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阅读理解知识点总结一、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成功来自信誉1835年,摩根先生成为一家名叫“伊特纳火灾”的小保险公司的股东。
这家公司不用马上拿出现金,只需在股东名册上签名就可以,这正符合当时摩根先生没有现金却想获得收益的情况。
不久,一家投保的客户发生了火灾。
按照规定,如果完全付清赔偿金,保险公司就会破产。
股东们一个个惊慌失措,纷纷要求退股。
摩根先生斟酌再三,认为自己的声誉比金钱更重要。
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退股的股份,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一时间,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声名鹊起。
已经身无分文的摩根先生成为保险公司的所有者,但保险公司已经濒临破产。
无奈之中,摩根先生打出广告:凡是再到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保险金一律加倍收取。
不料,客户很快就蜂拥而至。
原来,在人们心目中,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已经成为最讲信誉的保险公司。
许多年后,摩根主宰了美国华尔街金融帝国。
而当年的摩根先生,正是他的祖父,是美国亿万富翁摩根家族的创始人。
成就摩根家族的并不仅仅是一场火灾,而是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信誉。
还有什么比让别人信任你更宝贵呢?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
(选自《诚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潮出版社)(1)按要求写词语。
①“惊慌失措”的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
②像“蜂拥而至”这样含有比喻义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2)“声名鹊起”的意思是________。
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声名鹊起的原因是________。
(3)画线句换种说法:________。
用反问这种句式来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A.让人更容易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B.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C.为了让句子变得更通顺,上下句联系得更紧密。
(4)你怎样理解“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这句话?说一说。
【答案】(1)束手无策;惊慌失色;暴跳如雷;胆小如鼠(2)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退股的股份,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3)没有什么比让别人信任你更宝贵;B(4)只有你讲信用,别人才能信任你,才会帮助你,才会照顾你的生意,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
相信你的人越多,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解析】【分析】(1)①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惊慌失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②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2)第一空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第二空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⑴示例:束手无;惊慌失色;暴跳如雷;胆小如鼠;⑵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退股的股份,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⑶没有什么比让别人信任你更宝贵;B;⑷示例:只有你讲信用,别人才能信任你,才会帮助你,才会照顾你的生意,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
相信你的人越多,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点评】(1)①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②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2)第一空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第二空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掌握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2.孙子的麦收乌云从南面的天空急急地飞过来,眼看就到头顶上了,大老刘急忙抱起塑料布往麦场里跑,今天收的麦子不能被雨水冲了。
电话响了。
谁的电话?真是添乱。
哦,是儿子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
成了家,有了孩子。
“爷……”“哎…… 是孙子哟。
”大老刘心里灌了蜜,劳累顿时全散了。
“我今天收麦啦!”孙子高兴的喊。
大老刘一听,恁小的孩子能收麦?上哪收麦?城里有麦子?收麦是很累人的活计,时间紧,天热,活计重,活计脏,一个麦收等于两个秋收。
人们说“一麦两秋”就是说收麦活重。
大太阳底下如火烤,麦秸上有一层厚厚的灰,手一动灰便飞起来。
还有小蠓虫子围着头飞来飞去,直打脸,往鼻子嘴里钻。
“你——收麦?累不累?”“一点也不累,好玩着呢!”好玩?收麦子好玩?割麦子时要蹲在熟透的麦子边,蹲累了,跪地上,跪累了,坐地上,一点点的往前欠着身子,一把一镰才割四指远,一天也就割亩把地。
一天下来浑身是灰,往床上一躺,像散了架子。
“今天我和爸妈一起去体验农家乐了,妈妈还给我买了一身运动装,我穿上可好看,带上饮料,我最爱喝的。
”“这不是旅游吗?”“差不多,你猜我割了多少麦子?”这一问难住大老刘啦,孙子一天能割多少麦子呢?半亩不能,有一间房子大的一片儿就不少了,他想着。
“猜不到吧,我割了二百六十颗麦子。
”孙子很有成就感。
天哪,孙子能用棵来统计割麦的数量!“割那么多,累吗?”大老刘算是明白了,孙子是玩,不是收麦子。
“不累,妈妈一边给我打着伞,一边给我拿饮料,一会儿喂我一口,一会儿给我擦擦汗,爸爸接我割的麦子,我割一棵,爸爸记一棵,一共二百六十棵。
”大老刘没有回话,只“噢”了一声。
“爷,唐诗错了!就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咋错了?”大老刘心里一疼,像是被谁狠狠地砸了一下,赶紧问。
“我觉得,收麦子一点也不辛苦啊,我把麦稞交给加工人员,他给我打了二万零五十八粒麦子,可是哪有一点辛苦啊?所以‘粒粒皆辛苦’错了!”乌云遮蔽了天空,远处传来了雷声。
大老刘愣了半天,才说:“明天你回来帮爷爷割麦子吧。
”第二天,艳阳高照,真是麦收的好天气,大老刘只带了孙子一个人下了田,只一会儿工夫,孙子就脸色潮红,汗珠直滴,动作也慢了下来,开始用求救的眼光看向爷爷。
大老刘什么话也没说。
孙子越割越慢,终于割不动了。
大佬刘指着孙子割下的麦子说:“你数一数,今天你割了多少粒麦子?孙子看着自己浑身湿透的衣服和那割下的一点点麦子,一下子呆.住了..…… 一进门,孙子就累得瘫倒在地上,苦着脸说:“真是‘粒粒皆辛苦’啊……”看着孩子疲劳的样子,爸爸妈妈噌的一下脸红了...,大老刘却高兴的笑了。
1.请用合适的词在下列横线上写出大老刘的心理状态。
接到孙子电话时 →听说孙子参加割麦时 →听到孙子说劳动不辛苦时 →听到孙子说“真是‘粒粒皆辛苦’啊”时2. 赏析文中划线句的表现手法。
3.阅读下列两句话,联系全文,回答问题。
孙子看着自己浑身湿透的衣服和那割下的一点点麦子,一下子呆住了...…… 爸爸妈妈噌的一下脸红了...。
⑴这两句话中的加点词都用了什么方法描写人物?⑵简要分析加点词的内涵。
呆住了:脸红了:4.读完本文你感悟到了什么道理,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3.拉亮了灯等你①冬天的夜,来得早。
②电话铃声响了。
一个稚嫩的童音:“是田老师家吗?”“是,我就是。
”我急忙应道。
打电话的是我班上最调皮的男孩。
“昨天一早,候婕要转学回老家。
大家商量明早六点在学校为她送行。
您能参加吗?”“当然!我一定准时到达!”“真的!谢谢老师,再见!”一瞬间,我好像看到了电话那头甜美的喜悦。
③整整一夜,我的心潮起伏,难以释怀。
一个月前,那是怎样一个班?纪律涣散、习惯恶劣、成绩落后。
直到新学年开始,都无人愿接。
而今天这一举动又怎么会发生在他们身上?早是六点!天哪,那是黎明前最黑的时候!这座落在山脚下犹如荒岛的小学校,天一黑,老师们都要结伴而行厖我的心乱极了,再想要阻止已没有可能。
我细数着钟表的嘀嗒,总算熬过了这一夜。
④匆匆洗漱完,抓起背包便冲出家门。
冰冷的黑士、呼啸的寒风吞并着深沉的夜色扑面而来。
踩过煤渣垫起的小路,穿过仍在沉睡中的矮房,我一口气爬上了陡坡。
⑤几声清脆的童声离我越来越近。
“老师!您在等我们?”一个女孩惊喜地发现了我。
几个同学如欢奔的羔羊般朝我跑来。
我张开双臂想要将他们全部拥在怀里,告诉她们我有多么担心。
⑥校园里一片漆黑,只有传达室透出一点光亮。
我和孩子们急步跑向校门,叫醒了值班的师傅,我来不及过多地解释,只有点点头表示歉意。
没有约定,我和孩子们一同在黑暗中开始寻我所有的照明开关。
当一个个并不明亮的灯泡被点亮时,我们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我问他们:“是害怕吗?”一个男孩告诉我:“不是!早开灯,所有在坡下和山上的同学就看到了教室的亮光,他们就不会害怕了。
”望着这些天真无邪的面孔,我眼中的泪水涌动。
“好了,孩子们,呆在教室,我去接其他同学。
”⑦站在土城上,冷风撩拨着我的头发,冷极了!我心里一遍遍在呼喊:“孩子们,快让我看到你们!”远处,山坡上传来一群孩子的说话声。
我激动得快要跳起来了。
“快看!教室灯亮了!“快点儿,咱们迟到了!”几个孩子挥舞着双臂向学校飞奔而来,大大的书包在他们身后一颠一颠。
黑暗中闪烁着点点微弱的白亮,那是孩子们精心赶制了一夜的贺卡。
⑧“老师,已经到了55人,还有5个同学没来。
”不知何时,我身后已站着一大群孩子。
“那好,我们一起来等!”幽深的小土坡下疾跑来一个黑影,跳跃的两条麻花辫在夜里格外醒目。
“是侯婕!“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欢呼。
侯婕飞奔着扑进我怀里。
“老师,我妈妈病了,我必须回老家读书。
”我紧紧地抱着她,什么也说不出。
⑨天空吞没了最后一颗星星。
晨曦里,校门口站齐了我的60个孩子。
我们注视着彼此冻红的鼻尖和脸蛋儿,在喷吐出的每一口雾气中会意地笑了。
那笑容比初升的太阳还要美丽。
⑩忽然,我想起秦戈尔的一句名言:“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11是的。
虽然在冬季,我却收获了。
1.依据地点的转换,本故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约定送行→→→2.第④和第⑦自然段中的画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3.作者引用泰戈尔“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这句话,揭示了什么内涵?4.本文结尾说“虽然在冬季,我却收获了”,“我”收获了什么?假如你是即将告别老师和同学的候婕,你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对同学又想说点什么?1.拉亮了灯等待学生师生团聚2.通过描写环境的恶劣:天气冷,风大,夜黑,以此衬托出孩子们善良美好的心灵和师生之间珍贵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