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斯列普火化炉烘炉经验技巧总结

斯列普火化炉烘炉经验技巧总结

斯列普活化炉烘炉经验技巧总结
金鼎活性炭厂原煤破碎炭活性炭活化工段跟班技术员王强经过近50天的紧张学习和操作,两台560活化炉带料烘炉成功并投入生产,并计划后续再投产两台活化炉,以达到生产需要。

而且我得到了包括同煤金鼎活性炭厂的韩敬东主任和宁夏的白学军工程师等技术人员的悉心教育和指导,得以总结一下斯列普活化炉的烘炉经验技巧:
1.前3天内主要升1、2、3、4点温度,因为所加炉料挥发分低,难以燃烧,所以炉子下部各点容易升温,而越往上越难升温,在后续20-25天继续升温上部各点。

1-8点的炉料一般在550℃时就可以点燃,但9-14点可能在600-650℃才能确认燃烧,并且由于缺乏挥发分,需要不停开关观察孔给空气燃烧。

而15、16点因为不与炉料接触,单纯靠从下方抽上来的挥发分和水煤气燃烧,需要在温度达到550-600时用棉纱沾机油引燃,如果后续挥发分和水煤气不够,还可能熄灭,需要重新升温并引燃。

直到17、18点(蓄热室)达到600℃以上时,可以尝试换相操作,逐步调整换相时间来轮换继续给两个半炉升温。

2.大同地区的影响因素:在5-7月,大同地区晴朗少风,导致烟囱的自然抽力极低,甚至低于-50pa,在升温至7、8点时会出现抽力不足难以给上方提供挥发分和水煤气的情况,继续升温非常困难。

故在5、6点升温至650℃以上,7、8点达到550-600℃但仍未出现火焰的情况下,需要并入焚烧炉,用引风机提供大于-70pa的抽力继续升温。

3.因为活化炉在升温过程中,前期依靠卸料口的缝隙和节奏性开关来给炉体提供少量空气支持燃烧。

但随着逐渐给上部升温,空气明显不足,故需要在保证下方各点温度的情况下,依次向上逐个打开观察孔,利用负压吸入空气引燃水煤气和挥发分,进而引燃炉料进行升温。

打开观察孔的同时,本点会将绝大多数上升的挥发分和水煤气燃烧,故开孔点上方各点可能会因缺乏挥发分而降温甚至熄灭。

加热至9、10点以上时,空气可能严重不足,可以适当鼓风助燃,但因为火焰温度低,如果鼓风太大,反而容易吹灭火焰。

4.每台炉子有自己特殊的易高温点,一般来说,1-6点应保持在850℃以下,
最高温不宜超过900℃。

在加热过程中,需要根据观察,看哪几个点特别容易达到
高温,需要通入蒸汽来降温或者维持温度。

如5#炉的3、4两点易达到900℃,而
通入蒸汽时又容易导致1、2两点温度过高,故四点需要一直通入蒸汽降温,同时
可以产生大量水煤气供上部升温。

4#炉的5、6点易达到900℃,通入蒸汽易导致3、4点温度过高,故这四点需要保持蒸汽通入。

5.如果蒸汽不足,即使升温趋势明显,却易使1-6点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炉
体过热损坏,所以必须进行降温操作。

在这些点的温度处于可控范围内才可以继续进行上部的升温操作。

具体降温方法有:①先向温度过高点通入蒸汽,进行水煤
气反应降温;②在蒸汽不足或者通蒸汽无效的情况下,开启下部卸料斗部的蒸汽,进行“汽封”操作,如此可以阻止空气从卸料口进入炉体,并且可以从下部辅助通入蒸汽降温;③在如上操作全部无效,不能降低过高温度点的温度或者升温趋势时,关闭本侧炉的闸板,停止烟道抽力,从而阻止升温,在炉体全面降温,并且下面的点温度低于850℃后,视情况开启闸板,继续升温(因为两半炉通过1、2点间的
火道相连,如果温度过高情况下还可以同时关闭两侧闸板进行同时降温操作)。

6.开始换相时,一开始保持换相时间为5分钟,初步升温。

在耐火砖温度逐
渐上升后,慢慢延长换相时间,并且温度低的一侧可以延长加热时间并且缩短通入蒸汽冷却时间。

一直到两半炉升温至稳定的温度,换相时间全部调整为加热和冷却各30分钟。

7.理论上在3、4点温度高于550℃(低于600℃)开始,就意味着炉料已经开始
燃烧。

为防止炉料过热炼结以堵塞料道,故需要开始卸料。

一开始卸料时间可以先设定为240分钟,根据出料的碘值减少卸料时间(1-4点温度升至750℃时,就可以
减少卸料时间为180-90分钟了),综合升温高度和温度,来进行主要减少卸料时间
操作(一开始频繁请化验室测碘值并不现实,故主要通过温度进行前期估算),直到7、8点升温至700℃以上,1-4点稳定在800℃以上时,碘值估计为700左右,可以减少卸料时间为80-90分钟。

直到全部升温完毕,开始换相操作,卸料时间可减少
为60-70分钟,然后根据碘值进行减少时间操作。

不可以过快减少卸料时间,因为
如果碘值降低太快,重新达到高碘值较难。

目前经过持续生产,4#炉平均卸料时间已经减少为33分钟,5#炉为36分钟。

8.突发情况下,进行手动换相操作时,为:加热半炉关闭闸板和鼓风,待闸
板完全关闭后开启蒸汽;冷却半炉关闭蒸汽,开启鼓风,开启闸板。

如果关闭鼓风时没有关闭蒸汽,就会导致水煤气被压入鼓风管,和空气混合,从而爆炸。

9.卸料拉板靠空压控制,有时候会出现卡住无法关闭情况,可以手动操作重
新关闭。

如果还是无法关闭,需要报调度进行检修。

10.加热过程中,因为通入大量蒸汽,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炉料在料道内膨积
堵塞,可以在卸料时观察到下料明显减少。

或者在巡检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手动卸料,检查下料情况,如果发现有一些料道下料量明显小于其他料道,说明已经堵塞。

如果发现有堵料问题,需要从炉体上方加料口,用长钢钎从上捅下,进行引料操作。

打开加料口水封槽后,可以看到有明显成堆或者鼓起的部分,就是堵塞的料道口(正常没有堵塞的料道口有明显凹下),从这里捅入,遇到阻力需要进行旋转压
入(尽量不要来回蓄力压入,防止将堵料压实,增加引料难度)。

在完全插入后,来
回抽插几次,确保完全疏通。

因为钢钎经过高温料层,所以需要佩戴石棉手套,拔出的钢钎可以用水冷却
一下再引下一个料道。

11. 活化炉升温时,要时刻注意不同点之间的互相影响。

如:在大抽力的影响下,热量更容易传导至炉体上部,但如果抽力过大,则
容易引起炉体已经点燃的下部升温过快以及上方未点燃点聚集过多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而温度下降。

又如:3、4点进行加热操作时,因为温度过高通入蒸汽,会因为反应产生的
可燃气和热量一起被压入1、2点,使得1、2点温度迅速升高。

在控制3、4点温
度过程中,可能需要同时开启料斗汽封,并且需要随时注意观察1、2点温度变化。

而一旦停止3、4点所通蒸汽,1、2点温度会下降,但3、4点温度又会迅速回升。

同时,通入3、4点的蒸汽与焦炭反应产生的水煤气和热量又会促使上方各点加快
升温,尤其是5、6点温度可能出现剧烈上升。

原则上,在升温过程中,最好保持
各点均不超过850℃,一般如果出现剧烈升温,应保证不超过900℃,故需提前判断,关小空气闸板或是通入蒸汽或开启汽封。

白工在烘过第一台斯列普活化炉后总结经验,后续4#及6#活化炉在升温过程中,当1、2点温度刚升至500℃时,即用大量蒸汽进行扑灭,使得两点温度降至400℃甚至以下。

这样在后续升温过程中,当3、4点温度过高需要通入蒸汽降温时,即使1、2点出现升温,也一直保持在700℃上下,始终没有超过800℃,极大降低了烘炉难度并提高了升温速度。

12. 蒸汽的作用不光可以进行降温,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和焦炭在800℃左右发
生水煤气反应,并通过压强和抽力将可燃气压至活化炉上部低温点,促进升温。

尤其是当升温至15、16点时,挥发分几乎为零,且下面各点燃烧所生成的二氧化碳
和水蒸气在该处大量聚积,同时因为预热段不与碳化料直接接触,故无法通过焦炭燃烧来保持温度。

所以,在大抽力的保证下(至少为-80pa),通过在下方点通入
蒸汽来进行“造挥”,产生的水煤气在达到550℃以上时,可以在此点发生燃烧,
达到600℃以下时,可以看到暗红色的小火焰,一般可以开启一半的观火孔通过负
压引入空气助燃。

所以活化炉下部通入蒸汽还可以将热量“赶向”上部,促进上部各点升温。

在开启换相操作时,首先在现场将对应活化炉分汽管阀门缓慢开启,将冷却
水排尽后,彻底接通连有自动开关阀的管路,将蒸汽并入活化炉系统。

一开始将换相时间定为5-10分钟,并随着各点温度升高(尤其是17、18点)逐步延长换相时间。

在换相过程中,温度较高半炉进入冷却段时可以通入较大量的蒸汽,并将换相时间适当延长(温度高时可延长至40分钟),这样保证温度不至于降低过多的同时,可以将大量生成的水煤气通过火道压入鼓风半炉中,促进温度较低半炉更快升温。

同时可以适当降低温度较低半炉进入冷却段时通入蒸汽量,并适当降低换相时间(可低至20分钟),这样一来,既可以防止温度较低半炉因蒸汽影响温度大幅
下降,又可以防止温度较高半炉温度上升过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