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形监测方案

变形监测方案


变 垂直位移监测 水平位移监 等级 观测点测站 测观测点
主要适用范围

高差中误差
监 特级
±0.05

坐标中误差
±0.3
特高精度要求的特种精密工程的变 形测量
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的变形
方 一级 案 设 二级
±0.15 ±0.50
±1.0 ±3.0
测量;重要的古建筑和特大型桥梁 等变形测量等
地基基础设计为甲、乙级的建筑的 变形测量;场地滑坡测量;重要管
方 许变形值的1/10~1/20。
案 • 1981年,FIG第16届会议认为:为实用的目
设 的,观测的中误差应不超过允许变形值的
计 1/10~1/20,或1~2mm,为科研的目的,
观测的中误差应分别小于允许变形值的
1/20~1/100,或0.02mm。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2020/3/25
11
建筑物变形测量等级其精度要求

线的变形测量;地下工程施工及运 营中变形测量;大型市政桥梁变形
测量等
三级
±1.5
±10.0
地基基础设计为乙、丙级的建筑的 变形测量;地表、道路及一般管线 的变形测量;中小型市政桥梁变形
2020/3/25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测量系等
12
4.2.2变形测量的周期
变 • 定义:变形监测的时间间隔称为监测周期 形
监 测
• 如何确定?
方 1. 变形测量周期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化过程而又
案 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
设 2. 根据变形速度与外界因素的影响来确定;
计 3. 当观测中发现变形异常时应加强观测次数;
4. 工程进度和规范。
观测一次所需的时间 要尽量的短;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2020/3/25
13
土石坝监测规范规定的监测周期

形 • 地下主体结构的结构图;
监 • 基坑支护结构和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测 方 案 设
• 最新监测元件和设备样本;
•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规范、合同协议 等;
计 • 结构类型相似或相近工程的经验资料等
要尽量多的收集相关资料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5
4.1.3变形监测方案的设计的原则
变 1. 以安全监测为目的,针对监测对象安全稳定的主要指
8
4.1.5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的内容-2

形 8. 观测与数据处理方法;
监 测
9. 各类警戒值的确定;
方 案 设
10.监测人员的配备; 11.监测报告送达对象和时限;
组 织
计 12.监测注意事项;

13.监测费用预算。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2020/3/25
9
4.2变形监测的精度、周期及可靠性
7. 方案中临时监测项目和永久监测项目应相互衔接。
8. 应尽量减少与工程施工的交叉影响。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2020/3/25
6
4.1.4编制变形监测方案的步骤
变 1. 接受委托、明确监测对象和监测目的; 形 2. 收集编制监测方案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监 3. 现场踏勘,了解周围环境; 测 4. 编制监测方案初稿,并提交委托单位审阅; 方 5. 会同有关部门商定各类监测项目警戒值(即监 案 测应达到的精度),并对监测方案初稿进行商 设 讨,以形成修改文件; 计 6. 根据修改文件来完善监测方案,并形成正式的
方 型、测量目的、任务要求以及测区条件进
案 行施测方案设计,确定变形测量的内容、
设 精度级别、基准点与变形点布设方案、观
计 测周期、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观测与数
据处理方法、提交成果内容等,编写技术
设计书或施测方案。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2020/3/25
2
4.1.1变形监测方案设计工作的内容
变 形 监 测 方
监测方案。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2020/3/25
7
4.1.5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的内容
变 1. 监测目的;
形 监
2.
工程概况;
测 3. 监测内容和测点数量;
方 4. 各类测点布置平面图;
案 设
5.
各类测点布置剖面图;
计 6. 监测周期、频率与精度的确定;
7. 监测仪器设备的选用;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2020/3/25
变 形
• 工程结构设计图或桩位布置图;
监 • 工程地质堪察报告;
测 • 降水、挖土方案或打桩流程图; 方 案 • 工程建设场区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
设 • 场区周边管线平面布置图;
计 • 周边受影响区域内的拟保护对象的建
筑结构图;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2020/3/25
4
4.1.2变形监测方案的设计的依据
第四章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形 1.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概述
监 测 2. 变形测量的精度、周期与可靠性
方 案
3. 监测点布设
设 计
4. 变形监测网设计
5. 变形监测工程的组织与实施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1
4.1变形监测方案设计概述
变 形
《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3.0.3

建筑物变形测量工作开始前,应根据
测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等级和要求、变形类

形 • 4.2.1变形监测精度的确定

测 方
• 4.2.2变形监测周期的确定

设 • 4.2.3变形监测可靠性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2020/3/25
10
4.2.1变形测量的精度
变 形

规范、设计允许变形值的大小、观测目的
监 • (FIG)第13届会议(1971年):确保建
测 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
变 形 监 测 方 案 设 计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2020/3/25
14
基坑监测规范要求的监测周期
变 形 监 测 方 案 设 计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2020/3/25
15
滑坡监测精度与周期确定
变 形 监 测 方 案 设 计
滑坡监测精度与复测周期和位移速度之间存在 一定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胡友健,梁新美,唐辉明.关于滑坡监测精度及复测周期的合理确定,地质科技情报,2002,21(2):91-93
形 标进行;
监 测 方 案
2.
3. 4.
测点的布置应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监测对象的工作 状态。
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与规范进行。
应尽量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积极选用效率高、可靠 性强的先进仪器和设备。
设 5. 各监测项目应能够相互校验,以利于进行变形分析。
计 6. 在满足监测性能和精度要求前提下,力求减少费用。
变形监测方案直接影响到观测成本、成 果精度和可靠性,一般制定变形监测方案的 工作内容有:
•相关工程资料的收集
案 •监测内容的确定
设 •监测方法与仪器的确定
计 •施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
•监测精度与周期(频率)的确定
•监测工程组织与实施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2020/3/25
3
4.1.2变形监测方案的设计的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