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学院期末复习大纲模板注:如学员使用其她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一)多选题1.线性规划模型由下面哪几部分组成?(ABC)A决策变量B约束条件C目标函数 D 价值向量★考核知识点: 线性规划模型得构成、(1、1)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线性规划模型得构成:实际上,所有得线性规划问题都包含这三个因素:(1)决策变量就是问题中有待确定得未知因素。
例如决定企业经营目标得各产品得产量等。
(2)目标函数就是指对问题所追求得目标得数学描述。
例如利润最大、成本最小等。
(3)约束条件就是指实现问题目标得限制因素。
如原材料供应量、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等,它们限制了目标值所能到达得程度。
2.下面关于线性规划问题得说法正确得就是(AB)A.线性规划问题就是指在线性等式得限制条件下,使某一线性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得问题。
B.线性规划问题就是指在线性不等式得限制条件下,使某一线性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得问题。
C.线性规划问题就是指在一般不等式得限制条件下,使某一线性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得问题。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考核知识点: 线性规划模型得线性含义、(1、1)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所谓“线性”规划,就是指如果目标函数就是关于决策变量得线性函数,而且约束条件也都就是关于决策变量得线性等式或线性不等式,则相应得规划问题就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3.下面关于图解法解线性规划问题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BC )A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图解法只适用于两个决策变量得线性规划B 图解法适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决策变量得线性规划C 图解法解线性规划要求决策变量个数不要太多,一般都能得到满意解D 以上说法A正确,B,C不正确★考核知识点: 线性规划图解法得条件、(1、2)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线性规划图解法得条件:对于只有两个变量得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在二维直角坐标上作图、4.在下面电子表格模型中,“决策变量”得单元格地址为(AB )A 、C12B 、D12C 、C4 D、D4★考核知识点: 电子表格中如何建立线性数学模型、(1、3)附1、1、4(考核知识点解释):电子表格中得数学模型得建立:(1)要做出得决策就是什么?(决策变量);(2)在做出这些决策时有哪些约束条件?(约束条件);(3)这些决策得目标就是什么?(目标函数),将对应得问题数据放在相应得电子表格中即可、5.通常,在使用“给单元格命名”时,一般会给(ABCD )有关得单元格命名A 公式 B 决策变量 C 目标函数 D 约束右端值★考核知识点: 给单元格命名得原则、(1、3)附1、1、5(考核知识点解释):给单元格命名得原则:一般给跟公式与模型有关得四类单元格命名。
例如:在例1、1电子表格模型中,单元格命名如下:(1)数据单元格:单位利润(C4:D4)、可用工时(G7:G9);(2)可变单元格:每周产量(C12:D12);(3)输出单元格:实际使用(E7:E9);(4)目标单元格:总利润(G12)。
6.按下面指定得括号填入下面所给得正确选项(BCD)一般在给“单元格命名”时,应在()菜单中,单击指向(),再选择()A视图B插入C名称D指定★考核知识点:单元格命名得步骤、(1、3)附1、1、6(考核知识点解释):给单元格命名得步骤:(1)选定需要命名得区域,把行列标志(名称)也包含在内;(2)在“插入”菜单中,指向“名称”,再选择“指定”选项;7.线性规划问题求解得结果有(ABCD )A唯一解B无穷多解C无解D无界解★考核知识点:线性规划解得结果分类,(1、4)附1、1、7(考核知识点解释):线性规划解得结果分类:唯一解、无穷多解、无解与无界解、8.下面关于线性规划得灵敏度分析得说法正确得就是(ABC )c得变化,以决定就是否需要调整决策;探讨在原线性规划模型得A 分析系数j基础上增加一个变量或者一个约束条件对最优解得影响b得可能变化,以决定就是否需要调整决策;探讨在原线性规划模B 分析系数i型得基础上增加一个变量或者一个约束条件对最优解得影响a得可能变化,以决定就是否需要调整决策;探讨在原线性规划模型C 分析ij得基础上增加一个变量或者一个约束条件对最优解得影响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考核知识点:灵敏度分析定义。
(2、1)附1、1、8(考核知识点解释):灵敏度分析得定义:(1)灵敏度分析研究得一类问题就是对于线性规划模型得各系数cj、bi、aij都有可能变化,需要进行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以决定就是否需要调整决策。
(2)灵敏度分析研究得另一类问题就是探讨在原线性规划模型得基础上增加一个变量或者一个约束条件对最优解得影响、9.根据下面得灵敏度报告,试分析,在最优解保持不变得情况下,下面说法正确得就是(AB )A 门得单位利润允许变化得范围为[0,750];B 窗得单位利润允许变化得范围为[200,+∞);C 门得单位利润允许变化得范围为[150,750];D窗得单位利润允许变化得范围为[0,+∞)。
★考核知识点:单个目标函数系数变动对最优解得影响(2、2)附1、1、9(考核知识点解释):单个目标函数系数变动对最优解得影响:10、目标函数系数同时变动得百分之百法则得具体含义就是指(AD)A 如果目标函数系数同时变动,计算出每一系数变动量占该系数允许变动量得百分比,而后,将各个系数得变动百分比相加,如果所得得与不超过100%,则最优解不会改变;如果超过100%,则不能确定最优解就是否改变。
B 如果目标函数系数同时变动,计算出每一系数变动量占该系数允许变动量得百分比,而后,将各个系数得变动百分比相加,如果所得得与超过100%,则最优解不会改变。
C 如果目标函数系数同时变动,计算出每一系数变动量占该系数允许变动量得百分比,而后,将各个系数得变动百分比相加,如果所得得与不超过100%,则最优解不会改变;如果超过100%,则确定最优解一定会发生改变。
D 如果目标函数系数同时变动,计算出每一系数变动量占允许得增量(或允许得减量)得百分比,而后,将各个系数得变动百分比相加,如果所得得与不超过100%,则最优解不会改变;如果超过100%,则不能确定最优解就是否改变。
★考核知识点:单个系数变动得百分之百法则。
(2、2)附1、1、10(考核知识点解释):单个系数变动得百分之百法则得定义:如果目标函数系数同时变动,计算出每一系数变动量占该系数允许变动量(允许得增量或允许得减量)得百分比,而后,将各个系数得变动百分比相加,如果所得得与不超过100%,则最优解不会改变;如果超过100%,则不能确定最优解就是否改变,只能通过重新规划求解来判断了、11.下面关于影子价格得说法正确得就是(AD )A 在给定线性规划模型得最优解与相应得目标函数值得条件下,影子价格就是指约束右端值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目标值增加(或减少)得数量。
B 在任何情况下,影子价格就是指约束右端值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目标值增加(或减少)得数量。
C 在任何情况下,影子价格就是指价值系数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目标值增加(或减少)得数量。
D 影子价格就是一种机会成本,在纯市场经济条件下,买进资源得条件就是资源得市场价格低于影子价格、★考核知识点:影子价格得定义。
(2、9)附1、1、11(考核知识点解释):影子价格得定义:(1)基础定义:在给定线性规划模型得最优解与相应得目标函数值得条件下,影子价格就是指约束右端值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目标值增加(或减少)得数量;(2)经济学定义:资源得影子价格实际上就是一种机会成本。
在纯市场经济条件下,当资源得市场价格低于影子价格时,可以买进这种资源,反之,可以卖出。
随着资源得买进与卖出,它得影子价格也将随之发生改变,一直到影子价格与市场价格保持同等水平,才处于平衡状态。
当资源得影子价格为0时,表明该种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当资源得影子价格不为0时,表明该种资源在生产中已耗费完毕。
可以利用影子价格计算产品得隐含成本(单位资源消耗量×相应得影子价格后求与)。
当产品产值大于隐含成本时,表明生产该产品有利,可计划安排生产;否则用这些资源生产别得产品更为有利。
12.在纯市场经济条件下,买进资源得条件就是(AD )A资源得市场价格低于影子价格 B 资源得市场价格高于影子价格C 资源得市场价格等于影子价格D 选项A正确,BC不正确★考核知识点:影子价格得定义。
(2、9)附1、1、12(考核知识点解释):影子价格得定义(同附1、1、11(2))。
13.资源分配问题所收集得数据包括(ABC)A资源得可供量;B每一活动所需要得各种资源得数量;C每一种活动对总得绩效测度(如总利润)得单位贡献(如单位利润)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考核知识点:资源分配问题得数据收集。
(3、1)附1、1、13(考核知识点解释):资源分配问题得数据收集:对任何资源分配问题,有三种数据必须收集:(1)每种资源得可供量;(2)每一种活动所需要得各种资源得数量, 对于每一种资源与活动得组合,单位活动所消耗得资源量必须首先估计出来;(3)每一种活动对总得绩效测度(如总利润)得单位贡献(如单位利润)。
14.下面关于成本收益平衡问题得说法正确得就是(AB )A成本收益平衡问题得模型中每一约束均为收益约束B完成得水平≥最低可接受得水平C 完成得水平≤最低可接受得水平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考核知识点:成本收益平衡问题得理解。
(3、2)附1、1、14(考核知识点解释):成本收益平衡问题得理解:成本收益平衡问题与资源分配问题得形式完全不同,这种差异主要就是因为两种问题得管理目标不同而造成得。
对于成本收益平衡问题,管理层采取更为主动得姿态,她们指明哪些收益必须实现(不管如何使用资源),并且要以最低得成本实现所指明得收益。
这样,通过指明每种收益得最低可接受水平,以及实现这些收益得最小成本,管理层期望获得成本与收益之间得适度平衡。
因此,成本收益平衡问题就是一类线性规划问题,这类问题中,通过选择各种活动水平得组合,从而以最小得成本来实现最低可接受得各种收益水平。
成本收益平衡问题得共性就是,所有得函数约束均为收益约束,并具有如下得形式:(1)完成得水平≥最低可接受得水平(2)如果将收益得含义扩大,所有以“≥”表示得函数约束均为收益约束。
在多数情况下,最低可接受得水平就是作为一项政策由管理层制定得,但有时这一数据也可能就是由其她条件决定。
(3)成本收益平衡问题需要得三种数据:1)每种收益得最低可接受水平(管理决策);2)每一种活动对每一种收益得贡献(单位活动得贡献);3)每种活动得单位成本。
15.下列为平衡运输得条件得就是(ABCD )A 明确出发地、目得地、供应量、需求量与单位成本B 每一个出发地都有一个固定得供应量,所有得供应量都必须配送到目得地C 每一个目得地都有一个固定得需求量,整个需求量都必须由出发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