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易错题含详细答案
∵ 中心点是表示 2 的点, ∴ A、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5.5,9.5. 【解析】【解答】解:(1)因为折叠纸面,使数字 1 表示的点与﹣1 表示的点重合,可确 定中心点是表示 0 的点, 所以﹣3 表示的点与 3 表示的点重合, 故答案为:3;(2)①因为折叠纸面,使﹣1 表示的点与 5 表示的点重合,可确定中心点 是表示 2 的点, 所以 10 表示的点与数﹣6 表示的点重合, 故答案为:﹣6; 【分析】(1)先求出中心点,再求出对应的数即可;(2)①求出中心点是表示 2 的点, 再根据对称求出即可;②求出中心点是表示 2 的点,求出 A、B 到表示 2 的点的距离是 7.5,即可求出答案.
6.有甲、乙、丙三个容器,容量为毫升.甲容器有浓度为 的盐水 毫升;乙容器中 有清水 毫升;丙容器中有浓度为 的盐水 毫升.先把甲、丙两容器中的盐水各 一半倒入乙容器搅匀后,再把乙容器中的盐水 毫升倒入甲容器, 毫升倒入丙容 器.这时甲、乙、丙容器中盐水的浓度各是多少? 【答案】 解:列表如下:
甲
乙
,
5÷ =10(天) 答:工作时间内下了 10 天雨。
【解析】【分析】先表示出原来两队的工作效率,然后计算出工作效率下降后两人的工作 效率,写出前后工作效率差的比,化简后确定 3 个晴天和 5 个雨天的工作进度是相同的, 然后计算出 3 个雨天与 5 个晴天完成的工作量,再求出下雨的天数即可。
10.一批工人到甲、乙两个工地进行清理工作,甲工地的工作量是乙工地的工作量的
【答案】(1)解:(+5)+(–3)+(+10)+(–8)+(+12)+(–6)+(–10)=0 所以小李最后回到出发点 1 楼.
(2)解:
54×2.8×0.1=15.12(度) 所以小李办事时电梯需要耗电 15.12 度. 【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结果; (2)利用所给数据的绝对值的和计算总的层数,然后根据每层高 2.8m,电梯每上或下 1m 需要耗电 0.1 度利用乘法可得结果.
7.一项工程,甲、乙、丙三人合作需要 13 天完成.如果丙休息 2 天,乙就要多做 4 天,或 者由甲、乙两人合作 1 天。问这项工程由甲独做需要多少天?
【答案】 解:丙的工作效率是乙的:4÷2=2,
(天) 答: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需要 26 天。 【解析】【分析】 丙 2 天的工作量,相当乙 4 天的工作量.丙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 的 4÷2=2(倍),甲、乙合作 1 天,与乙做 4 天一样.也就是甲做 1 天,相当于乙做 3 天,
六年级数学易错题含详细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 . 对 于 实 数 a 、 b , 定 义 运 算 : a▲b=
; 如 : 2▲3=2 ﹣ 3= ,
4▲2=42=16.照此定义的运算方式计算[2▲(﹣4)]×[(﹣4)▲(﹣2)]=________. 【答案】1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4)=2﹣4= 2=16,
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的 3 倍.乙做 13 天,甲只要 天,丙做 13 天,乙要 26 天,
而甲只要 天他们共同做 பைடு நூலகம்3 天的工作量。这样就可以把乙和丙工作 13 天的工作量都归结 为甲工作的时间,然后求出甲单独完成需要的时间即可。
8.一项工程,乙单独做要 天完成.如果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 那么恰好用整天数完成;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比上次轮 流的做法多用半天完工.问:甲单独做需要几天?
9.甲、乙两项工程分别由一、二队来完成.在晴天,一队完成甲工程要 12 天,二队完成 乙工程要 15 天;在雨天,一队的工作效率要下降 ,二队的工作效率要下降 .结果 两队同时完成工作,问工作时间内下了多少天雨?
【答案】 解:原来一队比二队的工作效率高:
,
提高后的工作效率二队比一队高:
=
= , 则 3 个晴天 5 个雨天,两队的工作进度相同,共完成:
(2)解:由题意得-2+1+9+x=3, 解得:x=-5, 则第 5 个台阶上的数 x 是-5
(3)解:应用:由题意知台阶上的数字是每 4 个一循环, ∵ 31÷4=7…3, ∴ 7×3+1-2-5=15, 即从下到上前 31 个台阶上数的和为 15; 发现:数“1”所在的台阶数为 4k-1 【解析】【分析】(1)由台阶上的数求出台阶上数的和即可;(2)根据题意和(1)的 值,求出第 5 个台阶上的数 x 的值;(3)根据题意知台阶上的数字是每 4 个一循环,得到 从下到上前 31 个台阶上数的和,得到数“1”所在的台阶数为 4k-1.
浓度
溶液 浓度
溶液
开始
第一次 第二次
开始 第一次
丙 浓度
溶液
第二次
答:这时甲容器盐水浓度是 27.5%,乙容器中浓度为 15%,丙容器中浓度为 17.5%。 【解析】【分析】在做有关浓度的应用题时,为了弄清楚溶质质量、溶液质量的变化,尤 其是变化多次的,常用列表的方法,使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浓度=盐的质量÷盐水质 量×100%,盐的质量=盐水质量×浓度。
倍.上午去甲工地的人数是去乙工地人数的 倍,下午这批工人中有 的人去甲工地.其 他工人到乙工地.到傍晚时,甲工地的工作已做完,乙工地的工作还需 名工人再做 天,那么这批工人有多少人? 【答案】 解:设这批工人有 12x 人。 上午去甲工地的人数:12x÷(3+1)×3=9x(人),去乙工地的人数:12x-9x=3x(人);
,(﹣4)▲(﹣2)=(﹣4)
则[2▲(﹣4)]×[(﹣4)▲(﹣2)]= ×16=1, 故答案为:1 【分析】先利用定义计算括号中的值,再进行计算即可.在利用新运算的时候需要先判断两 个数的大小关系,根据其选择算式.
2.小李到某城市行政中心大楼办事,假定乘电梯向上一楼记为+1,向下一楼记为–1. 小李从 1 楼出发,电梯上下楼层依次记录如下(单位:层): +5,–3,+10,–8,+12,– 6,–10. (1)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李最后是否回到出发点 1 楼; (2)该中心大楼每层高 2.8m,电梯每上或下 1m 需要耗电 0.1 度.根据小李现在所处的位 置,请你算一算,当他办事时电梯需要耗电多少度?
5.服装厂买来一批布料,如果全部用来做上衣,刚好可以做 60 件。如果全部用来做裤 子,刚好可以做 90 条。现要用这批布料来做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组成的套装,可以做多少 套?
【答案】 解:1÷( + )
=1÷ =36(套) 答:可以做 36 套。 【解析】【分析】把这批布料看作单位“1”,然后用分数表示出做一件上衣用布占总数的几 分之几,再表示出做一条裤子用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用 1 除以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 共用几分之几即可求出共做的套数。
(人),即 8x=24,x=3,
12×3=36(人)。 答:这批工人有 36 人。
【解析】【分析】“ 下午这批工人中有 的人去甲工地”,所以这批工人的人数一定是 12 的倍数,所以设这批工人有 12x 人。根据人员分配确定上午去两个工地的人数和下午去两 个工地的人数,这样就可以求出甲工地相当于 8x 人做一整天,乙工地相当于 4x 人做一整 天;根据甲乙两个工地工作量的倍数关系假设甲工地有 3 份,乙工地的工作量是 2 份。然 后求出乙工地还剩下的工作量,求出甲工地做一整天需要的人数,然后求出 x 的值,就可 以求出工人的总人数。
4.操作探究: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所示),
(1)操作一: 折叠纸面,使数字 1 表示的点与﹣1 表示的点重合,则﹣3 表示的点与________表示的点重 合; (2)操作二: 折叠纸面,使﹣1 表示的点与 5 表示的点重合,回答以下问题: ①10 表示的点与数________表示的点重合; (3)②若数轴上 A、B 两点之间距离为 15,(A 在 B 的左侧),且 A、B 两点经折叠后重 合,求 A、B 两点表示的数是多少? 【答案】(1)3 (2)﹣6 (3)解:由题意可得,A、B 两点距离中心点的距离为 15÷2=7.5,
下午去甲工地的人数:12x× =7x(人),去乙工地的人数:12x-7x=5x(人); 甲工地:(9x+7x)÷2=8x(人),乙工地:(3x+5x)÷2=4x(人); 假设甲工地的工作量是 3 份,那么乙工地的工作量是 2 份,
8x 人一整天完成 3 份,4x 人一整天完成 份,
乙工地还剩下:
(份),
【答案】 解: 设甲、乙工作效率分别为 和 , 那么
,
所以
, 乙单独做要用 17 天,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 2 倍,
所以甲单独做需要:17÷2=8.5(天)
答:甲单独做需要 8.5 天。 【解析】【分析】 甲、乙轮流做,如果是偶数天完成,那么乙、甲轮流做必然也是偶数天 完成,且等于甲、乙轮流做的天数,与题意不符;所以甲、乙轮流做是奇数天完成,最后 一天是甲做的。那么乙、甲轮流做比甲、乙轮流做多用半天,这半天是甲做的。这样就可 以设出两队的工作效率,根据工作效率的关系计算甲独做需要的天数。
3.如图,阶梯图的每个台阶上都标着一个数,从下到上的第 1 个至第 4 个台阶上依次标着 -5,-2,1,9,且任意相邻四个台阶上数的和都相等.
(1)求前 4 个台阶上数的和是多少? (2)求第 5 个台阶上的数 是多少? (3)应用 求从下到上前 31 个台阶上数的和. 发现 试用含 k(k 为正整数)的式子表示出数“1”所在的台阶数. 【答案】(1)解:由题意得前 4 个台阶上数的和是-5-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