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领域专利文件撰写

机械领域专利文件撰写

机械领域专利文件撰写
——产品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一、撰写前的准备
1、理解发明创造:构造、原理、功能的实现
2、确定保护类型和主题(主题包含主题类型和主题落脚点)
2.1从应用范围考虑
2.2从诉讼取证考虑
二、确定最接近的对比技术
1、了解技术现状
2、从功能和特点初步拟定专利解决的技术问题
3、根据初拟的专利解决的技术问题确定最接近的对比技术
三、确定发明目的
1、一个或几个
2、多个目的下的单一性问题
3、将核心技术作为主要保护对象,次要技术作为辅助保护对象,形成专利群
四、确定必要技术特征
1、全部:非全部,则没有从整体上反映发明技术方案,细则21
2、必要:非必要,则多余指定,缩小保护范围
3、与发明目的有关:非有关,则不够清除简要,细则20
五、撰写权利要求书
1、特征的内容形式:构造,包括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
2、撰写顺序
2.1实现主要目的的手段作为独立权利要求
2.2实现次要目的手段、实现其他优点的手段,以及对实现主要目的、次要目的和其他优点的手段的进一步限定作为从属权利要求。

3、适当划界,不能把区别特征写进前序部分
4、特征的组织顺序
3.1依产品构成顺序,如反应釜(外到内)
3.2依产品工作顺序,如异形钻头(后到前)、纺丝机(前到后)
3.3依产品位置顺序,如检查井(上到下)
5、适当概括
4.1对产品功能单元作大致划分,如传动机构、驱动机构、机架
4.2功能定义,如模具落料机构的顶杆
4.3不能省去必要特征,如移动钻具的支撑脚
4.4体现创新点,如从40°改进为47°,不能概括为41~48°。

六、其他形式要求
实例
说明书
壳体式三级传动增力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扳手,特别是一种采用行星轮系工作原理设计而成的壳体式三级传动装拆螺钉螺母的增力扳手。

背景技术
现有增力扳手(见02245411.x、03250143.9)为二级行星齿轮传动,仍不够省力。

此外,现增力扳手传动轴与输出轴为一整体,更换维修传动轴不方便,致使产品报废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增力扳手设计及技术的缺点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行星轮系工作原理设计而成的壳体式三级传动增力扳手,该扳手更能提高工作效率,更省力,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装拆维修方便,使用范围大,适应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壳体式三级传动增力扳手,包括带内齿圈的壳体、壳体内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夹于输入轴与齿圈之间并与输入轴、齿圈啮合的行星齿轮、与输出轴连接的传动轴、与传动轴连接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输出轴位于壳体轴线位置,输出轴与传动轴的连接面上圆心对称地设有连接孔,传动轴纵向齐平地延伸至所述连接面处,其端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形状匹配的连接头,连接头对直插入该连接孔内。

所述输入轴、输出轴,以及行星齿轮、壳体内齿圈为三级传动机构,第一输入轴的外齿轮与第一行星齿轮、第一齿圈啮合,第一行星齿轮经第一销轴与第一输出轴连接,第一输出轴经其上圆心对称布置的连接孔与第二输入轴的连接头连接;第二输入轴的外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第二齿圈啮合,第二行星齿轮经第二销轴与第二输出轴连接,第二输出轴经其上圆心对称布置的连接孔与第三输入轴的连接头连接;第三输入轴的外齿轮与第三行星齿轮、第三齿圈啮合,第三行星齿轮经第三销轴与第三输出轴连接,第三输出轴经其上圆心对称布置的连接孔与传动轴的连接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每级行星齿轮两侧为凸圈,该凸圈与输入轴之间为输入轴的定位孔。

所述传动轴由定位螺钉与壳体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端面设有压紧盖,该压紧盖经紧固螺钉与壳体连接。

所述套筒与传动轴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和第三输入轴上的连接孔为四方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加工效率高,零件机械强度、精度好,省时、省力,易于拆装维修,且产品返修率极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轮系工作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
1、第一输入轴;
2、压紧盖;
3、第一行星齿轮;
4、第二输出轴;
5、第二行星齿轮;
6、第二输入轴;
7、第二输出轴;
8、第三输入轴;
9、第三行星齿轮;10、壳体;11、第三输出轴;12、传动轴;13、定位螺钉;14、紧固螺钉;15、第一齿圈;16、第一销轴;17、第一定位孔;18、第二销轴;19、第二齿圈;20、第二定位孔;21、第三齿圈;22、第三销轴;23、第三定位孔;24、套筒;25、支撑块;26筒体;27、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壳体式三级传动增力扳手,包括带内齿圈15、19、21的壳体10、壳体10内的输入轴1、6、8和输出轴4、7、11、夹于输入轴与齿圈之间并与输入轴、齿圈啮合的行星齿轮3、5、9、与输出轴11连接的传动轴12、与传动轴12连接的套筒24,所述输入轴1、6、8、输出轴4、7、11位于壳体10轴线位置,输出轴11与传动轴12的连接面上圆心对称地设有连接孔,传动轴12纵向齐平地延伸至所述连接面处,其端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形状匹配的连接头27,连接头27对直插入该连接孔内。

传动轴12由定位螺钉13与壳体10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只需松动定位螺钉13就可直接抽出传动轴12,这样就可方便地拆装传动轴12,便于维修和维护,使产品的报废率得到大大降低。

所述输入轴、输出轴,以及行星齿轮、壳体内齿圈为三级传动机构,第一输入轴1的外齿轮与第一行星齿轮3、第一齿圈15啮合,第一行星齿轮3经第一销轴16与第一输出轴4连接,第一输出轴4经其上圆心对称布置的连接孔与第二输入轴6的连接头27连接;第二输入轴6的外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5、第二齿圈啮合19,第二行星齿轮5经第二销轴18与第二输出轴7连接,第二输出轴7经其上圆心对称布置的连接孔与第三输入轴8的连接头27连接;第三输入轴8的外齿轮与第三行星齿轮9、第三齿圈21啮合,第三行星齿轮9经第三销轴22与第三输出轴11连接,第三输出轴11经其上圆心对称布置的连接孔与传动轴12的连接头27连接。

第一行星齿轮3的端面设有压紧盖2,该压紧盖2经紧固螺钉14与壳体10连接。

所述第一输入轴1、第二输入轴6和第三输入轴8上的连接孔为四方孔。

每级行星齿轮两侧为凸圈,该凸圈与输入轴之间为输出轴的定位孔17、20、23,用以输出轴的定位导向。

采用上述结构,同样只需拆下压紧盖便可逐级取下各级轮系零件,而且三级行星齿系使产品更加省力。

所述套筒24与传动轴12活动连接,便于取出任意调换不同规格的套筒。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齿圈15、19、21,齿轮3、5、9,输入轴1、6、8的齿数模数,和筒体26、支撑块25、输出轴4、7、11、传动轴12等的参数,能更大范围适应不同工作对象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用配备的摇手柄或棘轮扳手扳动第一输入轴,第一输入轴上齿轮带动第一输出轴内的等分平行3个行星齿轮,绕第一齿圈转动,第一输出轴右端四方孔带动第二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上齿轮带动第二输出轴内的3个等分平行齿轮,绕其第二齿圈转动,第二输出轴上齿轮带动第二输出轴内的3个等分平行的齿轮绕其第三齿圈传动;第三输出轴右端四方孔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套筒转动,轻松方便,实现拆装螺钉螺母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加工效率、机械强度、精度高,使用省时省力,齿圈、齿轮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装拆维修方便,使用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壳体式三级传动增力扳手,包括带内齿圈的壳体、壳体内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夹于输入轴与齿圈之间并与输入轴、齿圈啮合的行星齿轮、与输出轴连接的传动轴、与传动轴连接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6、8)、输出轴(4、7、11)位于壳体(10)轴线位置,输出轴(11)与传动轴(12)的连接面上圆心对称地设有连接孔,传动轴(12)纵向齐平地延伸至所述连接面处,其
端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形状匹配的连接头(27),连接头(27)对直插入该连接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式三级传动增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输出轴,以及行星齿轮、壳体内齿圈为三级传动机构,第一输入轴(1)的外齿轮与第一行星齿轮(3)、第一齿圈(15)啮合,第一行星齿轮(3)经第一销轴(16)与第一输出轴(4)连接,第一输出轴(4)经其上圆心对称布置的连接孔与第二输入轴(6)的连接头(27)连接;第二输入轴(6)的外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5)、第二齿圈啮合(19),第二行星齿轮(5)经第二销轴(18)与第二输出轴(7)连接,第二输出轴(7)经其上圆心对称布置的连接孔与第三输入轴(8)的连接头(27)连接;第三输入轴(8)的外齿轮与第三行星齿轮(9)、第三齿圈(21)啮合,第三行星齿轮(9)经第三销轴(22)与第三输出轴(11)连接,第三输出轴(11)经其上圆心对称布置的连接孔与传动轴(12)的连接头(2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式三级传动增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每级行星齿轮两侧为凸圈,该凸圈与输入轴之间为输出轴的定位孔(17、20、2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式三级传动增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2)由定位螺钉(13)与壳体(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式三级传动增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3)的端面设有压紧盖(2),该压紧盖(2)经紧固螺钉(14)与壳体(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式三级传动增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4)与传动轴(12)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式三级传动增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1)、第二输入轴(6)和第三输入轴(8)上的连接孔为四方孔。

相关主题