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观设计的意义
有专家指出,21世纪是一个重视人的需要和消费的世纪。
当前政府部门提得比较多的一个概念就是“人性化”,由此延伸出“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等等理念。
这是时代的变化,也是时代的进步。
到眼下的后工业时代,大家才知道“人”是第一重要的因素,资源倒处于次要的地位。
这也意味着居住在土地之上的人们已经成为重要的对象,因为“人”最终还是居住在这块土地之上的创造者。
所以我们的房地产开发商要看到这个本质,要真正地围绕着“人”的需要和消费而不是围绕着资源、商店或楼堂馆所来设计城市中有限的土地,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景观设计的人性化。
不用置疑,当下的时代,已经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时代了。
景观设计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人居的人性化。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诗意的栖居。
眼下有多少人能够诗意化的栖居呢?对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而言,诗意的生活真是一个梦。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叫老百姓放弃自己的梦。
每个人都有作梦和追求梦想的权利。
从此角度理解人性化这个主题,首先要理解景观的概念,然后再回到景观设计的最深层次的目的——设计良好的人性化的环境上来。
什么是景观?景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客观存在物与充满活力的人类生活空间。
景观有多层含义。
过去我们一般认为,景观就是绿化,就是栽几棵树,就是立一个雕塑,装几盏灯,让街道漂亮一点,其实这是景观最肤浅的含义。
景观深层次的含义是以人为中心的居住的含义,是社区的含义。
也就是说,一个场地空间以及居住在这个场地空间上人的整体才能构成景观,因此景观包含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土地的关系。
所以,从社会学意义看,景观的本质含义就是社区。
景观作为建筑学意义的概念,它还是人工设计的产物,它必然打上人的痕迹,即将人的现实审美需求,通过一系列的物质材料手段实现有效的展示和显现。
从民俗学意义上说,景观设计也是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展示窗口,是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
二、八月楼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
1、设计理念:基本思路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特。
所谓“特”就是以特色取胜,以湘西民族文化特色进行宏观的整体规划和具体的包装与设计。
明珠度假村的环境设计和室内装修设计可以说是湘西目前比较成功的设计。
在特色上明显比市内一些酒店要高明得多。
2、风格定位:风格就是独特的个性。
目前国内的商业步行街多是千人一面。
北京王府井搞个步行街,搞些民俗雕塑;长沙有个黄兴路,也搞个步行街,也搞一些民俗雕塑;我们吉首有个湘泉步行街,也搞几个民俗雕塑,完全是照搬照抄,克隆人家的风格。
八月楼步行街再也不要重蹈覆辙,克隆人家。
要有一个新的定位。
我把它定位于三个方面:家园定位;社区定位;文化定位。
家园定位是消费者的感觉定位,这是情感的诉求。
是商业营销的重点。
社区定位是物业管理定位,是开发商的定位,也是营销要考虑的策略问题。
文化定位是内在的灵魂定位。
杭州的清河坊是真正意义的文化商业步行街。
但是要做到它那个样子太难了。
上海的豫园、成都的锦里也是在文化包装上下大工夫的,因此古色古香。
北京的牛街是著名的回民街,就是那里有座清真寺。
北京的秀水街是老外购物一条街,但是不珍惜,撤了。
一条特色街也就没有了。
八月楼的名字很响亮,是带有浓厚文化意味的名字,也是无形资产,要围绕这三个字作文章。
文化是经济的灵魂,文化定位做好了,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定位,它决不是虚的定位,其本质是综合定位。
文化不是一个空洞无物的帽子和标签符号,文化有其具体的内涵,文化是一个地域或民族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湘西民族文化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主。
文化
主要通过民间的习俗、生产、制度、信仰、文学、音乐、舞蹈、医药、科技等等方面体现出来。
它以活态化的存在方式传承和延续,在社会生活方面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要充分利用湘西的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资本化,形成步行街的民族文化特色。
要有标志性建筑。
建议修一座顶天立地的八月楼。
可以借鉴土家冲天楼、土家摆手堂牌坊、苗族碉楼等传统建筑形式修造。
目前宣传定位的字眼是购物、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湘西名片”。
还是比较空洞,也没有突出重点。
什么都想做,结果什么都做不好,伤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要突出重点。
对外的定位要考虑旅游、购物这两大因素。
可否建成湘、鄂、川、黔边区最大的旅游品销售批发市场?(市场分析与前景预测。
略。
)
对内的定位:家园与社区。
(市场调查与分析分析。
略)
3、材料选择:可以在环保问题上做点文章,比如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考虑使用较多的湘西本土原生态材料,包括装修材料。
我们湘西的石头多,石匠多,可惜大多数都只给死人打碑去了。
浪费了人才和资源。
要注重湘西原产的竹、木等环保绿色材料。
要以石料、木料等非金属材料的选用为主;现代金属类建筑材料为辅。
不是材料越豪华越好,不是越贵越好。
三、民族特色的把握
所谓民族特色是内在的内容、精神、理念和外在的包装材料组合而成的有机统一的审美整体和审美效应。
是给人留下的美好的深刻的独特印象。
不要一味地只注重外在的包装,即过分关注物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花垣县前几年选择的城市不锈钢栏杆,事实证明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民族特色的把握更要注重内在的品质的打造,如物业的管理、信誉的建立、形象的定位、服务的水平、良好的口碑等等。
民族特色的把握上应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
1、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2、包容性与主导性的统一。
3、地域性与选择性的统一。
民族性的运用就是要立足湘西本土,体现湘西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实际,代表湘西本土文化的地域性特色。
在步行街的景观设计中一般以外在的建筑形式和装修手段得以体现。
但不要一味地搞马头墙和黑瓦青砖。
时代性是人类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
我们提倡运用湘西本土民族文化符号的同时,不能盲目的排外和放弃外来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外来我用。
民族性不是保守性,没有固定不变的民族性。
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特定的生活方式和民俗特色,有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一整套运行机制。
同时,每个民族的文化也会因为必然要与其他的民族文化发生融合与交流而产生包容性的问题。
湘西文化的特征就是具有广泛的包容性。
从地域上看,既有楚文化、巴文化的影响,也有本土民族文化中的土家、苗族文化的影响;从民族文化构成来看,明显受到南方诸多民族尤其是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这种情况下,整体规划与设计时面临一个取舍的问题,要体现主导性,也就是要选择和坚持民族的主体文化策略。
湘西的民族主体是两个:土家族和苗族,因此要围绕这两个民族的文化主体进行包装策划。
湘西土家族和苗族的民俗风情是主要的包装元素,可以充分利用。
地域性是民族性的空间显现。
也可以用建筑形式进行有效包装。
但是要注意加工、改
造、选择和美化。
张家界土家风情园的土家冲天楼是成功的设计。
它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既是地域性的,也是选择性的。
其选择就是在土家吊脚楼和转角楼的基础上,进行现代设计,实现了土家吊脚楼的现代转型,它奇妙之处就在既像吊脚楼,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吊脚楼。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它已经成为土家风情园的标志性建筑。
八月楼的标志性建筑将是什么?是否也就建一座八月楼?从民俗风情角度看,当然可以纪念苗族农民起义英雄吴八月,可以成为一个小型的纪念馆,做到馆楼合一。
将历史博物馆与观光旅游购物有机结合。
凤凰的虹桥艺术楼没有策划和包装好,浪费了文化资源。
总之,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表面上是一个经济问题,其实质还是一个文化问题。
作为地域性的文化名片,一定要在本土民族文化资本化方面上做足文章,做好文章。
作为历史久远、文化独特、民风古朴的湘西,开发和利用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民族文化的资本化,为当代商业发展服务,大有可为,大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