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防霉驱虫方法多
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因此,档案特别容易霉变和滋生虫害。
据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调查发现,我国南方93%的县级档案馆的档案不同程度地存在虫害霉变现象,有些档案馆的档案甚至千疮百孔,整卷、整捆、整箱地被白蚁吞入腹中,令人震惊;有些档案发霉、霉烂甚至成为“纸砖”,使人痛心。
因此档案的防霉驱虫工作应成为档案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各档案馆应用较多、使用较为方便的防霉驱虫药物是樟脑精块。
但许多品牌的樟脑精块都含有苯(PDCD,对二氯苯),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不断寻求一些理想的防霉驱虫方法就成为我们这些档案工作者探索的课题。
从古至今,防霉驱虫方法很多,让我们去了解一下,也许能对我们的工作有所启示。
方法一:放置芸香草。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古人藏书避蠹用芸。
芸,香草也。
”像宁波范氏天一阁藏书甚富,其中多为孤本。
阁中藏书三百年不发霉不生蠹全赖芸草之功。
后来的学者诗人登临天一阁写诗题联时,大都提到芸香草。
如袁枚诗云:“久闻天一阁藏书,英石芸草辟蠹鱼。
”忻思行也写道:“多多积卷传司马,细细芸香辟蠹鱼。
”天一阁使用的芸香草“金秀”出自金秀瑶族自治县。
金秀香草在当地叫“灵香草”,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深谷中,是一种很珍贵的香草,对书籍纸张和人体健康均没有副作用,不像樟脑精块或用化学药剂配制的防霉驱虫药那样具有强烈的刺激味,且放置多年仍清香怡人,既防霉又驱虫。
现在仍然可以通过网络邮购获取这种芸香草。
方法二:扫经。
四川成都文殊院藏书甚丰,藏经阁不放置任何的防霉驱虫药剂,藏书却从来不发霉生虫,其秘诀就是每年要进行一次扫经。
何谓扫经?即每年挑选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把所有的经书拿到室外,然后庙里的僧侣净手焚香点烛,一边念经一边用羽毛轻掸经书的每一页。
因此,经书的保存完好并非有些人认为的佛祖保佑,它实际上印证了一个道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每年把经书通翻一遍,翻动的过程即能够破坏蠹虫安定的生态环境,再加上他们用羽毛清扫,还可以驱除已有害虫的虫卵。
这才是文殊院藏书保存完好真正的奥妙所在。
方法三:使用新近研制的8489和AD99防虫杀虫剂。
这两种药为无公害新药,系多种中草药复合而成,具有挥发性强、气味芬芳,对人畜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对纸张、字迹无不良影响等优点。
它们不仅有良好的驱避害虫功能,也有较强的杀虫效果。
方法四:用清凉油涂抹。
南方的黄梅季节是档案最容易发霉的时期,库房里往往会充溢着一股霉味。
用清凉油涂抹在柜子四边,用不了多久,霉味就会消失,这也不失为一种经济的防霉方法,但切记不能用于声像档案。
方法五:点蚊香。
如果库房不是很大,在紧闭的房间四周的多处点上蚊香,但不能靠近档案。
把柜子打开,让档案的开口朝外放置,不但可以防止虫害的滋生,而且即使生了虫,还可以起到杀灭的效果。
方法六:使用微型吸尘机。
用“微型吸尘机”在纸质档案的柜子边上吸一遍,黄梅季节前后各做一次,但仅限于纸张不能太烂的档案。
这样就可以起到防霉的效果。
当然,好的防霉驱虫方法远远不止以上几种,这就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吸取其他领域的科技成果,结合自己档案馆的实际情况,找到一些经济环保又效果好的防霉驱虫方法,来更好地延长档案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