实,选用大理石铺装增加泛碱机率。
案例14 案例描述:围墙面层流挂污染严重,影响整体景观效果。
解决措施:1、清除墙面污染,重新切割滴水槽。
2、注重设计节点评审,落实样板先行,加强现场管控。
原因分析:围墙压顶下口未设置滴水凹槽,压顶面层污水流挂至墙面造成污染。
案例15 案例描述:室外木地板防腐木龙骨未作垫高处理,存在变形、腐烂隐患。
解决措施:拆除已安防腐木装龙骨,按规范设置100x150通长混凝土翻边(间距同龙骨),用膨胀螺栓将 防腐木龙骨固定在翻边上。
原因分析:技术交底不到位,现场监管不严。
案例16 案例描述:木地板变形、起拱,板间缝隙不统一。
解决措施:1、拆除变形板材,用相同板材(质量达标)进行更换,整改过程注意成品保护。
2、加强材料品质验收,严格落实奖罚制度。
原因分析:防腐木品质不达标,材料进场检验不到位。
案例17案例描述:园区塑胶材料的环保性。
原因分析:塑胶材料准入门槛低,环保性关注不足。
解决措施:要求选用大厂品牌及正规施工单位,同时要求施工单位上报产品检测报告。
案例18案例描述:园区活动设施设备的安装质量。
原因分析:园区活动设施设备由厂家安装,缺乏监管。
解决措施:要求加强过程监管及安装后验收工作。
案例19 案例描述:花钵内植物体量不饱满、品种单调、层次感弱。
解决措施:用有机土壤(配比为珍珠岩:中砂:泥炭土:砂性土壤=20:20:30:30)更换花钵内种植 土,选择花期长、抗性好的本地花灌木品种,注意花色层次搭配,加强后期养护管理。
参照右 原因分析:施工交底不到位,现场监管不力;花钵内种植土贫瘠板结、透水性差,后期养护不到位造成植 物生长不良。
案例20 案例描述:乔灌木之间缺少中层植物过渡、层次断档,整体性较弱。
解决措施:单一乔木孤植或丛植时需加强中下层亚乔木搭配,以开花亚乔木(红梅、樱花、垂丝海棠、紫 薇、蜡梅等)点缀、呼应大乔木为主,品种不宜超过两种;下层补种花灌木(木槿、花石榴、 原因分析:按图施工的绿化种植效果不理想时,未及时增补苗木(确保目标成本可控)。
案例21 案例描述:围挡周边绿植缺少中层花灌木、配置单一,层次感较弱。
解决措施:1、要求施工单位增补花灌木、色叶植物(如:叶子花、木槿、海芋、鹤望兰、美人蕉等)。
2、加强灌木种植图审核,固化群落灌木设计标准。
原因分析:按图施工的种植效果不理想时,未及时增补苗木(确保目标成本可控)。
案例22 案例描述:灌木种植区土方偏高,收边灌木脱脚严重;浇水后泥水外流、污染铺装石材,影响灌木生长。
解决措施:1、降低土方高度(低于铺装面3cm ),更换脱脚灌木。
2、加强种植区周边结构精准施工管理,落实苗木进场验收制度。
原因分析:收边部位混凝土结构过高、未及时凿除,种植土回填过高,现场监管不力。
案例23 案例描述:收边灌木线形不流畅,影响整体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