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解读

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解读

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解读2012年05月29日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姜异康同志在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要努力做到“一个提前、六个更加”。

一个提前: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姜异康同志指出,要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经过努力,把山东建设成为联结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依托区位优势和黄河中下游广阔腹地,全方位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经济文化融合,海陆统筹一体发展,具有较强综合经济实力、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省份,为建成经济文化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六个更加:经济发展方式更加科学。

全省生产总值跃上7万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实现倍增,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以上。

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海洋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以上;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率达到56%以上;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新水平;形成城乡一体、区域联动,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实现跨越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文化更加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文化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增加值大幅增长,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努力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文化中心。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60%以上,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5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00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本实现翻一番,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

生态山东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全面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幅降低,生态经济形成较大规模;水和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26%,城乡环境宜居水平显著提高。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法治山东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平安山东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格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社会矛盾调处化解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文明和谐的社会局面巩固发展。

强基固本永葆先进性对于正开足马力驶向经济文化强省的“齐鲁号”,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更加重要。

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就此作了深刻论述,提出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好基础出凝聚力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努力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城乡基层的稳定和发展,是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根本。

基层要发展,必须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调动起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商志晓代表说,“从这方面看,报告对于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部署可谓切中要害、意义重大。

”“派驻‘第一书记’是加强基层党建一个很好的抓手。

”枣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金栋代表说。

今年以来,我省从省、市、县、乡四级共选派了2.6万名党员干部,到1.8万个村、社区等基层单位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

“报告对这一做法专门强调要‘坚持’,可以预见,在‘第一书记’帮扶下,我省基层党组织将更有战斗力,基层发展将更加充满活力。

”马金栋说。

好作风出竞争力姜异康同志在报告中指出,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推动工作上,把满腔热情倾注在为民造福上,把发展业绩建立在真抓实干上。

“当前,各地都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谋划发展,其本质上是加强改进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提升发展能力。

”蓬莱市委书记张代令代表说,“党要领导一方实现科学发展,就应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看待作风建设问题,以好作风提升竞争力,以好环境拓宽区域发展空间。

”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这种联系,同样能造就发展优势。

好队伍出战斗力报告指出,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一论断给我们的党建工作以警醒。

”张代令代表说,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复杂的形势,各级党组织带领人民群众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必须要保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

其身正,不令而行。

只有保持党的肌体的纯洁,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才能团结带领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

优化发展布局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

要坚持不懈地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丰富区域发展战略内涵。

突出蓝黄两区建设的主体战略地位,支持青岛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发挥龙头作用。

突出高效生态经济特色,把黄河三角洲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推进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

深入落实国家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政策,实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初步建成日照钢铁精品基地。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市为单位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半以上农户住进新房。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力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粮食千亿斤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促进粮棉油稳定增产。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高效生态和高端高质农业发展步伐。

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继续抓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全省一半以上的农户住进新房。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坚持不懈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突出蓝黄两区主体战略地位。

要坚持不懈地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丰富区域发展战略内涵。

突出蓝黄两区建设的主体战略地位,支持青岛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发挥龙头作用。

推进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市为单位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努力建设创新型省份,推进重大公共创新平台建设。

姜异康指出,要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培育创新基地,扶持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

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落实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

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积极推进重大公共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我省有实力的重点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设一批省级创新平台。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

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深化税费制度改革,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引智,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高端项目。

积极推进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

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加快诚信山东建设。

要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

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加快诚信山东建设。

重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加强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建设。

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扶持发展中小微型文化企业,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规划建设。

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加强文化传播渠道建设。

提高生态山东建设水平,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充分发挥生态环保的引导作用和倒逼机制作用,实行最严格的资源环境管理制度。

着力解决破坏生态环境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抓好水、大气、土壤、重金属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

加强水系生态建设,率先建成“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示范省”。

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扩大就业作为头等大事。

要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有效解决群众利益问题。

把扩大就业作为头等大事,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较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巩固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制度,完善重大疾病保险救助制度。

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重视做好社会养老和老龄工作。

力争五年累计实现500万贫困人口脱贫。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人民权益和社会公正。

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落实职工民主管理权利。

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全面提高法治山东建设水平。

促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坚持依法行政。

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积极推进“三公”经费公开。

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增强政治敏锐性,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积极推进“三公”经费公开。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惩治腐败行为,突出查处大案要案,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富民强省”先看民生5月24日至28日,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召开。

报告中指出,回顾过去的五年,山东省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消费质量明显提高,消费层次不断提升。

其中,汽车消费成为最大亮点,山东省城镇居民每百户家汽车拥有量由2006年的6.2辆,增长到28辆,增长355.3%,年均增速35.4%。

特别是城镇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面扩大,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山东省城镇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的人数逐年增加,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例,2006年是996.1万人,到2011年增加到2946万人,增长195.8%,年均增加24.2%。

富民的同时还要让老百姓省心,这就要解决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就业、上学、医疗、社保、住房等等。

自2007年以来,山东全省5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63.7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9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而从今年3月,山东省政府发布2012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工资指导线,月最低工资标准由以前的1100元、950元、800元分别提高到1240元、1100元、95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