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武汉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

2019武汉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

2019武汉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和注音不正确的是( )A.祷告着.落(zhuò) 咄咄逼人徘徊.(huái)B.捶打贮.蓄(chū) 花枝召展棱.镜(léng)C.朗润粗犷.(guǎng) 翻来覆去澄.清(chéng)D.诀别吝.啬(lìn) 喜出望外莅.临(lì)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②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顿时,你会产生一脉的情思。

③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般的神色。

④半夜里听见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A.温暖遥远央求繁密B.慈善悠远央求繁杂C.温暖悠远祈求繁杂D.慈善遥远祈求繁密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焦裕禄、王进喜、雷锋这些英雄人物,对于现在许多的年轻人来说,是很陌生的。

B.在新学期的开学典礼大会上,令人尊敬的老校长提出“师生齐努力,共创文明校”。

C.马航MH370飞机失联后,中国政府动用大批飞机和舰船协同多国政府组织的搜救队,在失事海域进行搜救。

D.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武汉市教育局对今年中考科目作了适当调整。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B.在政府的推动下全民阅读红红火火,出版业蓬勃发展;各类读书节不断涌现:含金量高的书出版得多了,实体书店发展的环境更好了。

C.有些遇见,会带来无限美好的故事。

宗璞因为遇见盛开的紫藤萝花,于是重新唤起对生活的信心:海伦·凯勒因为遇见安妮·莎莉文老师,她的生命才创造了奇迹。

D.过去一年,你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吗?美好生活的要义从何处找寻?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特邀武汉市长为对话嘉宾,围绕“美好生活大调查”热点问题和“政府服务意识”这一关键词,为观众揭秘武汉的美好生活.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可燃冰:续航地球一千年①地球上尚未开发的储量最大的潜在能源——可燃冰,这种沉睡在海底和高寒冻土层的能源,洁白如冰,点火即燃,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

一团从海底捞上来的泥巴,上面散布着白色晶体。

点燃后,腾出幽蓝的火苗。

冰状晶体就是“可燃冰”。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外貌像雪,类似固体酒精,是由甲烷气体与水在低温和高压的环境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

由于含有甲烷等可燃气体,极易燃烧。

②可燃冰能量密度很高。

1立方米可燃冰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其能量密度是同等条件下普通天然气的2-5倍,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少污染。

可燃冰资源量巨大,保守估算,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所含天然气的总资源量约为1.8亿亿-2.1亿亿立方米,可满足人类未来1000年的需求。

同时,“可燃冰”也是危险的能源。

开采时,一旦失去高压和低温的环境,甲烷就会迅速地从包含物中脱离出来,释放到大气中。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要知道,“可燃冰”中甲烷的总量占地球上甲烷总量的99%以上。

另外,“可燃冰”分解可能会造成海底滑坡、生物灭亡等环境灾害的发生。

③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项技术能使可燃冰大规模地从海底转移到陆地上,将其保存。

当然,少量获取可燃冰样品没有问题,但成本是每立方米200美元。

④尽管“可燃冰”开发技术难度大、风险大,尚未进入商业开发阶段。

还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1934年,前苏联在被堵塞的天然气输气管道里首先发现了可燃冰。

1965年,前苏联在西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发现可燃冰矿藏。

2011年,世界上已发现的可燃冰分布区多达116处,规模之大,是常规天然气田无法相比的。

从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俄罗斯、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从能源储备战略角度投入资金,相继开展了本国专属经济区和国际海底区域内的调查研究,美国、日本、加拿大、印度等国已经制定了勘探和开发可燃冰的国家计划。

2000年开始,可燃冰的研究与勘探进入高峰期,世界上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

其中以美国的计划最为完善,每年用于可燃冰研究的财政拨款达上千万美元。

⑤中国海疆辽阔,冻土广袤。

科学估计,我国南海的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相当于目前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l/2。

陆地方面,青藏高原可燃冰远景资源量为350亿吨油当量。

2001年,中国在南海海域钻获可燃冰,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后第四个在海底探获可燃冰的国家。

2007年5月,中国在南海北部首次采样成功,证实了南海北部蕴藏丰富的可燃冰资源。

今年,“蛟龙号”有望潜入南海深部,执行包括“观测研究可燃冰”在内的一系列任务。

2009年10 月,我国在青海省天峻县永久冻土带多次成功钻获可燃冰实物样品,成为世界第一个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可燃冰”的国家。

2011年11月,青海省政府与神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展开对可燃冰的研发工作。

⑥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张洪涛预计,中国需要30年的时间才能投入海底可燃冰的商业开采。

但对陆域可燃冰,只要加紧勘探、研究,可能只需10-15年即可进入商业性试采阶段。

5.下面对文章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燃冰的定义和特点B.可燃冰的开采的难度和风险C.可燃冰的研究开发现状D.可燃冰的商业应用6.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我国是世界第一个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可燃冰”的国家。

B.可燃冰虽被誉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但其开发和利用有较大的难度和风险。

C.可燃冰含有甲烷等可燃气体,极易燃烧,燃烧后无残渣,无污染。

D.可燃冰的开发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但其开发没有进入商业开发阶段。

7.我国可燃冰的开发,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周华说:“我国的可燃冰开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让我感到很自豪。

”B.肖宾说:“可燃冰的形成条件比较苛刻,但其储量巨大,可以在海洋和陆地发现它。

我国就在海洋和陆地都发现它的存在。

”C.潘辉说:“可燃冰作为一种优质能源,将来投入商业开发后,也许能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D.闵松说:“我国是第四个在海底探获可燃冰的国家。

‘蛟龙号’能够帮我们更好的展开海洋的可燃冰的研究,可能只需10-15年即可进入商业性试采阶段。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0题。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①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 “臣居草泽②,不的知③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④,则是佞人。

”太宗谓封德彝⑤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⑥。

君者政源人庶⑦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⑧?”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⑨,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注释:①佞臣:奸邪的臣子②草泽:民间③的知:确切知道④顺情阿旨:一味顺从皇帝,不分是非对错⑤封德彝:人名⑥流水清浊,在其源也:流水的清澈和浑浊,在于它的源头⑦人庶:臣民⑧教令:教化百姓的办法⑨诈道训俗:欺诈的方法教化人们,形成风气。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去:距B.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佯:假装C.朕之所任,皆以为..贤以为:认为D.太宗谓.封德彝曰谓:对……说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A. 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B. 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C. 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D. 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10.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上书的人建议皇帝使诈的办法来测试群臣。

B.太宗皇帝没有采纳上书人的建议。

C.文中的太宗皇帝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D.太宗皇帝很赏识魏武帝的为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四、(10分)11.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12.填空。

(6分,每空2分。

)()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日中不至, 。

(《陈太丘与友期行》)五、(22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3-16题。

母亲莫言①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

5岁时,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紫红色的洗衣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

棒槌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

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③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

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我总担心母亲走上绝路。

每当我下工归来,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次下工回来,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

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

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

她对我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

她追问我为什么哭。

我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④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