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推进教育英才培养——教育学院国际交流活动工作总结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推进教育英才培养——教育学院国际交流活动工作总结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推进教育英才培养
——教育学院2009-2012年国际交流活动工作总结国际化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高校国际化的的核心内涵应包括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及办学方式的国际化等。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树立全员的国际化意识,开阔国际化视野;推进相关国际交流项目的组织实施,搭建和促进国际交流工作平台建设;根据陕西师范大学加快教育国际化战略计划,紧密结合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由我院以教育文化交流为媒介,全面整合有效教育资源,营造优良学风院风和英语学习氛围,大胆尝试与世界知名大学强强联合,建立多个合作培养项目,打造与国际接轨的特色教师教育文化。

自2009年第一届“加拿大SFU大学访问交流活动月”举办以来,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我院学生会的精心组织下,交流月已成功举办4届。

与此同时,我院还与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友好关系,通过“迎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双方学校在教育与管理经验方面的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促进彼此间对教师教育知识的理解及教学技能的提升。

我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院训为指导,结合我院专业设置特点,为锻炼教师技能技巧,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而推出了“教育英才培养计划”系列活动,并创造性地与加拿大SFU大学访问交流活动巧妙结合。

在交流月中,我院师生与加方师生开展了形式多样、意义深远的交流与互动。

在平日里,我院经常接待世界知名大学教授的来访,为我院师生拓宽国际交流平台。

回顾我院4年来我院国际交流活动的各项工作,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紧扣主题,创新构思,丰富活动内涵,提升育人实效
为提高免费师范生教学技能素质,夯实师范生教学基本功,提高师范生就业竞争力,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SFU)师生来访我院进行文化交流之际,我院决定举办“免费师范生教师技能拓展活动月暨加拿大SFU 大学访问交流活动月”,将中外交流活动融入师范生教师技能拓展当中,将我院免费师范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专业素养、技能水平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4年来,“加拿大SFU大学访问交流活动月”以“合作与交流”为活动原则,在合
作中共同进步,在交流中,跨越语言的国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把引导学生参加、发挥学生特长,促进学生成长作为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4年来,我院举办的4届“加拿大SFU大学访问交流活动”,活动主题紧扣国际文化交流及教育英才培养的主旨,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我院学生活动的人文内涵、创新精神与教师教育技能水平,全面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与青春活力。

4年来,经团委、学生会不断总结,探索创新,提升理念,“加拿大SFU大学访问交流活动月”实现了由办好活动到办新活动,由办新活动到办精活动,由办精活动到办实活动的转变,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书院讲座,理论交流,跨越语言国界,碰撞智慧火花
作为一名合格的师范生,交流技能是至关重要的,不单要学会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也要学会与老师交流学习,在如今这个国际化的大舞台上,培养师范生的国际视野和英语交流能力,也是与时俱进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院团总支充分利用对外交流的契机,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以交流活动月为平台,通过我院学生与SFU大学的师生交流,来提高我院师生的专业素养和英语交流能力,以扩展其国际视野。

为实现国际化的交流,教育书院系列讲座应运而生。

教育书院讲座特邀请了来我院进行交流学习的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SFU)的教师以及我院优秀教授为中加两国学生做报告。

报告主题涉及加拿大的教育教学情况、加拿大第二语言教学经验、中国基础教育的体制和发展情况、教师进行有效课堂管理活动的方法等方面,教授与同学们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互动,这不仅提升了我院免费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国际化水平,也让来自加拿大学生充分了解了中国基础教育,进一步地增强了加拿大学生对中国的了解。

2012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一行来访我院,来访期间,双方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教育方面的交流活动,最终双方就合作的具体事宜进行商讨,确定了我院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学院四种可能的合作意向:一是远程合作教育;二是教师互访交流;三是学生的互访交流;四是双方的科研项目合作研究。

4年来,我院一直坚持“迎进来”的理念,还先后有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美国北乔治亚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美国德州A&M大学、美国盖劳德特大学、美国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美国克利夫兰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加拿大UBC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教育学院、韩国大邱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的博士、教授、院长或校长来访我院,与我院师生进行座谈。

这些外籍教师的精彩讲座不仅丰富了我院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也进一步活跃了我院的学术氛围。

同时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院对外合作项目的深入发展,也为我院师生未来出国深造提供了的良好合作平台。

三、教育参访,文化考察,开展文化沙龙,增进合作交流
为了能够更好的接待来师大学习交流的外国友人,使他们更好的领略师大的、西安的、中国的魅力,同时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学习合作,了解对方的风俗文化,引出更多交流合作的可能。

我院组织了教育、文化参访系列活动。

加拿大SFU大学及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师生一行曾在陕师大附属幼儿园、陕师大锦园国际学校等学校进行了教育参访,并在陕师大新区妇女文化博物馆、西安城墙、秦始皇兵马俑等地进行了文化参访,同时与我校师生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教育文化沙龙”活动。

在外出参访活动中,与外国学生一起互相交流,提高了我院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展现了我院学生外语交流风采和良好的人格品质。

“教育文化沙龙”活动以文化交流为主题,进行教育思想和理念的碰撞,使双方从中深入了解彼此学习、文化和生活中的特点,以互相学习借鉴两国教育中的优点、共同进步。

为双方同学提供了一个合作、锻炼、展示的平台,对进一步加深了解,深化友谊,继续推进国际交流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四、围绕中心,贴近学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培养教育英才
拥有扎实的教师技能对于每一位师范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院团总支学生会举办的“免费师范生教师技能拓展活动月暨加拿大SFU大学访问交流活动月”就给我院广大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锻炼其相关师范生技能和国际交流的平台,以培养我院师范生的国际视野和教师技能水平。

“3+1结对子”教师技能拓展活动涵盖免费师范生教师技能之三笔字、多媒体讲课、说课、课件制作、传统讲授以及英语口语等方面,同学们在此期间能够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及主人翁意识,多视角多层次锻炼我院师范生技能。

我校学
生和加方学生结对子,以三名我校学生联合一名加方学生组成联队,或共同探讨制作多媒体课件或者视频,或共同进行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的训练及经验交流;或互相展示本国课堂教学艺术,在交流与合作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对提高我院学生教师技能、拓展国际视野、立志投身教育事业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

有利于我院师范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提高自身的教师教育技能,在就业的道路上取得优势,从而获得职业上的长远发展。

为体现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在交流月期间,我院创新性地举办了“学前绘画及手工作品交流展”,并在展览的同时向加方师生现场进行手工作品教学,为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

高水平、有创意的作品体现了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特色和高度,展示了我院免费师范生扎实的专业技能。

对我院全体师范生继续提升加强教师教育综合素质,以及高水平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五、表彰先进,总结传承,拓宽国际视野,推进教育国际化
我院特色国际交流活动——“加拿大SFU大学访问交流月”以一系列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校园活动为载体,为我院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拓宽国际视野,提高综合能力搭建了广阔的文化平台。

4年来,“加拿大SFU大学访问交流活动月”中举办了各项独具创意的特色活动,涉及到中加文化交流、中加教育现状与发展的比较探讨、双方学生教师专业技能的展示学习等多个方面。

整个活动贯穿了双方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加强交流、增进友谊的真实历程,引起了双方师生的强烈共鸣。

4年来,在院团委、学生会的共同努力下,“加拿大SFU大学访问交流活动月”的各项工作成绩显著,为树立先进典型,发扬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院对在每届交流月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并组织师生学习交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学习榜样,投身国际文化交流实践。

通过树典型、立榜样、扬先进,促进了优秀校园文化的形成发展,宣传了富有人文精神的特色活动,树立了我院学生工作中的文化品牌。

我院“加拿大SFU大学访问交流活动月”已经走过4个年头,在学院与加拿大SFU大学之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双方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已经成为推进学院师生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平台,大大提高了学院师生的国际交流水平,此次活动对于推进学院以及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义。

4年来,院团委、学生会在国际交流活动的规范化建设、创新化建设、内涵化建设上积极探索,注重经验积累与传承,挖掘活动文化内涵,深刻把握校园文化建设实质,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广泛汲取有益建议。

做好历届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系统整理活动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相关资料,并在教育学院网站及教育学院特色期刊《教音》上进行新闻报道。

通过提炼具有明显成效的工作经验,认真总结积累,合理规划改进,为我院国际交流活动各项工作的不断完善和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学院
2012年10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